立即捐款

對粵港澳融合的一點擔憂

對粵港澳融合的一點擔憂

分享歷史的FB專頁「史檔」,自從在二零一八年七月出版《區區有故講-大灣區篇》,引起非常大的爭議。FB專頁「史檔」的粉絲數字從八萬二千多,下降至七萬八千多,FB專頁「史檔」的粉絲數字可能不斷下降。其分享歷史的FB專頁「史檔」最近出版的新書爭議點在於「大灣區」。融入「大灣區」這個問題,正是引起筆者的一點擔憂。

最近在澳門,有許多有關澳門融入「大灣區」的新聞報道和廣告。例如澳門《力報》在二零一七年六月十九日報載:「理工學院博彩教學暨研究中心教授王長斌提到,內地或不想太多人來澳門賭博,導致內地人來澳不易,提議若本澳與內地分享博彩的收入,可能「有得傾」,讓內地開放更多旅客來澳旅遊。」例如澳門《力報》在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五日報載:「街總青委主任蘇崑表示,澳門青年對於大灣區認知有待加深,建議政府設立大灣區就業及生活資訊發放平台,並建議政府推動擴大回鄉證使用範圍,為澳門居民在內地提供方便。此外,蘇崑稱澳門青年回內地就業面臨社保、公積金和醫療保障等協調問題,建議以大灣區城市作為試點,優先解決跨境轉移問題。」又例如教菁社區最近在FB有個廣告,歡迎一家大細參加大灣區網上健步行活動,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入活動頁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紀錄真實生活中每日的步行數。還有許多新聞報道和廣告不能盡錄。

澳門如何融合「大灣區」,還有澳門如何在「大灣區」發展,可見最近「大灣區」成為一個經常掛在嘴邊的口號詞語,使用頻率接近如同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一些毛語錄或紅色口號那麼多。舉辦座談會會見到這個詞語,舉辦交流團見到這個詞語,連網上健步行活動也見到這個詞語。到底這樣宣傳,有沒有使更多澳門人認識了解澳門融合「大灣區」重要性。答案是無可能,這是由於許多人還擔心其他「大灣區」的醫療、住屋、交通、營商環境等問題未有完全完善,同時還存在許多疑問。

澳門融入「大灣區」可能有其好處。好處可能在於促進粵港澳民間文化、科技、經濟等交流,可能在於方便粵港澳市民之間工作往來等。這點不會完全反對,粵港澳加強互相交流和合作,有利改善粵港澳市民民生問題,也促進粵港澳市民之間關係。不過澳門融入「大灣區」可能有其不利之處。不利之處可能在於澳門失去其自身的發展優勢,澳門本地就業人口可能因為大量融入「大灣區」而減少,澳門本來原有資本主義生活方式被完全改變。故此澳門融入「大灣區」與否,始終都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心,千萬不要以為融入「大灣區」就會立刻發達。

其實是否促進傳承嶺南文化,才是粵港澳大融合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粵港澳本是一家,文化也是同一源。如果嶺南文化在粵港澳都沒有成功傳承好,又如何是成功融入「大灣區」呢?

原文刊在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