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何視光師可以使用醫療券?

為何視光師可以使用醫療券?

最近不少人批評視光師用盡老人家的醫療券配名牌眼鏡,引起社會關注,但大部分人卻對視光師的工作一知半解。

香港執業視光師分為四個註冊部分,第二至四部分的視光師可以檢查度數及配隱形眼鏡,卻缺乏眼病知識,不准使用藥物。第一部分視光師則是香港理工大學視光學士學位畢業的,可以做眼睛健康檢查,及使用局部麻醉、放瞳藥水等診斷性藥物。

眼科視光學的五年課程中,學生需學習基礎及眼科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等不同課目,再通過兩年實習,才能取得執業資格。由此可見,第一部分視光師充分具備診斷眼病的知識,學習的知識與外國視光學課程不相上下。

在美國、澳洲、紐西蘭等視光發展比較先進的國家,視光師是基層健康護理的專業人士,負責幫市民診斷眼病,部分亦能處方消炎藥水,青光眼藥水等眼科藥物,如需進一步處理再轉介給眼科專科醫生。反觀香港的情況較為落後,一般市民有眼睛問題都會直接找眼科專科醫生檢查,導致公共醫療不勝負荷,一般要等幾個月才能見眼科醫生,白內障手術竟然要輪候一至兩年才有空缺。

醫療券的原意是減輕公共醫療負擔,及鼓勵長者找同一名家庭醫生求診。而眼科視光師正正可以擔任這個基層醫療保健的角色。每年為長者進行全面眼科檢查可及早發現青光眼,視網膜撕裂等情況,避免情況惡化,亦能為長者定期觀察白內障,乾性黃斑病變等問題,有需要時再轉介給眼科專科醫生。

政府在2012年把第一部分視光師納入醫療券計劃,就是為了讓視光師為市民提供基層保健。但隨後卻沒有相對政策配合,甚至公立醫院至今仍不肯接受第一部分視光師的轉介,情況令人失望。

而早前報道中,使用醫療券的第一部份視光師違規讓其他視光師代為檢查的行為,完全違反醫療道德,這些個別個案亦令筆者及身邊同業感到慚愧和失望。筆者希望政府能更落力監管醫療券的使用,並讓政府接受眼科視光師的轉介,幫助我們為長者提供基層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