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一輪有關中大新書院的辯論

有理無理鬧一餐中大頭

文:袁效仁

中文大學校董會四月下旬通過成立新書院的建議,引起爭議,現續有餘波,袁效仁收到風,謂一批以中大校友為骨幹的關注大學發展小組,繼日前刊登聯署廣告呼籲校友及公眾關注事件後,今日又再發功,聯同中大學生會舉行記者會。光看採訪通知書上用的字眼,例如指責校方行政上黑箱作業、行政失當等,總之有理無理鬧一餐,總而言之,是質疑新書院成立的理據。

凡事質疑變成真理

袁效仁與質疑派中大校友接觸,了解他們的看法。質疑派其中一個關注點,是校方並未闡明新書院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確立教育理念對培訓下一代十分重要,新一代要具批判精神,敢於抗衡不公義,有向當權派挑戰的素質,要是沒有這些信念,大學只會淪為製造下一代沒有靈魂的工廠。由於未聞新書院的教育理念,質疑派憂慮新書院會成為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的翻版,恐怕會受捐款人的支配,影響書院的教育理念,聽落質疑就是真理。

反對活動陸續有來

質疑派又認為,在適齡人口持續下降的勢頭下,若大學維持目前百分之十七的收生比率不變,那麼,到了二○一二年大學推行四年制後,中大收取的本科生人數,應由目前的三千人,下調至二千七百人;二○一五年更降至二千四百人,而並非校方所說的額外增加三千人。更重要的‧他們認為中大增收學生的做法類似「偷步」行為,可能引起其他大學仿效,在大學收生上帶來新一輪的惡性競爭。

質疑派的想法,明顯跟中大的想法有一段很大的距離。熟悉新書院籌備工作的中大校友話,新書院的教育理念,應由擔任新書院的院長去設計,不能早早預設立場,但就可以商量。同樣地,新書院的規模人數、籌款事宜、住宿安排等,也是有商量餘地,現時還未敲訂具體細節。

袁效仁側聞,質疑中大籌建新書院的行動陸續有來,聞說遠居美加的中大校友正醞釀透過司法覆核程序,推翻校方籌建新書院的決定,是否成事拭目以待。不過,這樣玩下去,相信中大高層都幾頭痕。

星島日報 2006-05-16

---------------------------------------------------------------------------------------------
中大辦新書院

文:辛翠時

五月十六日《星島》大學版專欄作者袁效仁的大作《有理無理鬧一餐中大頭痕》,讀之令人不無感慨。

一些中大校友以私人身分反對中大籌辦新書院,辛翠時不能理解。建立新書院,對各方面的影響如何?

1. 對現有四所書院(崇基、新亞、逸夫、聯合,以英文字母序)方面,現在的學生人數已經很多,約每所二千五百人,到了二○一二年,回復四年學制,中七、中六生同時入學,中大很可能增收三千人,四所書院實在不勝負荷,增加新書院,不削減原來四書院的資源,對四書院更加有利。何況中大當局與四書院已達成共識,到時四書院可完全自願性地增加或減少學生數目(以現在的二千五百名為調整基數),主動權在四書院手中。故此建立新書院對現有四書院有利無害。

二、學生方面,高中生申請入讀中大,素來踴躍,一些反對派校友認為中大到了二0一二年可減收學生,實在違反家長和中學生的意願,張文光校友便期期以為不可。即是說,中大不建立新書院,而以減收學生的方法應付四年學制的話,不合乎全港家長學生的利益。

三、對今天仍然在校,以至到了二○一二年才畢業的大學本科生而言,中大建立新書院對他們的學業全無影響。不建新書院,令四書院的二○一○年和二○一一年入學新生覺得書院太擠逼,影響學業和住宿生活的話,今天甚麼都不做的中大高層,到時將備受責難。

四、新書院對已畢業校友的影響:西方

的說法是校友以母校為傲,母校以校友的成就為榮。如母校屢出醜聞,教學不當,研究成就掛蛋,入學學生成績低下,畢業生的最高成就限於銀行分行領班、中學校長、編輯校對的話,這所大學的校友不會以母校為傲,母校的聲譽也會江河日下。建立校譽的第一條件是師資好、學生優秀、資源不缺,中文大學過往四十年來基本是做到了這一點,故此才能快速地成為亞洲著名大學,以後希望向世界名校之林進發。以後中大能繼續吸收優秀學生,令學生的潛能得以開發,畢業後在文化、學術、商界、科研各方各方面闖出名堂,是建設中大很重要的一環。

