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何要收買經濟學者?

為何要收買經濟學者?

在一篇專訪裡,經濟學者林本利提到一件事。原來過去有不少財團想籠絡他,只是沒成功:

「他們有很多方法可以給你利益,例如提供硏究經費、讓你做個非執董、給你內部認購......你沒看見有些經濟學家,以前都一直提出批評的,但近年都銷聲匿迹了?」

在林本利口中,經濟學者被財團收編,並不罕見。像他這樣不識時務,反而是少數。

「一個社會,這樣繼續被一班富可敵國的人操控這麼多行業;未來的市場,就靠裙帶關係、自己友關係,怎給年輕人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去競爭?」

這種判斷,符合人們體驗,漸成社會共識,連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都察覺到。他死撐保留高球場,受人質疑,居然說漏了嘴,反指批評者要搞百分之九十九對百分之一的階級鬥爭,變相承認香港多數人正在被少數人壓迫。不過,指控資本家,在香港這賺錢至上的社會,很容易被扣上「仇富」或「左膠」的帽子,和不理性的民粹主義劃上等號。換了由一個長期研究公共事業和政府政策的經濟學者提出批評,有根有據——又不是為私利,並隨時因得罪權貴而惹麻煩——便中立、客觀和有說服力得多。

在講求公共理性的社會,專家學者的意見特別受重視,部分是出於人有崇拜權威的心理傾向,部分則出於個人能力之限制和折衷——一般人對社會問題欠深入了解,唯有倚重專家學者給予分析和建議。可是,有正義感而又敢言的學者並非那麼多(可能不了解複雜世情,或忙於出文和做研究)。基於香港是金融城市,又深受主流經濟學影響,經濟學者的光環特別大,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跨學科的話語權。有些經濟學者當輿論領袖,連經濟民生以外的事情也侃侃而談。

耳濡目染下,香港人習以為常,各種問題都用量化(幣值或GDP數字)的方式處理,所以市建局高層最關心賺蝕,而非重建對居民的各種影響。大台解散體育組,也只看財政,不顧文化使命。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凡事往錢看,代價是任由大資本無節制擴張,掌控生活每一層面。人人做牛做馬,捱到周身病痛,共業卻是推動社會巨輪,壓縮生存和居住空間,破壞自然環境,並把豐富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摧毀,兌換成錢幣,送進少數人口袋。竭澤而漁的發展,使香港變成一個金玉其外的城市,一座越來越空洞、單調和乏味的石屎森林。

由於社會唯經濟學者馬首是瞻,要為所欲為,有錢賺到盡仍理直氣壯,大商家大財團有需要借輿論權威取得公眾認同。主流經濟學主張減稅,將公產私有化,反對各種規管,正好和財團的立場及利益相一致,有先天性合作基礎,較容易結盟。毋須直接的金錢利益輸送,只要資助這些經濟學者做研究,建立友好關係,當事人自然識做。其研究成果也傾向支持放任市場的相關政策,令財團振振有詞,爭取避嫌的政府官員妥協和讓步。至於普羅大眾,服膺科學理性者,無法推翻對方有學者加持的結論,也就難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壯大抗衡商界任意妄為的力量。

到底商界和學界中人的「合作」情況有幾嚴重,筆者並不知道,但估計不會有商界會捐款給大學做硏究,了解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