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介意標示自己「殘缺」的Hashtag,談陳綺貞的《沙發海》

不介意標示自己「殘缺」的Hashtag,談陳綺貞的《沙發海》

五年沒有發片,陳綺貞曾向人透露過,她在這期間遇到了創作的瓶頸期,一度不知道怎麼去完整地呈現自己的新專輯。鍾成虎編曲的《傷害》,野性、暗黑或腐朽,令人閃回了《躺在你的衣櫃》、《Sentimental Kills》等作品,也仿佛有所反映著她,這五年來被自己的低潮所「虐」過的狀態。但陳綺貞並沒有排斥或迴避此墮落、迷茫的時刻,她知道「只要生活,就會有傷害」,且通過這首的MV,更展現出「傷害」會伴隨著生命的進化而不斷被「治愈」或循環地出現(開頭腐爛的水果,在結尾卻重新飽滿起來);而小虎扎實的結他彈奏,如同帶來了「傷害」的衝擊又同時揮起了抵擋「傷害」的武器,我們於對抗這「傷害」的過程之中,卻能夠變得清醒、重新地振作,是激活/激發自己的一個原因。

陳綺貞不少的作品,會暗藏著類似的辯證思考。主打歌《殘缺的彩虹》,在它MV中告訴我們,是因為MV主角的分開,才會有尾段平行時空的出現、才會「讓人能帶著對未來的想象,繼續尋找新的顏色」[i];殘缺的彩虹,亦是彩虹;分開之後,仍然有著「你看見的光是我」的希望(或可能性)。而不同於上張專輯內的曲子,刻意「不走尋常路」(像《序曲:時間的歌》音樂上的「扭來扭去」), 《殘缺的彩虹》是流暢、容易上口得更像五月天或「相信音樂」系的歌曲,但洪敬堯加入Ukulele的Arrangement,使到歌曲沒有太過流俗(特別是第一段Verse的伴奏);而較為平淡的歌詞中,也藏有些小暗湧或創作上的心思(像「想要聽你說 卻發現你在騙我」的轉折;以及前面一個人走,背對彩虹的失落,和後面兩個人走,回頭就有彩虹的對照)。

陳綺貞在《Big Issue》的訪問內披露,「這幾年搬到台北東區、住在熱鬧的地方,感覺到人的孤獨感是更加強烈」。她的新專輯之核心,正是有關這孤獨的狀態,而《台北某個地方》通過沉入深海般的琴音伴奏,更突出了此喧嘩都市內的寂寞心情(然而我卻不太喜歡新版「豐厚」了但顯得「臃腫」的編曲,更愛舊版獨留琴音更切合人孤獨感的處理)。歌詞中「沙漠裡的收音機,接收不到你的頻率(我的訊息)」,既寫出了「我」與「你」的相隔離,也把沙漠空曠、荒蕪的意象帶入歌中,並更讓聽眾感受到人們身處於大城市卻猶如處在沙漠內的孤寂;而那句「你最愛的角落 便利商店的霓虹 高樓大廈擋住守護我的星座」也寫得很好,借著相關聯的「霓虹」和「高樓大廈」,將繁華的都市場景,轉換為熄滅情感的地方。

至於主題歌曲《沙發海》,放鬆、放慢,陳綺貞的演繹也配合地運用更多氣音而變得更柔軟,且她以接近無所謂的態度來唱著寂寞,並由沙發、電視與海,聯想到說明書或指南針,借物抒情地寫出「還好你留下了使用孤獨的說明書 可是你帶走了躲開寂寞的指南針」。而嘗試迷幻、電子舞曲的陳綺貞,在《跳舞吧》當中更是從之前的看似無所謂,變為現在真正放下地來對待自己的孤單;她於這類型強調音樂氛圍、編曲的作品內,卻沒有敷衍地對待歌詞部分,什麼「睡覺是為了清醒 清醒是為了沈迷;活著沒有目的 死了才值得 可惜」的歌詞,印有著陳老師的哲思烙印。

然而柔和舒適的《她說》,說的卻是歌者想逃離自己的舒適區,並欲要「撿回犯錯的驚喜」、「丟棄重複的樂趣」。陳綺貞的新專輯內,再次反映著她想追求改變,但仍繼續陷在安逸的環境、寫起熟悉的曲子,並因這矛盾的想法而產生苦惱,又作出反思(她很早前的《溫室花朵》,已經有表達過這樣的掙扎情感)。我們可以通過《華生》等歌曲的音樂,找回從前陳綺貞的影子;而她又以《跳舞吧》等作品去突破自己,或嘗試了許哲珮奇幻童話式的《小船》,給聽眾帶來新鮮感。

哥德風格般的《變色龍》,Intro和Verse鬼魅陰沉,但Chorus段落又將烏雲有所掃開,傳達了歌者由自我的逃避,到本能甦醒的轉變,也體現了陳綺貞於上述的糾結中,得到開解。「最初的我即使是褪色的我 也還有愛一個人的初衷」,這首《變色龍》不單呼應了《殘缺的彩虹》之內容,更唱出了「初衷」的重要性;那些變色般的曲風變化,或模仿別人顏色的「突破」,總不及褪了色、但屬於自己原本所追求的音樂重要。因此,陳綺貞的新專輯中,不少歌曲的主旋律都偏向簡單,歌詞亦顯得更加直白,有點返璞歸真的感覺,而這正是如同「簡單的生活何嘗不是一場華麗的冒險」那般,體現了陳綺貞對「走出去」的更深一層領悟。

新專輯《沙發海》的最後,用木結他伴奏的《觀察者》,真的是承接了《變色龍》所唱出的「回到最初的我」、重歸至那年漫長的夏天;並且由「我」以觀察者的身份,默默看著曾經的一段青澀之感情關係,從相戀至分開,再讓「我」對「你」的心態發生轉變。這首沒有複雜編曲的包裹,卻有動聽而不「油膩」的旋律、質樸但帶著溫度的結他彈奏、以及陳老師展現了情緒細節的聲音;歌曲尾段特別提到的「漫漫長夜」,喚回了二十年前陳綺貞第一張專輯內的經典作品之記憶(明年她的演唱會主題正是「漫漫長夜」),更能引發你和我,或很多老樂迷的感慨。陳綺貞曾經於台上說過:「人總是一腳踏在自己的孤獨裏,一腳踏在社會中」,而《觀察者》像打開了一扇門,好比她今年肯接觸社交平台,開設了自己的FB page與Instagram一樣,於「孤獨」的「囚禁」中被溫柔釋放,以第三身般的角色,正視著她自己的「殘缺」或褪色,但又重拾起當年創作時的那根,能帶來溫暖與感動的火柴。

首選:觀察者
評分:8.0/10

原文刊在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