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本土研究社:解封逾300公頃未善用官地 全面滿足各類中短期需求

本土研究社:解封逾300公頃未善用官地 全面滿足各類中短期需求

本土研究社發佈《隠藏選項:香港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研究》
解封逾300公頃未善用官地 全面滿足各類中短期需求

對應政府「土地大辯論」,本土研究社今日舉行記者會,公佈《隠藏選項:香港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研究》報告。研究團隊發掘到逾300公頃未善用官地,既不屬政府預期土地供應、亦未納入為18個供市民揀選的土地選項。研究社初步估算,該300公頃官地可興建約9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43個體育館及提供12萬個服務名額的安老設施,足以應對未來三十年安老服務需求,屬是次土地供應諮詢中被政府隱藏的重要選項。

研究社成員楊夏至批評,政府在土地大辯論裡的取態極具傾向性,故意忽視或貶低部份選項,「例如這多達300公頃的閒置及未善用官地,都無被放入土地供應選項中,有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話『無前設』及開放公眾討論的承諾。政府話會持續檢視這些土地的使用狀況,但就不公開相關土地的整體分佈和發展潛力,市民只能被動等待政府『擠牙膏』式、逐小去『適時釋放』這些土地。我們認為政府未有詳細檢視手頭上已有土地資源之前,並無正當性去推行其他移山填海的發展項目。」

《隱藏選項》為本港首份全面檢視政府閒置土地資源狀況的報告,研究範圍涵蓋(1)短期租約用地、(2)臨時政府撥地、及(3)未批租或撥用政府土地三類。研究團隊採用地圖工具ArcGIS、衛星圖片、航空照片等,配以實地考察,勾劃出處於空置狀態或低效使用的官地。再以面積不少於5,000平方呎(0.05公頃)、有道路接駁、地形平坦為準則,確認相關地段易於發展,並剔除政府有具體發展計劃的地塊。符合條件的未善用官地達532幅、總面積301公頃,相等於14個太古城的範圍。研究社並整理出網上地圖及清單,展示該些官地的位置分佈、面積、使用狀況等,開放資訊予公眾瀏覽。

該301公頃未善用官地中,現時主要用途包括臨時停車場、臨時貯物或臨時辦公室,亦有近90公頃為未批租或撥用空置官地(用途分類詳見報告P.20)。區域分佈中以葵青區最多,達43幅、共59.51公頃;而元朗、屯門、大埔區等亦各有20多公頃未善用官地(見報告P.19)。以地塊面積計,單幅最大面積的未善用官地位於葵青、近昂船洲公眾貨物裝卸區,佔地達10.8公頃,屬未批租或撥用官地,空置至少八年(見報告P.37)。

是次研究並分析該批未善用官地的原有規劃用途,當中最多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佔89公頃、總面積的29.6%;其次為「其他指定用途(與物流有關的規劃用途)」及「休憩用地」,面積達47及39公頃,分別佔未善用官地總面積的15.5%及12.9%(見報告P.21)。

研究員姚躍華指,當本港社福及康樂休憩設施極為短缺下,政府卻任由多達128公頃社區及休憩用地丟空或低效使用,實屬失責。研究團隊初步估算,只需使用89公頃未善用「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當中的50公頃,已可建設提供12萬個名額的安老院舍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另使用30公頃原劃作休憩用地的未善用官地,亦足以建設43個體育中心,補回現時康體設施短缺。團隊並參考社聯南昌街貨櫃屋項目,其發展密度相等於每公頃可建900個、平均約230呎住宅單位,估計只需將未善用官地的三份之一(100公頃)用作過渡性房屋發展,已可提供9萬個單位、安置20.7萬劏房居民。「是次研究證實,其實毋須移山填海、建東大嶼都會,再要市民跨區使用社區設施,在原本社區裡已有很多可用的政府土地資源。」姚躍華說。

在審視未善用官地個案時,研究團隊發現政府批地方式黑箱作業、透明度極低。一幅逾3萬平方呎(0.33公頃)的短租用地竟「公地私用」、批予深灣遊艇俱樂部,成為會員專享的私人樂園逾三十年。亦有政府部門獲臨時撥地後遲遲不交回,如東區海底隧道出口旁逾23萬呎(2.35公頃)的臨時政府撥地,就遭警務署及食環署「扣地」不還,原定發展的公園項目拖延二十年未能落實。「短租變長租」亦極為普遍,團隊發現未善用官地中有75公頃為短租停車場,當中逾六成、多達46公頃用地已獲續租十年以上,政府卻未有收回整合發展多層式停車場以釋放土地潛力。姚躍華指出,政府部門間不願協調、臨時政府撥地欠缺交還機制、各類短期用途欠缺長遠規劃等,均是令大批官地閒置及低效使用的原因。

研究員黃肇鴻強調,研究社指出這301公頃未善用官地業權皆屬政府,短期租約一般只以3至5年為期,完約後毋須收地賠償、甚至毋須改劃用途即可發展,能滿足各類中短期房屋及社區設施需求。「我們要求政府應立即將這301公頃官地列入土地供應選項。雖然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已近尾聲,政府仍必須解釋為何之前貶低這類土地的發展潛力、營造出缺地假象。另外,政府亦有責任整合一個統一的官地使用狀況資料庫,對市民公開資訊,讓社會監察及討論,以確保珍貴的土地資源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