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法律到歷史的審判:重寫雨傘運動的關鍵詞

從法律到歷史的審判:重寫雨傘運動的關鍵詞

攝:Gundam Lam

最近3套雨傘運動紀錄片《傘上:遍地開花》、《撐傘》及《我們有雨靴》分別上映,再加上傘運九子審判的報道,4年前的佔領及繼後運動曲折發展的種種畫面,恍如眼前,邀請觀眾讀者一起反思傘運的前因後果、今生來世。

雨傘運動的關鍵詞

反思的起點,除了詳細和系統的事件和人物紀錄外,亦包括釐清於運動進程中不斷變動的論述的具體含意。因此在建立資料檔案、書寫調查報告、製作紀錄片等工作外,為傘運編撰一系列關鍵詞,嘗試從中梳理出一幅概念地圖,以對照或扣連詳實的資料紀錄,也是認真書寫傘運歷史的另一項不可或缺的任務。

英國文化研究的先行者Raymond Williams的《關鍵詞》(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系統地討論其書寫計劃中所關注的核心概念,嘗試梳理它們出現及被使用的歷史脈絡,以理解其意義的演變及相互之間的連繫。對Williams來說,這些語詞不僅反映它們置身的社會脈絡,而是同時參與了塑造或建構歷史的進程。參考《關鍵詞》的智性計劃,我們也可整理及釐清傘運中出現的重要語詞或概念,以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關鍵詞所呈現的歷史與社會脈絡,以至它們如何參與打造傘運的定位和走向。

尋找傘運的關鍵詞,除了可從佔領區出現的訴求及口號着手外,也可透過回顧相關公共論述切入。要全面識別整理所有與傘運有關的關鍵詞,需更長時間,這裏先提出一些十分初步的觀察。傘運前後及其間出現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論述,包括「我要真普選」、「商議式民主」、「罷課不罷學」、「公民抗命」、「命運自主」、「和理非非」、「現實政治」、「勇武」、「升級」、「落區」、「大台」、「佔領」、「離地」、「左膠」、「本土」、「自決」、「獨立」等。這些語詞往往相互指涉,亦共享相同的社會發展脈絡。因此梳理這些關鍵詞在特定歷史環境中的不同意思,並嘗試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應有助我們更深入理解傘運的豐富與複雜性質。

下面我將透過兩條主線,初步討論這些不斷變動的關鍵詞的含意,並嘗試勾畫它們之間的聯繫。

「民主」的演化

傘運一個主要願景和起因在於民眾對民主的追求。然而在運動不同階段,對不同時的參與者來說,傘運所追求的「民主」的具體含意並不完全一樣。

概括地說,在佔中醞釀期已積極參與的朋友,他們最初的動因大抵是希望爭取「真普選」,包括沒有篩選的公民提名。這種運動早期的民主訴求基本上沒有脫離代議政制框架,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把民主等同普選。然而隨着佔中準備工作的展開,商討日的出現為「民主」添加了新內容和形式,超越選舉代議,鼓勵民眾平等、開放地直接參與。經佔中團隊大力推動,「商議式民主」的理念和基本運作於短時間在民間團體與市民大眾中逐漸普及,擴展了過去長時期主宰本地、十分狹隘的民主想像。佔領區的「命運自主」橫額及清場後第一次立會選舉中出現的「民主自決」,進一步伸延民主的含義,回到其根本源頭:民主(democracy)出自古希臘的demokratia,當中demos意指人民,kratia就是管治,合起來可解作「人民當家作主」。換句話說,傘運從醞釀到佔領再到參選落區,短短四五年間,開拓出比過去30年民主運動更為廣闊的民主想像。

由「我要真普選」到「商議式民主」再到「命運自主」、「民主自決」,這一系列與民主相關的傘運關鍵詞,一方面反映民眾訴求已逐漸超越了代議政制和選舉的框限,呈現出於不同時段加入的不同參與者,對民主的理解與側重的不同面貌;另一方面這些關鍵詞亦介入改造傘運的進程,影響不同時段的抗爭方向和策略以至參與修定及釐清民運願景。

