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黃任匡:而家醫療系統係靠醫護「捱義氣」運作,唔係就會冧檔

黃任匡:而家醫療系統係靠醫護「捱義氣」運作,唔係就會冧檔

27/1 伊利沙伯醫院

醫院爆滿,醫生谷爆不滿,要求打氣片下架,梁柏賢道歉

黃任匡:而家醫療系統係靠「捱義氣」運作,醫護唔肯「捱義氣」就會冧檔

02

前線醫生聯盟、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與 150 多名醫生在伊院會見食衛局長陳肇始、醫管局總裁梁柏賢。

閉門會面結束,醫生披露申訴。任醫生(圖一左)覆述多名同事批評官方打氣片,甚至明言要求下架。「同事有啲氣憤,冇咩幫到手,反而做場 show」。

梁柏賢就此道歉,承認不夠 sensitive。惟他強調群星無償拍片,打氣片不涉動用資源。

眾醫生要求政府妥善分配公帑,調撥更多到醫療。醫院設備多已陳舊,連醫生都要排隊用電腦和打印機。

另一問題是人手,醫生認為不宜草率聘請外勞。因各地體制各異,流行病亦不同,縱然重金招攬外援,也須重新訓練方能接榫,無助當務之急,事倍功半。

醫生認為公營體系的過勞,才是人手流失的元兇。要求簡化程序,改變官僚因循,毋須申請新服務,層層上報才准增添人手。

黃任匡醫生補充,即使最後關頭迫於無奈延攬外援,也應重啟 97 前的舊制,優先承認英聯邦國家的醫生執照,彼此體制契合亦較易磨合。黃強調自己並非首議,其他醫生早有此言。但恐怕有點「政治不正確」,政府未以為意。

(綜合自任醫生、黃任匡醫生等四人見證,其餘兩位婉拒具名。)

* * *

03

圖 3:陳沛然醫生

會上多名醫生都異口同聲提到人口政策,不能長此下去接受每日 150 名新移民名額,「我地真係承受唔到」,否則幾多次申訴大會都不能治本。

陳沛然醫生亦然其說。人口政策衝擊香港的房屋、教育、醫療,承擔者卻是前線醫護人員。但陳無奈地承認,「講依個問題冇意義,因為政府根本無意解決依個問題。」

陳又說到十多年來沒有新醫院,病床數目反覆起跌,現時 28000 張病床與沙士時期無異。「冇床」才是痼疾,「加班津貼」、「自願醫保」等政策都沒對症下藥。

* * *

04

圖 4:黃任匡醫生

黃任匡醫生拿著新書 The Tattooist of Auschwitz(goo.gl/kNWTg9;goo.gl/pkdV3a)與會。他感慨:「其實年年都係咁。。。不過今年流感好似嚴重左,同事更加辛苦。今日本來放假,但等陣有會要開,一個禮拜返足七日。」

「而家病房爆滿嘅地步,冇同事捱義氣運作唔到。」往年一個容納 40 人的病房,大約塞下 50 名病人,醫生自願加班或可勉強巡完,但現在是超過 60 名病人。

黃說撇開手術和門診,只計巡房,現在每位醫生每朝都要巡視起碼 20 名住院病人,較從前 10 人升逾一倍。

黃繼而說到市民更熟悉的門診。下午門診通常由兩點到五點,醫生看病到六點,大概就輪到最後一名病人。但黃聽聞新近記錄是夜晚八點,即病人拿到五點的籌,等到八點才見到醫生。

因為病房的病人太多,巡房需時愈久,愈難兼顧門診。醫患比例太懸殊,無論巡房和門診,質素都難以保持。

「捱義氣嘅同事變左 essential,病房靠佢地先運作得到。最大鑊係你見唔到曙光,知道可見將來只會愈來愈嚴重。」

黃以其工作的屯門醫院為例,每當病床入住率超過 110%,醫生都會收到警報。過去是非常時期的特例,如今成了常態,兩個月來警報「日日都響,以前就會緊張,而家冇感覺喇。」

黃解釋同事的憤慨不止辛苦,還在於若干高層「離地到匪夷所思」。例如屯門醫院便有「小食打氣日」,高層買了一些魚蛋燒賣慰勞下屬。

「大佬我地忙到連正餐都唔得閒食。。。」黃苦笑說打氣片亦然,「幾耐冇上過病房先諗得出?點解花精力做依啲嘢?點解唔花精力解決問題?」

儘管政府說會增加津貼,但黃指出加班費一直存在。留在公立醫院的醫護「早已經預左加班」,但不能用薪津換取他們無止境「賣血」。同事的犧牲難以持續,總有局限,「唔係唔應該做,但唔係解決問題嘅方法。」

他希望高層用心籌謀久計,而非年年要求同事無止境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