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家級任務 科技園偏幫中資

國家級任務 科技園偏幫中資

老一輩,或許會記得數碼港,以及盈科數碼動力鯨吞香港電訊動魄驚心的一幕。對我們的下一代,同一套戲碼的主角,很可能會是200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園公司,以及一家叫 Global Switch 的數據中心。

除了在沙田白石角的科技園總部,香港科學園公司擁有的地產,還包括了九龍塘的創新中心、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和將軍澳的三個工業邨。嚴格來說,香港科技園公司,並非政府部門;雖然坊間會叫這種介乎於公與私之間的產物做「獨立公營部門」,但這個名義涵蓋的範圍太闊,像平機會、私隱專員公署、甚至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也一樣叫「獨立公營部門」。結構上,香港科學園公司,與私人企業極為相似,但又不是一般私人企業,更加正確的稱呼,應該叫做 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過去幾次的金融危機當中,SPV 這個名詞跟「透明度不足」掛上了不可或分的關係,也成為了眾矢之的。Enron 在 2001年破產之前,將巨額虧損隱藏在旗下的 SPV。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金融機構亦被揭發透過 SPV 規避監管,樂此不疲地進行高風險交易。先此聲明,SPV 的存在,也不一定是為了隱瞞甚麼不可告人人的秘密;SPV 可以清晰界定投資者與投資項目的風險和責任,減低經濟學上的交易成本。

香港科技園公司作為政府的 SPV,究竟有甚麼任務?特區政府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有不少「振興產業發展」的構想,當中包括了推動發展創新科技。時光荏苒,經過近廿多年和兩次經濟危機,現今處於中美矛盾夾縫之間的香港,創新科技產業仍然停留在「被推動」的水平,而香港科技園公司則扮演著中國大陸創新科研對外窗口的角色,屬國家級任務。當然,政府作為科技園公司唯一的股東,也增撥數以百億計的資源,以及各種行政方便。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明明已經成立了創新科技局,為何還要透過香港科技園公司去進行「重中之重」的產業推動任務?不過要知道,在香港的官僚文化之下,政策局獲取財政撥款,只不過是故事的一半,更重要是背後如何透過各種合法的手段,分配資源,才是政策執行的精隨所在。香港科技園公司作為政府的 SPV,任務就是分配利益。

回想當年,數碼港惹來爭議的最大原因,就是利益的分配傾向盈科數碼動力,連行之有效的競投過程也被省略。可能政府也學到了教訓,所以從此以後,分配利益也透過 SPV 來進行,而 SPV 也很積極地營造扶助弱少的形象。但了解到真相之後,便發覺其實 SPV 分配利益的本質不變,甚至變本加厲。

以香港科技園公司位於將軍澳的工業邨為例;香港有八條連接世界的資訊海纜,有三條在將澳軍登陸,將軍澳的工業邨是區內極少數可以興建最高規格的數據中心的地段。然而,作為政府 SPV,香港科學園公司以接近 85% 折讓的極低廉價格,批地予大企業興建數據中心。當然,在推動創科的口號下,平價租地似乎無可厚非,不過,魔鬼在細節中。工業邨的廉租地一向以來都有嚴格規定,不可作分租之用,以免租戶圈地然後倒賣圖利,損害公眾利益。然而,數據中心的業務實際上就是地產,不可分租的前提形同虛設;最近便有工業邨外的數據中心申請司法覆核,指香港科技園公司並沒有嚴格執行批地條款。

以上的司法覆核申請,已經傳媒報道,在此不贅。但有更一個比較少人留意的個案,卻值得一提。話說在將軍澳工業邨內有一家號稱全港最大的獨立數據中心 Global Switch,傳聞計劃在 2019 年上市。事實上,這家公司擁有並管理約 340000 平方米的數據中心,當中有兩成以上的面積,就是為位於將軍澳工業邨。

Global Switch 原來是由私募地產投資基金 Reuben Brothers 持有,但自從 2016 年便由北京德利迅達(Beijing Daily-Tech)為首的財團入股 49.9%。然後在 2017 年再由部份相關人士增持至 75%。北京德利迅達背後關係錯中複雜,而資金來源之一是由 2016 年起停牌兩年的深圳上市公司江蘇沙鋼;江蘇沙鋼在 2017 年曾經嘗試提出收購連年虧損並負債近廿億的北京德利迅達,在監管機構的壓力下最終未能成事,但至今仍然透個財團控制部份北京德利迅達以及 Global Switch 的權益。無獨有偶,在以上連串資本市場運作的同時,Global Switch 與香港科技園公司達成協議,將工業邨內未用盡的地積比撥予 Global Switch,大幅增加樓面面積三成;這宗發水事件,完全順風順水,沒有受到半點阻撓。

由染紅到發水再到上市集資,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和 Global Switch 合演的戲碼,難免令人唏噓,究竟香港是變了?還是從來都沒有變?由工業邨到科技園,歷史證明了唯一不變是非公非私的 SPV,不但扭曲市場運作,分配利益其實也只是慷他人之慨。要知道,土地本是有價資產,廉租地本身既是對社會大眾利益的直接剝削,但與此同時也會減少市場對其他數據中心用地的需求,間接地損害公共財政的利益。遠的不說,Google 曾經考慮在將軍澳建設數據中心,最終計劃告吹並將地皮歸還,也沒有人交代過當中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若然以為派發廉價公共資源便可以利誘有質素的企業落地生根,觀念實在太過膚淺。可惜,偏偏這就是香港近年唯一的主旋律,越聽,越叫人感到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