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明日大嶼:一個環保規劃與交通的下下選擇

明日大嶼:一個環保規劃與交通的下下選擇

圖片來源:規劃署2030+文件

其中一個支持明日大嶼計劃的原因,是有關計劃可以改善香港就業及人口比例失衡的問題。王于漸及宋恩榮兩位教授近日更在《信報》撰文,認為明日大嶼可以「疏導新界西與市區之間的交通,釋放新界西農地(包括棕地)發展的潛力。」我認為有關的想法太過粗疏,是典型的「離地」冷氣房思維,完全忽略了香港打工一族上下班的交通模式。考慮這個問題,不能夠只循直線思考,簡單認為有新發展區可以提供原區就業,而必須對香港的地理及上班的途程有基本的認識。

所謂「就業與人口比例失衡」的意思,是指在一個城市之內,職位與人口大量集中在一個地區(往往是市區),而市區以外的地區,則出現人口遠多於職位的情況,導致居民要跨區上班,造成種種規劃上的問題,包括交通擠塞、空氣污染等等。

過往發展新市鎮,曾經強調過要促進原區就業,但結果證明有關構思已經完全失敗。規劃署在2030+的文件指出,全港有76%的就業職位,是由人口佔全港59%的都會區所提供;而由新界西南、新界西北、新界東北及新界東南所組成的非都會區,只提供全港24%的就業職位,但人口卻佔全港的41%,出現人口遠多於職位的情況。具體的後果,就是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由新界擁向都會區的返工人流及車流。

從地理上看,由於都會區位於香港的南方,因此跨區交通的車流是(凈)單向的:在早上返工時是由北向南,在晚上放工時是由南向北。由於是單向的關係,在道路容量基本上不可能再大幅增長的前提下,唯一可以改善交通的方法,就是透過規劃,改變都會區人口與就業俱過份集中的情況,令跨區交通由單向,逐漸變成雙向。

因此,明日大嶼本身的定位,對於是可以改善、還是會加劇人口與就業比例失衡的現象,便至關重要。假如明日大嶼的定位是「核心商業區」,則發展的土地應當視為「都會區」的一部分,將會進一步增加「都會區」的人口與就業職位,令失衡現象惡化,增加大量的跨區交通及製造更多的交通擠塞;反之,如果明日大嶼的定位是作為「非都會區」,才可以增加「非都會區」的人口與職位,改善人口與就業比例失衡的情況。

為了驗證以上的假設,我先考慮明日大嶼為「非都會區」、即屬「新界西南」的情況。

為求簡單呈現規劃上減少人口與就業比例失衡的效果,我假設由明日大嶼計劃所新增的人口與就業,都集中在「新界西南」,就是有關計劃將會做成100%的原區就業,不會額外製造跨區工作的需求。我再套用規劃署的假設,香港的人口高峰將於2043年出現,人數是822萬人,而所有新增的人口,都會遷入明日大嶼的所在地區。

我根據規劃署2014年的「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然後套用以上的情景,看看香港在2014年、2021年、2026年及2043年,在都會區及非都會區的人口與就業比例的變化。

由於套用了以上的假設,明日大嶼必然會降低都會區佔全港的人口比例,而大幅增加非都會區的相關比例。根據圖一所示,有關比例的變化會非常明顯,都會區佔全港的人口比例,將會由2014年的59%,下降至2043年的52%;而非都會區佔全港的人口比例,則會由2014年的41%,上升至2043年的48%,大致與都會區相若。

就業職位方面,有關的效果則遠不如人口比例般明顯。根據圖二所示,都會區提供的就業職位佔全港比例,將會由2014年的76%,下降至2043年的70%;而非都會區的就業職位佔全港比例,將會由2014年的24%,上升至2043年的30%,但有關比例仍然少於都會區的一半。

大家要明白,失衡現象可以改善的前提,是必須要把明日大嶼,視為一個「非都會區」的規劃才有可能成立。而且要假設眾多非常苛刻的條件,才能夠把非都會區的就業職位佔全港比例,升至30%,其實對於改善就業與人口比例失衡的情況,作用有限。

但假如明日大嶼將如政府所言,被視為香港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的話,那麼這就是一個概念上自相矛盾的規劃─香港的人口及就業將會更加集中在都會區,與規劃署原先希望分散就業中心的想法背道而馳,更加沒有可能如王于漸與宋恩榮兩位先生所言,可以疏導新界西的交通。正如我一早在本欄提及過,屬於人工島交通網絡的十一號幹線,只會把原有屯門公路及汀九的塞車位推前到青衣,人工島的填海位置附近勢將成為塞車熱點。

根據香港環保署的空氣質素模型, 2020 年全香港最高二氧化氮(NO2, 主要來自車輛、發電廠及船舶)污染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大嶼山以東、港島以西、青衣西南一帶。明日大嶼的填海位置,有關超巨大填海的地域,將會覆蓋部分空氣污染超標的地區,在特大的車輛流量覆蓋下,住戶及商戶將享有全港專享的特高 NO2 污染。


圖片來源:立場新聞

就環保、規劃及交通三方面而言,明日大嶼都不會是一個「成本效益的上佳選擇」。

真正可以改善失衡現象的辦法,並不是在某幾個大型的單一地區進行新規劃,而是進行分散規劃,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把一些自然生成的工種群落,以政策優惠的條件,令他們可以在各區以低價租用原先為工業用途的空間。

現時有不少的初創企業,不論是從事手機應用程式開發、還是日漸流行的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或創客/自造者空間(makerspace),很多都選擇在香港的工業區,例如火炭、荔枝角、長沙灣以至觀塘等地方落戶,政府與其花一大筆的金錢填海造地,或者是在一個全新的市鎮建立科技園之類的空間,何不就把這些創意群落,轉化成一個個在地的科技就業中心?又或者政府自己帶頭做起,把公務員的上班地點,由金鐘灣仔北角等地,慢慢向沙田長沙灣洪水橋等地方分散?其實政府可能只需要把用於明日大嶼開支的一個零頭,撥作這些「做實事」的就業及科技產業規劃,對香港整體的經濟發展及轉型,將會有更大的助益。

原刊於《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