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國不再需要香港?

中國不再需要香港?

過去一星期,最值得留意和深究的「送中」新聞,是田北俊在五月廿三日的講話。他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中美全面對抗,美國聯同其他國家針對中國,國家或已不再需要香港作為外資窗口,香港可能要犧牲,通過修訂《逃犯條例》以示香港「歸隊」,與國家團結。

田北俊是建制派敢言之士,03年更在最後關頭倒戈,令政府擱置23條立法,打破舉手機器的宿命。這段歷史,使人明知他有建制背景,仍對其言論有否甚麼暗示感興趣——尤其今次所講的事非同小可,關乎香港的戰略地位和價值有否根本性轉移的問題。若中共領導人鐵定改弦更張,不再看重香港對國家的特殊貢獻,而基於民族尊嚴、貿易戰和地緣政治等考慮,提早結束特區政府的歷史任務,讓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也在所不惜,那麼,無論美國和歐盟有何反應,都看不到習近平有回心轉意、臨崖勒馬的理由。

事實上,《大公報》及《文匯報》日前在頭版報道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對「送中條例」的解讀,很不尋常。原來,「香港居民在香港觸犯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罪行」及「外國人在國外針對中國國家或公民犯罪而身在香港」均屬可送中罪行範圍。該報道又指,行會成員湯家驊引述港澳辦主任張曉明閉門時曾說過同一番話。如此一來,不就是印證很多人對「送中條例」的憂慮了嗎?須知道,在中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包羅萬有,遠超港人想像。有一些撐修例的人嘲諷反對者:「唔係身有屎,怕乜先?」佢地或者不知道,最怕的咪就係身無屎都可以突然變有,引渡左番去都唔知發生乜事囉!

資深時事評論員練乙錚接受《眾新聞》電話訪問,認為此時此刻由港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目的可能是北京要對付在香港與美國有關係的商界人士,不論是本地商人或是紅色資本。但假如這是主要理由,中共領導人理應用語言偽術,像港府和建制派那樣引公眾上釣,至少設法令事件降溫,減低反對派的抵抗力度才對。為何韓正和張曉明卻擺明車馬,揀在國際社會陸續表達不滿之際,清清楚楚向全世界講明修例的意圖,這不是向反對者(以至外國勢力)提供彈藥,增加設圈套的難度嗎?韓正明刀明槍,姿態上,不會因外力反對而打退堂鼓。若為了對付某些商界人士,這做法未見哄人上當之利,先見其阻嚇之害,並不明智。即使中共有意對付部分商界人士,但相信還有其他圖謀,可能香港的特殊地位變成貿易戰中用來拋浪頭的談判籌碼,亦可能如田北俊所言,中方已完全唔睇香港台戲,以「送中條例」擾敵或攞彩。

事情發展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前因後果亦不會呈簡單線性關係。中美雙方,對內對外都受著不同利益集團的力量拉扯。究竟香港人在這個重大難關面前還有甚麼好做?首先,六月九日必須上街,向全世界宣示香港人守護家園,捍衛自己生活方式的決心。或許有人認為就算再來一次百萬人上街,也改變不了大局。是,情勢不容樂觀。再多人上街,也不會令好打得及其黨羽淆底的。但不要忘記,全世界的眼睛都盯著香港。如果香港人不爭氣,不竭盡所能守護一國兩制,向世界宣示自己抵擋鐵幕的決心,那便無法感染其他國家的人站在我們一方,聚合成對抗強權的critical mass。所謂集氣,同時亦會形成一股無形壓力,令政府內部產生張力,窒礙官僚體系內部的同步率,增加其出錯的可能。

其次,有論述能力和EQ比較好的人,可自發地向身邉不同立場的合適對象解釋送中條例的禍害,絕不止於比較抽象的人權法治等觀念/權利——特區名存實亡,經濟所受到的打擊不會少,一般市民無可倖免。像傳道一樣,在不引致肢體衝突的前提下,盡量以理打動/軟化那些政治冷感的人,突破簡單黃藍的二元對立。只要令主流社會明白送中齊齊輸,繼續撐修例的人便不會那麼容易理直氣壯,形勢便有可能產生微妙變化。

當然,盡力而為之外,還要靠運氣。習近平雖大權在握,但內部仍有一定務實制衡力量。中美談判,中方一直處於下風,但依然放下身段求和,未有過激反枱動作,顯見至目前為止,習近平的強硬作風仍未至於罔顧現實亂出招。(IMF研究報告指出,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幾乎全部」由美國進口商承擔。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研究則顯示,美國對中國的最新關稅措施,將使普通美國家庭每年生活成本提高831美元。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似乎是拉長戰線,拖更多人落水,期望美國國內利益受損者反制特朗普。)

面子要緊,但實現強國夢,小不忍則亂大謀。與此同時,華為總裁任正非就美國禁令開記招,就當是做騒,但其看世界和包裝野心的方式,跟習近平亦有很大的分別。這種務實作風重視計算利弊,不是事事政治掛帥。倘若香港人在守護一國兩制畤展現的決心和鬥志,大到一個地步,足以改動其理性天秤的成本效益分量、比重,那便有多一點機會令事情向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起碼爭取到一個機會,看看到了最後,彼岸變出甚麼風景。這也是每個短暫停留於世上的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