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鞍山人,為馬鞍山發聲

馬鞍山人,為馬鞍山發聲

「馬鞍山人/為/馬鞍山發聲」,是《馬聞》報頭的標語。一群馬鞍山街坊,身體力行跑遍社區,報導馬鞍山區內的大小事,希望藉此鼓勵更多街坊一同關心屬於自己的社區、參與社區事務,是創辦這份社區報的理念和初衷。

就算不談政治,社區上也總有政治事宜,例如區議會。觀乎沙田區議會整體形勢,建制派比民主派仍然多一個議席,掌握話事權;但在馬鞍山,情況卻截然不同,11個區議會議席中,民主派佔多達8席。民主派在馬鞍山佔有一定優勢,今年底即將舉行的區議會換屆選舉,馬鞍山勢成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民主不單關乎選舉,更關乎如何把民主理念紮根社區,而掌握足夠資訊尤其關鍵。我們相信,在地的社區報,正能填補這片空白,確保街坊知道跟自己有關、影響生活的事情,讓改變由社區出發。

《馬聞》的誕生,緣於幾位馬鞍山街坊,在去年暑假參加獨立媒體(香港)舉辦的社區報計劃,他們參加為期三個多月的工作坊後,回到社區從零出發,落手落腳做採訪、寫報導,還有排版、發行。印刷好的《馬聞》,都是街坊一手一腳、流著汗水搬回家,再落區派發。

*

《馬聞》創刊號於今年2月面世,頭版報導耀安邨即將開設一所精神健康中心。故事的起點,是一位本身是耀安邨街坊的《馬聞》成員,發現邨內有此計劃,但絕大部份街坊卻不知悉,於是決定以記者身份探問究竟,終發現原來社會福利署早於7年前已有此計劃,當時更獲法團及當區區議員支持。

報導出街引起頗大迴響,街坊反應兩極,有人歡迎社福設施入邨,也有人表達抗拒。原本低調行事的社署及承辦機構神託會,不得不補辦諮詢會向街坊介紹計劃。

《馬聞》理解與「精神病」三個字有關的設施,的確容易引來居民反感,但同時認為,迴避不是正確做法,應藉此機會,促進社區討論,也令社區向共融互助邁步。

*

第二期在4月出版,頭版探討馬鞍山人口達20萬,但區內沒有一個公營街市

很多人都問,在網絡時代,為甚麼還要印刷實體報紙?或許讀者對這則頭條報導的反應,提供了一個答案。

每期的報導,《馬聞》都會放在Facebook專頁及群組,希望在網上帶起討論。這則關於街市的報導,相比同期其他報導,例如馬鞍山戲院去留、「馬鞍山之友」版主專訪,在網上反應一般;但當成員落區派報,接過報章的街坊,則對街市議題反應最大。由此可見,網上網下的讀者群,原來很不一樣——唯有堅持印刷、落區直接與街坊溝通,才能走出同溫層,接觸最多的社區群眾。

*

每期的《馬聞》雖然只有四頁,但除了關心大議題,也軟硬兼備,特別想說說社區的人情故事。《馬聞》訪問過亞公角漁民新村,從村民之口,為街坊介紹這個在馬鞍山一隅的小村歷史。

說起馬鞍山,大眾最強的印象大抵是「美食沙漠」,所以《馬聞》特設「沙漠綠洲」欄目,每期介紹一間餐飲小店,誓要打破沙漠標籤!首兩期分別訪問了甜品店「梨巴王子」及泰國菜「Aroy Dee」,推介美食之餘,亦訴說社區故事。老闆與顧客同時也是街坊鄰里,大家嚐一口的,不單是美味,更是濃濃的人情味。

即將出版的第三期,則會有已結業的馬鞍山戲院負責人鮑文範的訪問。這位在電影業打滾數十年的老行尊,娓娓道來這24年來,他在馬鞍山經營戲院所經歷的人和事。

*

《馬聞》開始出版後,不斷有新朋友主動加入,讓成員知道,社區報這條路並不孤單。有心的報導,就引來有心的同路人。

《馬聞》成員全屬義務,現時約6至8周出版一期,每期印刷5,000份,涉及成本約6,000元,支出現由獨立媒體(香港)的「社區報眾籌計劃」支持。

不過,要走得更遠,更需要大家的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社區報能否走下去,需要你的支持!

即撐「社區報眾籌計劃

更多《馬聞》精彩報導
想加入《馬聞》幫手?歡迎PM Facebook專頁

58383064_2199176353536327_6272944970127114240_o
《馬聞》成員早前在區內舉辦「讀報會」,與街坊交流。(《馬聞》Facebook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