一些反對建新書院的中大校友,已經是退休人士,一把年紀了,或應理解到為了新一代學生,為了將來的發展,中文大學既不能放棄傳統的書院制,但書院又不能變成龐然巨物,那麼建立新書院是一個很實質、實際的可能性。退休校友過去是受過小書院好處的(他們畢業時,新亞、崇基、聯合三書院的學生人數各自只有六、七百人),今天卻站出來指責中大籌建新書院(其中包括小書院、三百至六百人)辛翠時不敢苟同。

中大籌建新書院,對校友全無壞影響,牛津、劍橋八百年來不時建立新書院,不聞牛、劍校友反對,亦從不對牛、劍聲譽構成損害。未來,中大學生、校友們應該向前看,支持籌建新書院。

20/5/06
22/5/06 《
星島日報》

-------------------------------------------------------------------------------
大開眼界 –讀辛翠時〈中大辦新書院〉一文有感

文:周錫輝

自4月底四十位中大校友在報章刊出聯署廣告,校友關注組和中大學生在5月中召開聯合記者會,中大新書院事件漸漸引起關注。許多中大人如夢初醒,原來中大的書院制到2012年有如此重大的改變,規模不一、待遇有別,我們還沒弄清楚,諮詢期已經過去,面對這種情況,要求中大管理層提供資料,讓中大師生、教職員,以至校友和社會人士參與討論,正是合情合理之舉,我看不到有任何反對的理由。

可是,有人不高興了,他就是被稱為「中大護法」的香樹輝。

香樹輝以「辛翠時」為筆名,在5月20日及22日在星島日報發表了〈中大辦新書院〉一文的上下篇,其中幾句特別刺眼,看得我觸目驚心,原文照錄如下:「校友以母校為傲,母校以校友的成就為榮。如母校屢出醜聞,教學不當,研究成就掛蛋,入學學生成績低下,畢業生的最高成就限於銀行分行領班、中學校長、編輯校對的話,這所大學的校友不會以母校為傲,母校的聲譽也會江河日下。」啊!原來在香樹輝的心中,大學的聲譽有一條計算公式,公式建基於畢業生的職業和社會地位,那些銀行分行領班、中學校長、編輯校對的泛泛之輩,自然不會令母校戴上光環,甚而會影響大學的形象和校友的觀感,潛台詞是:你們這些大學的「負資產」還好意思批評大學施政?毋怪乎大學宣傳總强調我們的畢業生冠絕同儕,最高一位月薪七萬,投資銀行爭相聘用云云。香樹輝是中大校董,我不知道他的意見在大學高層裏得到多少認同,但願那只是他個人的一己之見,否則,時刻說不忘社會承擔、中國文化價值的中大如何自圓其說。

香護法又提及「一些反對建新書院的中大校友,已經是退休人士,一把年紀了」

未知道退休、一把年紀和新書院的討論有何關係?說到一把年紀,香樹輝應該比我還年長一點點;中大校友評議會主席殷巧兒女士不也是退休人士?可見,一把年紀和已經退休不成問題,真正引起香樹輝不滿的是:這批事業無成的退休校友竟然不跟中大管理層站在同一陣線,給中大添煩添亂。香樹輝寫專欄多年,旁敲側擊、烘托渲染的手法果有一手。

文章一開始,已把事件定性為「一些中大校友以私人身分反對中大建新書院」,一些是少數人的代名詞,暗示這些人並非主流,沒有什麼代表性,私人身分是指關注組的見解只屬個人意見。就新書院事件,作為校友代表的評議會從來未作全面諮詢,何來主流意見?回看聯署廣告,四十位校友來自不同院校,畢業年份跨越中大四個十年,更有些旅居海外,不能說毫無代表性,簡單地把他們歸納為找麻煩的少數人,扭曲其動機,抹黑其形象,企圖把不同的聲音壓下去,這種霸道的手法,不能解決問題之餘,更非中大之福。作為中大的首席護法,香樹輝是否該好好的檢討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