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渣馬死因研訊】用19年去研究出唔出賽前問卷?是咁的,法官大人⋯⋯

【渣馬死因研訊】用19年去研究出唔出賽前問卷?是咁的,法官大人⋯⋯

2015年香港渣打馬拉松(下稱渣馬),十公里跑手吳卓諭在終點前約500米不支倒地,送到律敦治醫院搶救再轉送到東區醫院,最終返魂乏術。這個案是香港歷來第一宗有關渣馬參加者死因庭個案。《南華早報》報導,事主母親質疑由事主暈倒、送上救護車再接駁人工心肺轉院的過程有延誤疏忽,欲從民事途徑控告田徑總會及香港政府。但到第二堂聆訊,暫時都沒有甚麼細節被人挑剔。

當討論到主辦單位應否要參加者填寫問卷、申報醫療狀況甚至醫生證明時,法官聽到田總代表說這問題研究了十九幾年時,「跳了掣」地爆一句:

「為甚麼一條如此簡單的問題要研究19年?」

然後這句就變了新聞標題。其實這問題不簡單啊法官大人。首先,我們要明白主辦大型運動賽事的兩項大原則——

1. 因為渣馬已經不再只有精英賽事,所以參賽門檻要儘量調低,讓所有有興趣的跑手都有參賽機會。
2. 全民運動一直是公共衞生的重點課題,恆常運動可以預防的疾病數字、減少醫療系統的負荷和開支,一定會凌駕於少數在比賽期間的心臟病發或其他成因的猝死個案。

民事責任

法官在庭上問這條問題,是因為健康問卷看來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去釐清主辦單位的法律責任。若死因庭的後續可能是死者家屬的民事索償,即是要在死因庭裏要將有構成疏忽的嫌疑一併例出,而這三種因素缺一不可:

1. 參賽者和主辦單位有協議,主辦單位需要為參加者提供的照顧(duty of care)
2. 主辦單位違反協議 (breach of duty)
3. 主辦單位違反協議和參賽者的人身傷害有因果關係(damage causation)

主辦單位為參加者提供的照顧要達到哪個水平,主要是參考相關專業團體的標準。現時較多人使用的有美國運動醫學會和澳洲運動科學學會/運動醫學會/體適能學會共同設立三層風險評估制度,在第一層的問卷篩查發現風險因素,可以層遞建議在運動期間的預防措施,甚至轉回醫生建議調整藥物劑量,務求將運動為身體的益效放到最大。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亦因為早年的耐力賽事和軍隊訓練的猝死個案為賽事不同持份者訂立安全指引;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亦曾經在2013年發表參與體育活動前的篩查工作指引,當中亦有建議參加者填寫健康問卷作為第一步驟。

世界六大馬拉松沒有要求參賽者填寫健康問卷,是因為參賽者普遍對十公里比賽仍然會認真看待和練習。田總為增加參加十公里跑的人數,沒有跟隨專業組織的建議去設定門檻及要求參加者填寫健康申報問卷,提醒參賽者投身長跑的心肺風險,會否令香港跑手有錯覺,認為毋需認真練習就可以參與賽事,似乎會在日後的民事訴訟埋下伏筆。

但問卷設計只對於中年人仕和有已知有長期病患的參賽者有指標作用,對今次這類無病史的年青跑者可謂防不勝防。

參與運動前篩檢的實行限制

現時的參與運動的健康問卷,全部都根據參賽者經歷過的症狀或者已知的家族史,篩查出風險因素作檢查。死者生前有參與不同體育活動,沒有任何暈厥情況出現過,加上沒有家族史,就算有健康問卷,賽會亦不能掌握死者參與比賽的風險,因為死者第一次昏厥的經驗,已經送他到鬼門關去了。

那賽會要否走到另一個極端,要所有沒有症狀和家族史的壯丁都要提交跑步心電圖和基因圖譜檢測,甚至要戴著無線電心電監測作賽以便在暈倒前已經檢查到心律不正以便賽事醫護前仆後繼?這明顯也不是香港醫療制度可以承受的負荷和成本。

在香港,就算在問卷篩查發現風險要尋求醫護協助,醫生不能在一般臨床環境下可以準確告訴參賽者應該把自己的體能極限推到哪裏,藉此改善健康、預防復發及併發症。若有健全的運動生理學家轉介制度,有不同的實驗室壓力測試,專家就可憑數據建議參加者例如血壓和心率上限作為安全網,再於比賽期間戴上可攜式心率錶檢測運動量。

而未有健全的篩查和補底制度,單憑一紙問卷一來篩不出年青高危一族,亦間接將有中老年有風險而終於有心參與體育活動的人仕潑上冷水。

同類個案

在2016年新加坡渣打馬拉松猝死的英裔香港人John Gibson,死因聆訊的裁決是死於自然。這意味著,搶救該做的事情都做到滴水不漏了,就是少了在酷熱天氣比賽的經驗,高估了自己在熱帶天氣下比賽的極限。

這真的是誰的疏忽嗎?還是要說是天氣的錯?兩位都是有訓練過的年輕人,我不相信他們是不自量力而期望賽會會為他們的人身安全包底的無賴。意外一宗都嫌多,英國心臟基金會提倡所有14-35歲不論會否投身體育活動都進行心電圖及超聲波檢測。當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愈來愈多,香港要提高年青跑手的風險意識檢討提升該類檢測的承載能力,已經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英聯邦馬拉松的熱情與涼薄
罵香港渣馬疏忽之前……/HY, Megan
心繼續跳
新加坡渣馬: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血肉長城

參考資料: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有關參與運動前的篩檢建議(只限英文版本)
Stanchart Marathon runner died of heart attack due to natural causes: Coroner
Norton K and Norton L (2011) Pre-Exercise screening – Guide to the Australian adult pre-exercise screening system.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Australia, Fitness Australia and Sports Medicine Australia.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5) Pre participation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Test My Heart UK
原文刊在作者網誌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