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2018施政報告》立場書——基層的希望

對《2018施政報告》立場書——基層的希望

特首對現時基層勞工面對的困難,只輕描淡寫甚至隻字不提

林鄭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繼續漠視基層勞工權益、掏空庫房、興建「大白象」,但就不願投資多幾個億在基層身上。多年倡議的最低工資一年一檢、標準工時制定等甚至隻字不提,令人失望。港府作為全港最大的僱主,在外判制度上,更依舊原地踏步,默許外判工人被剝削。打工仔只能繼續飽受工資不能按物價水平調升、無償地加班。試問特首如何與打工仔女談「燃點希望」?

政府以外判形式將責任外判出去,是極不負責行為

政府帶頭以外判形式聘請外判公司管理各項公營服務,默許外判工人備受剝削。近年出現多宗外判服務承辦商拒絕支付工人解僱補償的醜聞,更迫使工人罷工抗議。政府以外判形式將責任外判出去,是極不負責行為。現在,施政報告提出外判服務承辦商需於標準合約內加上約滿酬金的相關條款,只是斬腳趾避砂蟲的做法。政府應樹立有法必依榜樣,停止所有違規公營服務外判商的投標資格,及對關乎民生的清潔及保安服務進行直接聘用,方為治標之法。

空談加強巡查執法,效果成疑

特首難得關心職業安全,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加強巡查執法。但以過去經驗,除非有人舉報或發生重大意外,否則當局都不會認真巡查。另外,因違反《僱員補償條例》的處罰對僱主而言不痛不癢,甚少至刑事層面。只空談加強巡查執法,效果成疑。工傷工友目前局限於條例每日醫療費300元上限,只能到公營醫療系統接受治療。若特首真從工友復康角度著想,宜通過修訂僱員補償條例,直接調升傷者每日可供索取的醫療用上限,讓工友有權自行選擇醫療方案,方為上策。

本處反對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安老行業輸入外勞

本處反對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安老行業輸入外勞,追源溯本,長者入住院舍的人數高,源於社區配套不足,令長者「居家安老」政策無法實行。老人家別無選擇,明知院舍環境差,服務質素良莠不齊,更要與家人分離,都願意忍受漫長輪候時間排隊入住院舍。院舍需求大,照顧員工作壓力增,服務支援少,薪酬待遇差,才是院舍人手短缺的主因。院舍問題演成勞工問題,反映政府全無解決長者「居家安老」政策的打算,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政府只想增加安老院宿位、無止境推出院舍照顧券,迫長者去私人市場,然後因安老院爆煲而考慮輸入外勞…。

社會最需要的是照顧者支援、社區配套,及全面檢討居家安老政策

長者曾為香港作出重大貢獻,讓長者「老有所依」實為政府不能逃避之責。可惜,政府只願小修小補:長者公營牙科服務即使需求急切,仍無蹤影;「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分別增加僅2000及1000個名額,輪候人數卻直逼萬人。政府欠缺全盤「居家安老」政策規劃,只將責任推卸私人市場,導致長者無奈接受質素參差的服務。社會最需要的是照顧者支援、社區配套,及全面檢討居家安老政策。施政報告卻充耳不聞。

政府嚴重忽略及婦女作為長期照顧者的急切需要及權益

婦女作為對社會及家庭生產力的貢獻者,同樣得不到應有的社會保障及勞動權益。政府嚴重忽略及婦女作為長期照顧者的急切需要及權益。正如在扶貧安老助弱的政策綱領中,特首提及「締造有利環境、協作及推廣、增強婦女的能力及培訓,以及健康及支援。」但實際上,婦女作為照顧者的壓力根本沒有被舒緩。政府提出增加約300個資助全日制幼兒照顧名額及優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服務,不足以應付社區幼兒照顧/託兒的龐大需求。婦女作為家庭照顧者所付出的勞動力亦被忽視,政府必須立即落實照顧者津貼,以確保婦女的經濟生活及退休得到應有保障。是份施政報告雖將產假增至14周,但侍產假卻未增加。我們認為侍產假需增加至不少於七日。

對於一眾正捱貴租,居住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施政報名沒有正視他們的需要:租金管制、租金援助、立例遏止業主濫收水電費等立桿見影的措施,一律闕如

特首無疑點出了房屋及土地是各種社會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市民仍然不能在施政報告中得到安心。大規模填海計劃可能以未來的環境作為代價;富豪佔地龐大的高爾夫球場卻可安然不變,形成貧富懸殊的反差及諷剌。而千方百計覓地的起屋方案,卻「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即大部分單位不是出租公屋。對於大批在輪候冊上等待多年仍未能上樓的基層,仍只能望樓輕嘆;既無助基層之餘,更有可能淪為地產商斂財工具:地產商免補地價起屋,政府出錢「幫手」搞基建。對於一眾正捱貴租,居住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施政報名沒有正視他們的需要:租金管制、租金援助、立例遏止業主濫收水電費等立桿見影的措施,一律闕如。

特首捨難取易,對香港深層次問題避而不談

基層市民關心柴米油鹽,亦關心香港這個所生所長,是否一個自由、可表達意見、可行使公民權利,可安居樂業的地方。但施政報告隻字不提重啟政改,對香港日益收窄言論自由及結社自由輕描淡寫。特首捨難取易,對香港深層次問題避而不談。又如何燃點市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