行動策略和形式取代願景

上述幾個直接與「民主」相關的關鍵詞,包含兩個層次的意思:既指向傘運的目標和願景,也同時涉及運作形式和抗爭策略。與此相同,其他關鍵詞「勇武」、「升級」、「落區」、「大台」、「佔領」、「公民抗命」、「罷課不罷學」、「現實政治」、「離地」、「左膠」、「和理非非」、「獨立」、「本土」,指涉的除了是爭取民主的策略或形式外,也可被理解為堅持一些基本價值標準,或建基於對社會脈絡分析所衍生的倫理原則。

例如「升級」往往與「勇武」相連,既指行動形式,同時也是一種對(勇敢而有意志的)行動主體的追求;「和理非非」除了是一種人與人相處的倫理價值外,也可被當作為運動策略——避免給政權口實,成為國家機器鎮壓的藉口;「佔領」、「落區」、「拆大台」自然是一些具體行動形式,但它們亦反映一種對開放和平等的價值原則及社會關係的渴求;「左膠」、「獨立」、「本土」所代表的既是對香港當代社會脈絡的分析判斷,也同時是對一些行動及策略的批判或支持;「公民抗命」與「罷課不罷學」首先是抗爭策略,但亦包含一種集體社會願景。

然而在傘運過程中,這些關鍵詞的原則、價值、願景等內涵逐漸流失,取而代之的是行動形式和策略。例如隨着佔領膠着,「勇武」和「升級」所指涉的愈來愈只剩下更激烈衝擊等行動形式;而在社會愈趨撕裂下,「和理非非」所側重的更多是說話和行為的表現,例如是否「粗魯無禮」;缺乏深入和系統的反思和討論,「落區」亦逐漸變成置街站、派單張的代名詞。這些重要的轉變主要源自香港社會長期忽視釐清願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同時亦歸因於「現實政治」和「離地」——兩個於傘運前後散播、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關鍵詞及相關論述——的角色和作用。

重思「離地」 書寫歷史

儘管直接引用「現實政治」這語詞的人不多,但意思相近的論述則遍及不同政治光譜的組織和社群,包括政權建制「發展是硬道理」和「搵食大晒」之外「別無選擇」(TINA)的論述,或自詡「溫和」的傳統泛民的「政治就是妥協」的觀點,以至排外本土旨在批評「泛民左膠」、打正旗號鼓吹的「現實政治」論。

協助建構及鞏固「現實政治」論述的,是意思相反的「離地」。「離地」這關鍵詞在傘運後期愈來愈普及,甚至成為當代香港公共論述的常用語。然而「離地」這語詞的具體含意卻十分模糊,且經常變動。政權建制往往以「離地」批評民間社會訴求過於理想;標榜「勇武」的本土派又會用「離地」指摘傳統的遊行集會「行禮如儀」;弱勢社群則批評政府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或不理民間疾苦;而「泛民左膠」對「勇武本土」的回擊則是「沒槍沒炮只靠宣傳如何獨立」。換句話說,在「現實政治」受各方政治力量支持、成為統治共識(hegemony)的論述環境下,人人都容易「離地」。

然而當所有人都或多或少「離地」時,批評「離地」或追求「不離地」究竟意味什麼?要回答這根本問題,需首先願意認真討論「離地」的具體含意。然而在香港取得了統治共識的「現實政治」論述,不僅沒有花時間心力於釐清概念的工作,只是配合特定的政治目的,任意挪用「離地」這關鍵詞——或指控他人行動產生不了效果,或指控政府政黨脫離民眾或社會現實,或指控民間團體空談理想不懂經濟。結果是在公共論辯中祭出「離地」一詞,往往意味認真的對話溝通將難以繼續。

如果「不離地」意指我們所做之事確實有助我們走近預想的目標,例如透過積極參與公共討論成功地說服他人為集體願景奮鬥,那麼在論辯中不斷批評他人「離地」卻不嘗試釐清什麼是「離地」,這大概真的有點「離地」——也就是偏離原初說服他人的目標——除非我們的真正目標是想終止理性討論、迴避問題,讓矛盾積累。

書寫雨傘的歷史,是否可從深入分析、批判地檢視「現實政治」與「離地」等關鍵詞開始?

原文刊在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