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再與社區組織協會商榷

再與社區組織協會商榷

早前見社區組織協會回覆[1]我們的上篇[2],現在我們嘗試用較宏觀角度去檢視單程證的制度問題,繼續與貴會交流。

單程證與醫療

關於醫生人手問題,貴會提及「本會一直倡議引入的海外醫生應符合本地醫學水平,如有更多具質素的醫生來港,絕對可以紓緩人手問題」,這個可以說大家都有相當共識,可以一同推動重認皇家醫學院資格[3],亦可擴展至個別英聯邦國家[4],無論在前線醫療或民間應該無爭議,唯一有爭議的可能就是港府內部,望貴會一同努力。

至於新移民是否逼爆醫院一點,坊間討論的確有點失焦。從人口政策角度觀之,應該說港府連貴會提及的「每年平均只有0.6%」的人口增長也應付不來,不獨醫療,公共設施、交通、住屋通通不合格,甚至連骨灰位都不能放過[10],現時燃眉之急就是要煞停增長,直至港府有實質改善方再考慮。貴會提及的擴大醫療容量當然要著手進行,但那是長線目標,遠水不能救近火,總不能看著醫療系統已經進入崩潰狀態,大家還風花雪月漫談長線目標吧。況且,醫管局一團糟,措施多年未見有成效之餘,先見令人嘩然的外判利益分配[5],叫人如何再等長線?

香港人口增長最大來源就是單程證[6],要煞停增長,先由單程證入手自然不過。當然,大家亦可以考慮先煞停非中国籍移民,或是專才/外勞輸入,或是不鼓勵本地生育,甚至最極端可以採納老人安樂死建議[7],不過貴會真的覺得有討論需要?

另外,我們並不同意貴會標榜新移民對醫療需求較低的假設,公共政策規劃應該一視同仁,亦要有長線眼光,不能說今天不需要,就忽略未來。

廉價勞工、Corporate Welfare

至於新移民對香港經濟的貢獻,這點無可置疑,就算坊間偶有發現濫用福利制度案例,亦不能否定大家每天光顧的商鋪,就是見證很多新移民的勞力貢獻。不過,誰是最大贏家?

香港在關於贏家的學術討論不多,筆者借用美國 2016 年的討論作參考[8],當時有一份 509 頁的報告詳細分析移民利弊。報告是同一份,但各取所需,支持者就標榜移民對經濟貢獻巨大的部份作辯詞,反對者就標榜移民第一代社會成本大於貢獻的部份作辯詞(第二代方開始有淨貢獻),不過,南轅北轍之餘,雙方都同意一點:移民有壓低非技術勞工工資作用。美國移民審批之嚴世界數一數二,本應無此問題,不過美國的非法移民亦不少,這部份無法審批的情況,就如香港的單程證,所以有參考價值。

至於香港情況,貴會文章的確清晰指出問題核心:『新移民中從事「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非技術工人」等基層工作的比例,均較全港人口的相關比例高出一倍(分別為36.2%及18.8%; 30.0%及13.5%)』。

對整體社會來說,新移民基層輸入偏高,令基層工資久久不起,勉強靠最低工資設立下限,入不敷支就靠公共福利支撐,基層整體是輸家。得以享受廉價服務,技術勞工算是贏家,但納稅支撐福利系統,而有所依賴的公共設施又遭分薄,贏極有限。最大贏家是商界,廉價勞工由社會福利津貼,政府又多稅務優惠,完全是 Corporate Welfare 的體現,特別是高層人士,根本無需依賴公共設施,避稅方法亦多,越富越贏。以扶貧為宗旨的貴會,為何會維護這種加劇香港貧富懸殊的移民政策?

長線政策

煞停單程證只是短期措施,長線來說,香港人口老化是大問題,用移民政策舒緩可以是方法之一,但另一方向亦可利用勞工短缺壓力,逼使企業推動自動化。

暫且不岔開話題談自動化,聚焦移民政策,現時主力靠單程證本身亦出現老化的輸入,如何解決香港的人口老化危機?單程證的 30+ 歲中位數(首次抵港時收集的統計)就是解決方案?

a

放眼國際,年青國家多的是,為何要向本身亦陷入老化危機的中国人口苛索,而不是以建立國際城市眼光,將配額分散至其他地區?當然,詳細討論可能單靠你我亦不足,但起碼,單程證維持 150 現狀,絕對不是理想方案。

再退一步,就算只談單程證,現時非中国籍家庭團聚有經濟能力門欖,單程證無門欖,明顯成為一種特權,這又稱得上是哪門子的公平?

將全盤考慮暫時放下,中期起碼要先解決單程證的特權問題。現時單程證規則已經不合時宜,以往各界可能有「拯救」內地同胞的理念,覺得要盡量幫忙,但時至今日,香港 GDP 只得中国的 2% 多一點,與當日的 20% 不可同日而語,而現時香港甚至自顧不暇,理念哪可一成不變?

討論單程證規則修改,早前梁啟智有文章詳述[9],可以參考,大致就是與非中国籍家庭團聚一視同仁,有「能夠把受養人在港的生活條件維持在基本水平以上,並為對方提供適當居所」的門欖。美國自己受非法移民困擾,但合法移民的家庭團聚資格要求則有高度參考價值。梁啟智文章亦有比較美國制度,對於申請者必須保証毋須福利援助,日後離婚與否都要承擔財務責任,可以參詳。另外就是醫療要求,最後就是配額。這些在討論單程證、時有被形容為禁忌的規則,其實無可無不可。

稍為補充梁啟智文章關於「提供適當居所」一點,梁啟智覺得居所要求對減低單程證人數無甚作用,但參考民政事務署的調查,單程證新移民對公屋需求一直高企。額外公屋要求其實等同福利援助,如果是門欖之一,可能會削減約莫一半人數。調查數據並無明言公屋要求者一定居住環境不達標,但覺得公屋是升級而作出申請要求,應該反映來港的居住安排並不理想。是否足足一半不及門欖大家可以各自估算,但「提供適當居所」應該有明顯減低輸入人數作用。另一方面,現時單程證問題未必關乎數量,而是毫無門欖的輸入加劇貧富懸殊,令社會撕裂,所以就算對數量毫無影響,門欖仍然有意義。

a

製圖數據來自民政事務署試算表

提及社會撕裂,美國移民討論一篇[8]亦有着墨。美國出現過兩次兩黨極化(polarization),體現社會撕裂,兩次都正正是移民輸入達致高峰期。或者,以為是保護現居新移民,硬撐單程證制度毋須收窄,正正就是令公眾針對現居新移民的主因...

參考:

[1] 新移民不只是數字 — 回應新移民造成公營醫療系統「爆煲」之說兼回覆前線科技人員
[2] 與社區組織協會商榷
[3] 黃任匡:論公院爆滿的應急之策
[4] 林正財撐放寬海外醫生 倡設免試名單 先認可英澳愛爾蘭醫學院
[5] 醫管局$2億聘「炒散」護士 高永文任董事公司中標$1億
[6] 香港人口的「十年」 香港變了樣?
[7] 【耀東邨倫常案】殺妻老翁胞弟嘆:香港冇安樂死
[8] What Does Immigration Actually Cost Us?
[9] 我的削減單程證建議
[10] 政府墳場龕位改設 20 年期 再 10 年一續 如無續期骨灰撒大海或紀念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