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她比煙花寂寞《長恨歌》

讀過王安憶長篇小說《長恨歌》的林奕華告訴我,小說的結局是已死的王琦瑤看見自己躺在片場的佈景床上,我大感興趣,便從小說的結尾開始讀起,發覺除了形形色色的人,小說還寫了鴿子,在高空俯視世人,彷彿在看著林林總總上海人糜爛的故事,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楊死後成仙居於蓬萊仙宮,也是在天上看世界,所看到的人間卻是一片灰茫茫的塵沙。

王琦瑤的夢是老好上海紙醉金迷浮華之夢,鄭秀文的夢則是影后之夢,鄭秀文演得好不好,其實各大媒體及諸位評論人已評議得落花流水,似乎被忽略的,是鄭秀文在純文藝電影裡的粉墨登場,首度洗脫陳俗商業氣,演繹從初見世面到洗盡沿華的女人,有多少是鄭的心跡?

起碼鄭是水銀燈下發熱發亮的女明星,從來不是小女人,今天更在追逐從未到手的影后寶座,可表現的滄桑並不可與王琦瑤相提並論,我會說今次看到的是鄭秀文的意志多於演技,先天的條件是鄭不是上海女人,來演上海女人,不說上海話而說普通話已失去了點味道,即使她說普通話也嫌生硬平板,表演條件又打了折扣,綁手綁腳的情況下,看鄭努力不懈地表現著王琦瑤隨波逐流情感跌宕,也算是不失體面,她對王琦瑤這角色有可見的投入和代入,意志鮮明,命裡有時終須有,影后不影后還看他朝。

要批評的反而是電影本身,其實關錦鵬拍老上海怎可能會還比《阮玲玉》和《紅玫瑰白玫瑰》好?事實上精美如畫的《長》片,令人看得有點累,前段多變的分鏡和剪接令人看得津津有味,但看到後段隨著人物的無聲無色地變老或過世,感覺到過於表現而且過多的分鏡令人感到不踏實、不舒服,電影在節奏上一二三四像操兵般單調完事,沒有長嗟短嘆的分寸,有點溫吞,所缺的結構與形式之美,以關錦鵬導演的能耐,本應是可以做到的,可幸的是電影把持著充分的文藝質量,然電影最令人難忘的,卻不在戲的結構內部,而是淡淡的一幅字幕,概意說上海這座城市不會變老,因為永遠會有青春的人活在其中,暗暗說,我們的城市不悲情,悲情的,是頃刻變老的人們,原來,我們都在為我們的城市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