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英中聯會要求自決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問題繼續掀起教育界激辯,有參與檢討教學語言工作的小組成員透露,最多會有二十所邊緣學校受影響。英文中學聯會代表直斥諮詢文件,要求學校若收不足八成半可用英語學習的學生,便要轉車,是逼英中落車,亦令英中無法結龍,是犧牲大部分學生的利益,聯會堅持校本自決教學語言。

    教統會上周公布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昨日《城市論壇》以此為討論主題,支持母語教學及支持英語教學兩派陣營正面交鋒。工作小組成員張國華堅持,容許英語不符水平的學生入讀英中,既學不好英文,亦學不到學科知識,「我們是否願意付出這個代價?」

    英中結龍有危機

    張國華說,除非不設轉車機制,否則任何分界點,都會有百分二至三學校受影響,「第一組別學校不會轉(車),第三組別學校不會發夢上車,餘下一堆第二組別學校,影響不會太多,最多只有二十所(英轉中或中轉英邊緣學校)。」

    他補充,由於在派位機制下將自行收生比例由兩成增至三成,加上家長可以選擇兩所中學,故此最終「轉車」學校數目難以預計。

    中文中學聯會執委何奇韜同意,語文要從小浸淫,目前大部分小學採用中文授課,很難相信初中學生可以掌握英語授課,他強調「母語教學只是返回主流,不是落車。」

    論壇上唯一英中代表、英文中學聯會外務秘書陳璐茜反駁:「全港只有一百一十二所英中,只影響二十所中學,比例已很大。」她續稱,按諮詢文件建議,學校不足八成半學生符合水平,就要轉車,等同殺龍,「小學總有人考第尾,就算小學只有一班,都有危機,(諮詢文件的建議)英中無法結龍。」

    達標要求太苛刻

    陳璐茜批評,收緊對英中的要求,是要逼英中落車,她直斥八成半的要求太苛刻,「若果情況是百分之八十四對百分之十六,我始終不明為何要犧牲大部分學生的利益?」她堅持校本自決影響較全校落車少。

    工作小組成員陳黃麗娟指,在新派位機制下,家長選擇權增加,相信中中轉英中,或英中轉中中的學校不多,「中中有條件轉車,即是收到好學生,證明家長選校並非只考慮教學語言,相信家長會理智選校。」

記者李潔兒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