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為盧斯達〈這次青年和本土派選民不是放棄香港 而是放棄泛民〉下注疏後,發現…..

我為盧斯達〈這次青年和本土派選民不是放棄香港 而是放棄泛民〉下注疏後,發現…..

俗語說得好:「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今天可能要將這一句改成:「世有愚眾,然後有騙子黨」。我明白泛民在九西連敗二仗,人心思變,亟欲求變。但是求變應該用理性的態度的來研究事物本象,而非貿貿然信一些寶藥黨和祈褔黨的言說。

盧斯達在選後這篇鴻文,引來了一眾名流大肆引用,有3K個讚好。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博客,抱著「敬畏」態度幫盧先生的文篇下注疏,卻發現他的論證功夫十分差,極多論點毫無論證,若果是一篇大學論文,鐵定會不合格。我更好奇的是,既然他的文章論證功夫十分差,為甚麼上到D100的李X玲、桑普,下到黃之鋒都視他為救世主「膜拜」?若果香港的精英也是這種水平,恐怕民主運動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成功。

正如某位網友的分析:

「盧斯達模式」即是

1)以「半真半假」的扭曲事實演述引人注意

2)在看者半信半疑之間的關鍵位置插入「無根據指控」

2)如此人們便主觀地在情感上「內化」並相信這些指控等同有事實支持

下面就嘗試分析盧斯達的文章有甚麼洗腦技巧,論證問題:

李卓人輸掉補選,其實以泛民的表現,還能拿到九萬幾票,證明鐵票仍然穩固,只是穩定走向收縮(開始提出問題,引人病急亂投醫,進行邪教洗腦),已經不足以在單對單選舉戰勝對手。很多泛民說市民無力,這只是掩飾更大的事實。市民除了無力,亦非常不滿泛民(製造敵我矛盾,為引人信教做準備)。非建制派(偷換概念(前面在寫泛民,現在突然加上本土派稱為非建制),稱兄道弟,藉親和感讓人放下警戒,以便將人洗腦入邪教)在2016年立法會九龍西選舉,取得16萬票,現在跌至李卓人的9萬3千多票,中間的票去了哪裡?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在我眼中,馮檢基和李卓人都是泛民,同樣被中共的篩選機制接受(何謂同樣被篩選機制接受?盧斯達的恩主黃毓民也被接受選舉立法會,是否和泛民是同路人?將兩人打為一伙,製造你們都是垃圾只有我是救世主,邪教宣傳技巧),也是多年「戰友」,只是彼此不和的同路人。但他們兩個人的票數(105,556)加起來,也少過陳凱欣(106,457)。簡單的鎅票論,在數字面前完全破產。

但當然馮檢基不是對李卓人沒有影響。馮檢基以受害者形象,與泛民互相罵戰,大概是可以令一些中間游離派減低投票意欲。

泛民係輸自己

但落場無父子,每個人都有戰略目標,選輸不能怪別人不禮讓。因為事實上是泛民自己推翻初選機制,給予馮檢基打蛇隨棍上的機會,不是今次,而是始於再上一次的九西補選。跟足程序參加初選的馮檢基本來應該是plan B,最後不是被泛民橫手勸退了嗎?如果說馮檢基有份令泛民敗選,那泛民的支持者應該去問責負責協調的民主動力、那些有份勸退馮檢基的泛民人(捏造事實,根本今次是小麗優先出選,不存在初選的問題,馮檢基和民協也沒有提出要初選Plan B),還有那些大力批評馮檢基,令他有開戰理由(邪教宣傳伎倆,將原本票的馮檢查卸責,以便讓讀者增加對李卓人的仇恨,無形認同盧斯達及膜拜他)和入手空間的豬隊友。

其次當然是有很多人有留意事態,卻故意不投票,或者投給陳凱欣來嚴懲泛民。泛民的基本盤在衰退、大中華泛民包容支持的新移民(無經調查實證新移民的投票取向,純粹提出用來製造泛民幫敵人入屋的假象,以鼓動本土派的仇恨)當然是投建制派;中間派又沒大意欲進場。但如果泛本土派助戰,這個衰退過程或許可以拖長。但泛民中人之前是怎樣巧妙利用「機制」來擠掉梁游二人可能的繼任人(事實:梁游根本沒有指定繼任人選這個議席,就算有最後很可能被DQ)、本土派抗爭者和議員受難時說過甚麼(事實:有泛民議員保護過梁游入立法會,也有不少人向本土派釋出善意),最後使很多本來口硬心軟的人,最終「跨過心理關口」,拒絕幫腐敗的泛民掩蓋傷口 — 你輸了就輸了,在同溫層以外沒人覺得可惜。也許你會覺得難聽,但這個世界可不只你們那個板塊(邪教宣傳伎倆:因為泛民的支持者輸了十分緊張,以為原因在於本土派不投票,急於找原因挽回本土派支持,盧斯達在此乘機冒充成本土派的代言人,讓人以為信任盧斯達即是挽回本土派支持,以便之後讓人入邪教膜拜他)。

2014年之後發生了甚麼?

想繼續看:請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