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婉雯:「切合實際」的語文課程的迷思

明報      
2006-07-04
語文‧文化

一項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負責的調查發現,本港大學生只能掌握85%的常用詞彙,水平比內地與台灣學生為低。有大學生表示,上了大學後,中文退步了,並指大學提供的中文課程「不切實際」。怎樣才是「切合實際」的中文,以至語文課程?是否有「切合實際」的語文課程,學生的語文水平就會提高?

剛過去的學期,我在大學任教中國文化科。該科的其中一個單元是「語言與文化」。在堂上,我與一年級的同學討論一個問題:

「語文水平低落,是一個問題嗎?」

我所任教的5班(約共40人)同學當中,有少數人認為「語文水平低落不是問題」,理由是「某些以技術為主的行業並不需要高水平的語文能力」。佔大部分同學(約七成)認為「語文水平低落是一個問題」,理由是「語文水平低落很難找到工作,也損害了香港經貿發展,失去做生意的機會」。只有少數同學把「語言」與「文化」拉上關係;其中一名學生的答案叫我有較深的印象,她表示,語文水平低落,「橫向不能推廣文化,縱向不能累積文化」。這位同學是來自國內的。

這個結果非常符合香港整體社會對語文的看法。觀乎港府鼓勵市民學習語文(英文)的廣告,都是以「求職」、「工作上的發展」為主要理由。因此,在大學生心目中,語文的作用就是「找工作」,「滿足僱主的需要」,「促進經濟發展」。

於是我問同學:

「假如你生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不工作也不愁生計。你是否認為自己可以不識字,或者只識很少字呢?」

同學開始思考,然後說:

「那也不可以,連報紙都看不懂,什麼資訊都接收不到,生活會很沉悶。」

我再問他們:

「賭波規範化與賭波合法化;撲殺家禽與屠殺家禽,為什麼前者會令人覺得心安理得一些?實際上,兩者到底有何分別?」

同學初則沉默,繼而交頭接耳;他們一時間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沉悶」,就是一種精神狀態;也就是說,語言的作用,絕不止於用來「求職」,「工作」,更是精神食糧。「規範化」與「合法化」,「撲殺」與「屠殺」,更是意識形態的分別。我們能說「求職」才是語文的「實際用途」,精神食糧與意識形態的表現就不是嗎?

語文,如同個人修養,是一種恒常的狀態。假設有人想增進自己的修養,他可以去參加「餐桌禮儀班」,學懂刀叉的用法、坐姿、喝餐酒的知識等「實際技巧」。可是,如果遇上突發情况,例如侍應不小心把整杯酒倒在自己身上,又或者打開餐牌才發現自己看不懂上面的文字,那該怎辦?這恐怕不是一兩個課程能教授的,而是關乎當事人本身的個性與修養。同樣地,坊間有大量教授應用文等「實際用途」的參考書,一個具中學程度的市民,大概也能看明白。然而,當他求職時,他能聽懂某些提問的弦外之音嗎?看不同的報紙,他能分辨哪幾份的描述較誇張,或是隱含了某種立場?參與討論時,他能「辭可達意」嗎?

這些都是平日在「不切實際」的閱讀與寫作中鍛煉出來的功夫,也是一個社會公民的必要條件。我懷疑,要求語文課程「切合實際」,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對「切合實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竟是一種迷思,妨礙了語文水平的提升。

最後,我問同學:「你知道為什麼倉頡造字之後,鬼神要哭泣嗎?」

有同學說:「因為鬼神再不能矇騙人類,世界的秘密從此打開了。」

我們的年輕人是相當聰明的,只視乎成年人向他灌輸一套怎麼樣的價值觀。

作者為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系語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