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英國不會為香港與中國開戰

英國不會為香港與中國開戰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皇家海軍兩棲突擊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於8月31日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時,中方派出一艘巡防艦與兩架直昇機應對,雙方一度對峙但保持克制。

黃世澤撰文指「南海自由航行權問題同香港係直接相關,香港係南海爭奪戰嘅一部分‥‥‥香港爭奪戰係戰略上嘅必然,因為香港戰略位置無可取代‥‥‥」

黃世澤一直在不同文章中,暗示一旦《中英聯合聲明》「走數」,英國將會啟動香港歸英程序,並且會像福克蘭群島戰役一樣,爭奪香港。現在英軍在南海自由航行,就是「話俾中國聽佢地嘅意圖」。

這種想法未免太過武斷、天真、主觀而且不符合政治和軍事現實。

首先,自由航行任務,目的在於挑戰中國在南海「過度的主權聲索」。以此推斷為英國欲於南海爭奪戰之中要重返香港甚至要爭奪香港,實在太過武斷。觀乎整個英國外交政策,對香港除了《香港半年報告》,以及間中發表一兩個聲明之外,對香港並沒有任何更進一步的動作,就連「以自己方式回到大陸」的英國國民李波,都已經消失於《香港半年報告》,所以「重返香港」以至爭奪香港之說,似乎是痴人說夢話。

黃世澤亦提到,「香港戰略位置無可取代」,因為他認為「香港係南洋北部最大城市,過往香港、檳城、新加坡、汶萊係一個軍事互為表裡嘅聯合體‥‥‥控制關鍵港口同城市,係英國一直嘅戰略中心,保障貿易自由所必需。如果中國仍然要擴張南海,甚至喺台灣張牙舞爪,咁樣,有完全有違當年將香港交俾共產黨嘅戰略意圖,咁西方國家唯一選擇就係收番香港‥‥‥」

這番話放諸大英帝國的頂峰時期,或許有其道理,當時香港是南海北部中國沿海的深水良港,而且與大英帝國所控制的馬來半島、印度等地接近,加上當時東亞以至東南亞國家均未形成可以與其匹敵的海上力量,在此建立據點,一方面可以容易地將貨物經海路或陸路運送到當時的貿易樞紐廣州,另一方面可以最快速的通過海路獲得其他殖民地的軍事支持,這對於本土在歐洲,在亞洲地區軍事力量有限的英國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

但時至今日,大英帝國已不復在,英國在東亞的最後據點,亦已移交予中國。英國在東亞已經沒有軍事據點,再者英國的整體國力亦不可同日而語,加上英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會否花費大量軍力,來爭奪香港,是一個非常大的疑問。

而另一方面,若期望英國會像福克蘭戰役般,派軍隊來爭奪香港,則更是妙想天開。先別說今時今日的中國與當年的阿根廷在國際地位以及英國外交關係上的分別,單是廿年前《鏗鏘集》受訪教授的這一句,已經解釋一切。

再者,英國受中共的軍事「威脅」或「恐嚇」,其實並不是第一次。根據Now新聞引述紐約時報報導,英國解密文件顯示,1958年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在一個會議上,曾警告英國軍方,指如果英國在香港推行自治,那怕是一丁點的自治,都會被視為是十分不友善的舉動、是陰謀。周恩來更指,這樣做會被視為令香港走上獨立的手段。另一份文件顯示,一直是周恩來在處理港澳事務的重要助手、曾任港澳辦公室主任的廖承志,1960年曾說,香港遲早回歸中國,如果英國在香港引入民主,改變現狀,中方會毫不猶疑採取積極行動,解放港島、九龍和新界。中國政府的威嚇收到預期效果,英國在以後幾十年,無再積極在香港推行民主選舉。

英國當年,並沒有選擇捍衛香港人的權利與自由,而是避開爭端,不再積極在香港推行民主;後來更對居英權問題全面落閘,只賦與有國籍無居留權的英國國民(海外)國籍予港人。

當時英國仍為香港的宗主國,而且仍然有一定的軍事力量駐港的情況下,面對中共方面的威脅,選擇的並不是像福克蘭群島一樣,遠渡重洋出兵捍衛領土。今時今日,英國已對香港問題洗手廿年,會積極「重返香港」、「爭奪香港」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誠如沈旭暉教授所言︰「再說,今天英國需要中國投資,對香港只會表達口頭關心,不可能有大動作,則是心照不宣的政治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