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給他們一個中文課程,給他們一個出路 (一)

能夠這麼早就起來出席這研討會的,想必關心本地非華語學童的出路。

一個長期關注本地少數放裔的NGO融樂會在今天,二零零六年六月二十四日,早上九點半至下午一點,在銅鑼灣教協舉辦了「如何發展及制定一套適合本港非華語學童的中文課程研討會」。來聽研討會的絕大多數是校長、老師、社工;而我就因為當融樂會的義工而出席的。

每年有四百至六百位非華語 (NCS) 學童入讀小一和中一,保守估計每年有八千人在學。他們在學習上面對很多困難,其中一個就是語言學習。他們想學中文,也深知中文的重要性,無論在學習、就業和日常生活,然而力有不逮。現時為本地一般學童的中小學中文課程,對他們來說是艱深的。與會人士要求教統局制訂一個為他們而設的課程。

在本地就讀中小學的巴基斯坦人Sam向大家說,讀不來中文,令到不少少數族裔學童日後的工作也只是青年大使 (YA)、活動助理 (PA)、建築工人和保安。專業人士?他們難以勝任。

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出聯合國社會經濟文化條約要求香港政府正視非華語學童中文學習。而兒童權利公約也要求公約地區要提供學童全人發展。可惜,活於一個以中文為主的香港社會,不掌握本地語言,令到他們不能正常獲得資訊,缺乏平等機會參考社會,和尋找工作時四處受制肘。很多時候他們最終走父母的老路。

王惠芬又引述教統局就此事的回應:不應低估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能力。她則說:也不應低估他們的挑戰。

她為少數族裔服務多年,期間不斷拜訪老師,了解老師為NCS學童度身訂造的校本課程。她說有一位老師花了五個暑假,每天埋首於電腦前製作教材。之後在教授的過程中,他自問其實自己的努力對學生有沒有用呢?缺乏統一課程,他感覺到自己是個獨行者。顯然,沒有一個統籌者,老師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期間的迷惘,不足為外人道。

接著,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 (百老匯) 校長陳鉅培博士分享該校在發展中文課程的挑戰與成效。幸好,他不諱言自稱賣花者,稱讚學校的校本課程如何使學生在中文學習上進步!

課程介紹我就不在這裡列出,要列出的是課程要克服的挑戰。主要的包括以下幾點:
1.學生在未入該校前的中文語力
2.為中文課程定位──即要帶領學生去到那兒
3.老師的能力和態度
4.家長的態度──讀中文還是不讀的兩難
5.尋求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校的調查發現,學生雖然喜歡學習中文,但只停留於課室這環境 (講者有意無意指出是因為他們的課程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意慾) ,但問及他們會否參與中文會考,大多數的回應也是不願意。主流課程的確不符合他們的實際處境。

上文不斷重覆現時的中文課程不適合非華語學童,從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校長羽智雲的簡報 (www.islam.org.hk/yy/NCS_chi.ppt),可以得知詳細原因:
1.非學生之母語;母語未入學前已掌握
2.不公平,起步遲
3.程度太艱深;NCS自小學起,未受正規課程教授
4.缺乏家庭支援,家中成員不講/不懂中文,不會接觸中文傳媒、報紙、電台/電視
5.缺乏文化背景,對中國一般文化不認識
6.程度參差:現行小學程度已掌握2,500-3,000字,已可應付日常需要。中一學生能認的字不足100字。漢字包括形音義,非華語學生慣用字母及拼音學習文字,學習方法完全不同。

他並指出,除了參考GCSE的中文課程外,NCS學童還可考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等,但該些考試都以普通話應考,無疑加重學生學習負擔,而且不太符合本地實際環境。最後,校長還是要求一個中文為第二語言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的課程。

在簡介中,他引自政府數據,指出有二十一個會考科目只有少於五百人應考,而最少的更只有四十八人,該科為陶瓷。這正正反駁教統局的藉口:因為應考人數少要不發展NCS中文課程。

之後是非華語學童家長Sithi Hawwa的分享。我不記得她的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也在小學階段讀英文和法文,但我記得她說他的小孩在學業和課外活動也有出色表現,獨獨就因為中文跟不上而難以跟一般學童競爭。在分享中,她講出了一個令我驚訝的事實,原來在1864年當時的殖民政府已經留意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問題……我相信,到現在,特區政府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留意這問題。否則,這個研討會就不會出現。

[跟著是十分鐘小休,而我也在此小休。下一篇文會記下學者的看法,立法會議員楊森和劉慧卿的回應,和教統局官員重申其立場,只推行校本課程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