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陳嘉朗:港珠澳大橋金巴之亂的改善建言

【文化論政】陳嘉朗:港珠澳大橋金巴之亂的改善建言

港珠澳大橋通車超過兩周,剛過去的兩個周末,來了一次嚴峻的壓力測試,負責接連三地的穿梭巴士金巴大排長龍,有乘客苦候一個小時以上才能登車。雖然人手售票櫃位大排長龍,但自動售票機卻鮮有人使用。為何出現這種情況?

筆者在大橋通車首日及第三天分別經過港、澳、珠的口岸往返三地;也曾乘搭金巴,發現有多個問題,可能都是混亂的起因:

問題一:售票貨幣

首先,三地的自動售票機未能提供長者優惠票選項,結果長者及同行人士就要到人手售票櫃位購票,大大增加混亂情況及不必要的阻滯。這一點實在令人費解,香港的交通票證自動售賣機,從來都不會出現類似情況。

其次,三地的自動售票機未能接受另一方的在地電子票證購票。例如,香港人不能以八達通在澳門及珠海的自動售票機購票;澳門人也不能拿着澳門通或Mpay在香港或珠海的自動售票機購票;大陸同胞也不能拿着微信支付在澳門的自動售票機購票。唯一在三地自動售票機通用的,只有支付寶。而自動售票機也不接受信用卡或現金購票。

至於珠海的人手售票櫃位,是不接受港幣或澳門幣購票的;而澳門的人手櫃位雖然接受港幣,但找贖卻用澳門幣,港人為免找回在港不大流通的澳門幣,結果又要四處找零錢購票,這便大大增加購票時間。

既然是接通三地的口岸,政府又經常強調什麼「大灣區生活圈」,為何連小小的買個車票,貨幣卻未能真正互通?金巴公司當初的規劃也明顯出了問題,完全沒有站在用家角度考量。

問題二:車輛設計

好不容易買完票,排隊登車又花近一個小時。問題源於車輛的設計、載客量,以及人流控制。金巴雖然已調度可動用的巴士和人手。問題是,現時車隊中大都是35-37座位(低地台)或45-50座位(旅遊巴)單層巴士為主,12米長雙層巴士只有20輛,而且因為要符合三地法例,左右兩邊都要安裝中門及在車尾行李架,結果大大減少可安裝座位的空間,比一輛九巴同款的雙層巴士還少11個座位,更別說金巴因標書規定不設企位而少了20-30個載客量。

現時通車初期,要應付大量貪新鮮遊車河的乘客外,還因直巴配額只能一天來回一次,結果大量旅行團因租不到直巴而被迫轉用金巴,而團客又集中在某些時段出入境,也是大排長龍的原因。

其實,歐洲的雙層巴士,十多年前已經有13.7米甚至15米長的雙層巴士;香港近年也有大量12.8米長雙層巴士行駛,就算單層巴士,13.7米版本也為不少中國城市採用。金巴除了司機放飯、入油或維修的原因要進入香港市區外,基本上只在禁區行走;而大橋的路面筆直少急彎,十分合適長身巴士行駛,歐洲的同款巴士更可在尾軸到車尾之間設置車門,如果金巴的雙層巴士採用這種設計,乘客下車取行李,便不用再走到中門下車,便可加快上落。這一點,三地政府當初在標書設計時只用舊思維,只以現有法例去想,結果造成今天每輛巴士運載量不足的困境。

問題三:購票方式

首個周末時金巴未有計及團客數量驚人,未有如皇巴士及大嶼山巴士往昂坪大佛的經驗,以專車的形式包車營運;同時對散客也未有提供網上按時段買票的App,結果突然同一時間出現大量人流而無法應付。

如果金巴能如直巴般提供預先按時段購票,並為願意預先購買指定時段車票的乘客享有折扣優惠及優先登車「快證隊」,就可在網上公布實時空位狀況,讓即興的乘客可知悉預計等候時間及空位狀況,從而決定會否更改行程時間或轉用其他交通工具。

早幾天,運輸署與巴士營運商開會後,推出短期措施,由金巴租用更多巴士及司機在假日提供服務,總算暫時解決繁忙時間運載力不足的問題。長遠而言,三地的自動售票機應加入各地常用的電子票證及信用卡購票,三地政府更應考慮突破法規,讓金巴可購入更符合營運需求的巴士以增加運量,並增加直巴每天使用大橋的配額。

問題四:人流處理

過去兩個周末,東涌排隊等巴士回口岸的人龍對社區帶來嚴重問題。其實,那些大陸團只為看看大橋,就如20年前青馬大橋通車時湊熱鬧的港人一樣,當時巴士公司也開辦一些X線(X21、X31),由市區出發到東涌,不落客便即時回頭出市區。金巴或持有珠海及澳門車牌的旅遊巴,是否可考慮開辦類似路線?

或有人會說,這涉及出入境問題。不過,如果由珠海出發,到東人工島回頭,再回澳門口岸入境,再步行過關返回珠海,全程不在東人工島下車,也不用進入港境(東人工島仍屬大陸段),是否一個可行方法?

事實上,東人工島已預計開放予人旅遊,有這先睹為快的賣點,就算不落車也很吸引,又不用來回排隊排到怕,1時10分便可完成整個遊橋車程,對遊客、巴士公司及東涌居民來說,都是好事。

為了建港珠澳大橋,我們已把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破壞,如果連客運都搞不好而令大橋成為一頭超級中華大白象,會更對不起受破壞的環境及犧牲了的中華白海豚。

作者為台中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碩士班應屆畢業生、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特許會員(CMILT)暨交通政策委員會前委員

文章刊於2018年11月8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