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地說農》之七:把根留住——淺談本地蔬菜品種

《在地說農》之七:把根留住——淺談本地蔬菜品種

近來處理太多農業政策的資料,今天要逃避一下,轉轉口味,談本地的蔬菜品種。

香港地方小,又沒有獨立的氣候形態,歷史上南方人很少以香港作為品種地域分界。倒是在英治期間,英國人香樂思(G.A.C. Herklots)1947年著有“Vegetable Cultivation in Hong Kong”一書,記載了不少品種。至於華人編撰的蔬菜記錄,主要是參考《廣州蔬菜品種誌》,地域分區上要寬一些。

02

03

《廣州蔬菜品種誌》曾經編寫過三次,出版年份分別是1974年、1993年和2016年,每本相隔大約二十年。1974年版發行時,還在文革時期,書首頁寫着:「毛主席語錄:農業學大寨……以粮為綱,全面發展……」別具時代意義。這一版的蔬菜照片,雖然還只是粗陋的黑白相,但文獻保留價值卻可能是三版之冠,因為當時民間很少栽培種,書中羅列的基本上都是地方土種。

05

到了1993年版,開始採用彩色相片,品種辨認的準確度大大增加。2016年版的製作當然更趨精美,但書中所列的品種,逾半已經是農科院、種子公司等組織研發的栽培種。

由此可見,這幾十年間,蔬菜品種的主導權,已經逐漸由農民轉移到官方、農企手中。這對農民來說並不是好事,因此他們在農田的話語權被削弱了;在保育上也有不良影響,因為土種減少,意味糧食作物的基因圖譜變得狹窄,糧食失收的危機會增加。

既然土種這麼重要,為甚麼會越來越少人種呢?這是由於市場機制。栽培種往往有產量高、收成快或味道好的優點,因此受到農夫及消費者歡迎;至於栽培種較多病蟲害的問題,農夫就往往以「農藥」來解決。(很可怕吧!)

無論香港、國內或台灣,都有提倡保留本地品種的運動。但說易行難,留種需要持之以恆,一時的呼籲及鼓動,力量往往一兩年後便消褪。要發揮持續影響力,最終還是要增加農民留種誘因,如果一款農家種成為「著名品牌」,農夫不需呼籲也會主動去種植及留種。可惜,這情況並不常見。

那麼,有沒有一些品種,是香港農夫比較願意留種的呢? 也有的,主要是種子鋪不容易買到的品種,例如薑、芋、薯仔、分蔥、蒜頭、韭菜、番薯、竹蔗、木薯、枸杞、佛手瓜等等,同性繁殖的比例較高。此外,老身大瓜的留種比較方便(因為可以果肉、種子兼得),一些農夫也會為冬瓜、南瓜留種。

04

就個人意見,要發揚農家土種,恐怕還需從消費者入手。沒人買的話,怎麼推廣都難以成功。

伸延資料:綠田園基金「環保基金地方種保育推廣計劃」

三本《廣州蔬菜品種誌》放在一起,可以說是「三代同堂」啦!2016年版的書價是280元,1993年版是100元,1974年版是3.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