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587 億的去向——「量入為出」的騙局

587 億的去向——「量入為出」的騙局

//AI 寫作的財政預算案//

盈餘五百八十七億,較原來預算多一百六十一億,本應該是香港的大喜訊,但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卻顯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在演辭的第二段開始不斷重申經濟風險、環球經濟的不明朗因素,彷彿即使有多於估算的巨額盈餘也不能大破慳囊,於是政府投放在福利、醫療及教育等範疇的經常性開支總是不符比例。《財政預算案》也有增加醫療的經常性開支,表面上看似大刀闊斧,但其實香港政府的醫療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在國際仍屬於低水平,其實我就算以近年的速度增加開支也遠遠追不上。情況就好像有一名打工仔每年獲得加薪15%,老闆表面上看似出手闊綽,但如果這個打工仔的時薪只有$8,他就算每年大幅度加薪也生存不了。

這風格並非陳茂波獨有,特區政府的套路總是如此—有盈餘就談風險,有赤字就談危機;談經濟發展要大膽,談福利就需謹慎。政府永遠不會正視香港人所需,經濟發展計劃卻一大堆。《財政預算案》已經相當公式化,誇張地說可能這份預算案是否由AI撰寫也難分辨。

//量入為出的騙局//

政府在福利開支的審慎態度來自「量入為出」的原則,但《基本法》107條「量入為出」的規定向來含糊,結果成為一句廢話。

要說「量入」,政府一直有考慮收入的穩定性。大幅度增加福利(經常性)開支的聲音一向存在,但即使政府有盈餘,都經常說收入主要來自賣地收益,並不穩定,於是總是持審慎態度。因此,特區政府在滅赤後更傾向搞單次撥款,或者成立各種基金(如「關愛基金」、「未來基金」),根本沒有誠意解決香港在福利政策上的結構問題。然而,香港一直依靠賣地、薪俸稅及利得稅收入,而這些收入必然受經濟週期影響而波動,乃政府財政的結構問題。這次《財政預算案》不能「免俗」,先提提市民「印花稅和地價收入一向極受市況影響而波動」(第12段),然後花大量篇幅講外圍經濟的風險因素,然後定論「今年的環球經濟前景充滿變數,將會制約本港經濟表現。考慮到內外形勢的最新發展,我會善用二零一八/一九年度財政盈餘,提出一次性措施,支援企業,利民紓困。」(第22段)政府從來沒有打算解決(當中牽涉官商勾結的問題,政府從無動機解決)收入不穩的問題,因此政府永遠可以用「量入而出」的藉口來推搪投放大量資源解決社會問題。

何況經濟有周期,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也不可能有「穩定收入」。就算不似香港政府以靠賣地收入、薪俸稅與利得稅,在國際分工的世界體系中,很多國家受大量外圍因素影響都身不由己,尤其是產業單一、依靠出口的國家。關鍵在於作為一個有經驗又有承擔的政府,加上香港庫房豐厚、沒有負債,緣何「量入為出」的結果總是在福利、醫療、教育的投放上總是「少出為妙」?

「量入而出」本應是一個審慎的合理理財態度,但在特區政府手裡就淪為一個不認真解決社會問題的藉口。

//自相矛盾的假設//

賣地收入不穩定眾所皆知,但是否穩定與長線會否有收益是兩個不同概念。政府持有土地,同時主導了賣地時間表,政府很有條件「待價而沽」,這種情況下賣地收入就更加不穩定,但只要地價持續上升,不穩定不代表低收益。不錯,地價不一定會持續上升,但有趣的是當政府推銷「明日大嶼」,全世界的支持者(包括政府與經濟學者)都覺得賣地收益會大幅度補助填海支出,一反政府的保守立場。同樣原理,政府可以假設「一帶一路」、大灣區等等計劃可以為香港帶來發展機遇,即有利香港經濟發展(稅收),緣何又不願意相應地提高福利開支?

特區政府有兩個腦袋,搞基建、經濟發展的時候就極度樂觀,態度積極;福利政策上卻理財審慎,態度保守。就算(強調是「就算)基建投資成功、經濟發展蓬勃,於是政府稅收增加,政府又會說收入不穩定、有風險,所以要居安思危,結果又不會投放資源在長遠福利政策之上。

//按需而出//

「量入而出」是一個理財原則,但政府、社會運作並非單純是一盤數或者一個投資組合,更加牽涉社會公義、財富分配的問題。然而,我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於是最近香港醫療系統爆煲,有人提出一些令人驚訝的數字,例如病床數目沒有跟隨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增加、香港的醫生/市民比例在國際中屬極低水平,我們才發現政府投放在醫療的開支增減沒有邏輯—沒有考慮人口增長、沒有考慮人口結構,有沒有考慮地區因素(如興建醫院)。

政府是不為而非不能,因為政府可以隨意抽走投放在福利上的開支,然後社會出問題、民怨四起時又可以隨手掏出幾億「舒緩問題」。因此,「量入為出」之先我們更加需要確立「按需而出」的原則及邏輯。政府不會有這思維,因為政府早困於(但也享受)各種利益關係中,但我們不應只喊「不要什麼」,更需要清晰地告訴政府我們需要什麼,而反對派有責任提出一套比政府更符合社會公義的理財哲學,而不是停留在派不派錢、派多少、怎樣派的泥沼上糾纏。

「量入而出」是一個騙局,雖然我們可以做的不多,但至少要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