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建的大館文學講座風波起落

馬建的大館文學講座風波起落

事實上,四十年來它一直在做,從西裝袖口留着品牌條到剪掉,然後是配上領帶,穿上革履,戴上手錶,髮型高聳,身光頸靚,在外貌儀表方面,的確已走上全球化,與國際接軌;近幾年,甚至將兇巴巴的發言人一一換掉,出來應對傳媒的衙役除了形像少了錚錚頭角,連笑容都堆出來了,雖然有時候勉強一點,像擠壓似的。原因?它仍停留在「樣」,而尚未達到「品」的程度。

悶聲,也許可以發大財,但永遠無法「立品」!品,是品質,是格調,稱得上品牌的,內內外外有很多真材實料的東西,那是山寨版沒辦法抄襲偷去的。賣花姑娘蛻化成窈窕淑女,鶴健士教授固然能點石成金,賣花女具備一定的品質也十分重要,否則也是徒勞。公然自稱或被指令「傳媒姓党」的國度,它的工具性已鐵板一塊,改變怎麼可能?雖然如此,積極思維的人相信「變化氣質」,也就是說:和平演變有可能,而且全無傷害。

以上的兩段話,由「大館」馬建講座無風起浪、又旋風式落波而來。香港人對「落波」很熟悉,天文台宣佈幾號風球,有人盼望八號波快快掛,有人期待快快落。

「香港國際文學節」成立,雖然未夠十年,但她已建立品牌;前身是差館、法院、監倉的司法合體,五月才「古蹟活化」成「大館」,「香文節」主事者看中這全新的古物,邀請本土及海外文學之士,編排姿采多元的活動,講座主講人起碼在行內非同等閒之輩,叫座力相當高,一反一般講座walk in或預先登記的免費做法,「有償聽演講」,如果上她的网,幾乎都「賣光了」,Sold out!

可見香港人不簡單。

「大館」負責人姓簡,名寧天,不過不是華人,顯然深諳「簡單的息事寧人符合天道」,短短幾天,由不允借地方給有「政治利益」的馬建到相信馬自稱只講文學再而恢復提供場地,起風落波之快,實在是微型小說絕佳題材!

馬建,確是小說家,好久之前住過香港十年,當時就已蓄髮留鬍鬚,言行出位,小説出格,雖非政治人,但被冠以中國的流亡作家,「香文節」邀請他,肯定别出慧眼;請看馬語:即使只有一個人聽,我也要把小說《中國夢》讀一遍,我的政治就是言論自由。如今,風波乍起乍落,惹得同行紛紛憤慨聯署,原定同場演講之一的韓麗珠被多位記者訪問,為免引述誤差,發表「關於禁絕和恐懼」,另一作家董啟章則公開聲明:不再出席大館活動,除非大館公開道歉。

整件事,令人聯想另一位馬先生,馬凱因外國記者協會請陳浩天講「香獨」,遭到不獲簽證的懲罰。大館或以馬建的特殊身份,能否入境亦未知,乃以政治為由代覓地方,豈料特府准予入境,遂又鳴鑼開道,今日大館,定必人頭湧湧逼爆!

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之根本;
封殺年輕人的自由?死路一條。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