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曾鈺成:弱勢社群 也需要政治公關

明報 19/6/06

香港很多大規模公私營企業,都十分重視公關工作,或者可叫做「政治包裝」或「政治化妝」。他們不但在企業設有專職處理公共關係的高級行政人員,而且不時會僱用專業公關公司的服務,為企業塑造良好公眾形象,或者更重要的,為企業要採取的某些有爭議的行為做化妝、包裝,把它美化至人們願意接受,令企業的目標可以成功達到。

專業有價,公關公司提供服務的收費,自不是基層市民甚至中小企業負擔得起。弱勢社群利益團體向公眾表達他們的訴求時,不會有專業公關為他們化妝、包裝。他們的抗爭行動,往往不能有效地令公眾理解他們的訴求,所以不但爭取不到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反而加深人們的誤解和反感。他們有的採取愈來愈激烈的手法,既是出於在不斷受挫中積累下來的無奈和怨憤,亦是由於覺得除了夠「出位」之外,便沒法博得公眾注意。於是抗爭陷入惡性循環﹕行動愈來愈激烈,社會愈來愈對立。

弱勢社群利益團體的抗爭行動,很多時都有政治團體參與,甚至靠政治團體來策劃、組織。正如大財團和公營機構是公關公司的主要顧客,弱勢社群利益團體便成為政治團體的主要「顧客」。政治團體當然不是要向這些沒有財力的「顧客」收取服務費,但也未必是純粹出於正義感而「拔刀相助」。人們從傳媒看到各式各類大大小小的請願、遊行、示威、抗議,爭取的不論是工人、販商、長者、婦女或者公屋住戶的權益,展示的口號旗幟總會帶某些政治團體的標誌,領頭的行列總有幾張人們熟悉的臉孔。這些活動,既為弱勢社群求公道,也為政治團體作宣傳。

還有,通過抗爭行動,政治團體便跟利益團體裏的核心人物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到政治團體要組織大規模的群眾行動時,這些利益團體便成為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近年幾次由「泛民主派(相關新聞 - 網站)」發動的大遊行,都有多股力量積極參與,包括爭取子女居港權的組織、長者權益組織以及「同志」組織等,儘管他們各自可能帶不同的訴求去參加遊行,但已起了壯大遊行隊伍的效果。

大規模的社會行動有時可以推動社會變革,甚至可以推翻一個政府。不過這畢竟是在很特殊的條件下才會發生,並不是常態政治現象。在正常的環境下,要解決公共政策缺失或者社會不公平現狀所造成的矛盾,還是要通過各方溝通對話、理性探討、凝聚共識。這裏除了政府要有掌握社情民意的機制之外,還需要有人協助弱勢社群有效地向公眾表達他們的信息,讓社會各方面準確地了解他門的處境和訴求,給予適當的支持。有的志願機構在這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但應做而未做的還有很多。

公關公司替光顧他們的大機構塑造企業形象,不是也會強調企業的公民責任嗎﹖業績顯赫的公關公司,是否也願意一盡公民責任,義務為一些弱勢社群做好政治化妝,讓他們的訴求贏得廣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