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冷戰戀曲》:被政治耽誤了的愛情

《冷戰戀曲》:被政治耽誤了的愛情

波蘭導演彭域高斯基(Pawel Pawlikowski)在2013 年以《修女伊德》(Ida)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去年憑自編自導全新作品《冷戰戀曲》(Cold War)首次入選康城影展並榮膺康城「最佳導演」,同時橫掃歐洲電影獎5大獎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及最佳剪接。故事以導演雙親的私密故事,回顧二戰時間的陰影,藉祖安娜古莉、湯瑪斯高特雙雙譜出橫跨數十年的時代戀曲。

故事發生在二戰後,波蘭受到共產主義的蘇聯統治下的鐵幕時期。嚮往自由的音樂家Wiktor與才華橫溢的音樂少女Zula一見鍾情。無懼在諜影重重的環境下相愛,更為了脫離共產主義的陰霾,相約逃出波蘭,但Zula並未應約現身,令Wiktor孤身流亡巴黎。反覆的相愛、分離,二人能否得到愛神的眷屬,克服動蕩時代。

要明白二人到底經歷了什麼,得先明白電影的時代背景。二戰即將結束時,納粹德國撤離,卻換來共產主義的蘇聯佔領。二戰後在英國、美國及蘇聯認可下,認可下設立了臨時親共聯合政府,徹底忽視波蘭流亡政府的存在。此時期的波蘭雖然在人民的生活水準上有所改善,但是也經歷了社會動盪。而他們二人正是身歷其中,命運受到時代的操控。

電影開始時,男主角與同事在一個黨員陪同下,前往波蘭各地收集民謠。雖然歌曲美好,卻被黨員嫌棄並非「國家的語言」。其實這細細的對話,已經帶出男主角面對蘇聯共產黨的無奈。於男主角眼中,音樂是不涉及政治,他們所訴說的,只是民眾所思所想的家鄉,以及愛情。相反,女主角於面試時,毫不猶豫的唱起俄羅斯歌曲,比起其他唱頌的民謠,顯得更加切合「國情」。

其後電影一直都是以政治意識左右二人的命運。他們二人在草原幽會時,男主角得悉女主角每天都會向黨員「告誡」,以證實自己「已經改過自身」時,男主角頓時覺得自己被出賣,同時,女主角覺得一切都是不可抗力。看似普通情侶的吵架,卻透露出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懼。在鐵幕下,誰都不可信,誰都是間諜。被罵為Bourgeois的男主角一直生活在被批鬥的恐懼之中。如果他再沒有利用價值,會否失去一切的自由,會否成為共產黨的討伐目標。這一切的恐懼促成了他們二人的悲歌。

追求自由的男主角,與隨風飄流的女主角,二人即使是對方最重要的人,也不可能跟政治對抗。不要說政治還政治,愛情還愛情,即使愛情能在嚴苛的環境中成長,也不能敵過大時代的洪流。因恐懼共產黨而流亡的男主角;因臣服共產黨而成功的女主角,二人的愛情故事注定是個悲劇。最後,二人心累了,不想再受到擺佈,只希望可以單純地讓愛情存在,決定了前往一個政治不能觸及的地方,但願「對面的風景會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