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英文,孰重孰輕?馬來西亞華人起爭議

中文和英文,孰重孰輕?這個問題一直在各個層面糾纏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近日,一所規模最大的華文中學決定在下個月新學年開始,在特優班採用“英文課本,華語教學”,教授數學科,而引發一場激辯。這是大勢所趨?還是新版洋務運動?華文教育在大馬有沒有未來?

曾幾何時,馬來西亞的華人和馬來人皆相互挺胸堅持本身的母語教育。當時兩大族群還引發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馬來人執政精英堅持馬來文至上,主張同化政策,認為單一語文才可團結所有公民,但大多數華人不苟同,堅持中文教育,保持華人特徵。

但如今,馬來人執政精英改弦換張,主張注重英語教學。去年,馬來西亞政府已經開始逐步落實英化政策,將數學和科學改為英語教學。

華文小學也受到影響。華文小學被迫採納所謂的2-4-3方案,既是學生每周需多上兩節英文課、四節英文數學和三節英文科學。

馬來西亞許多華團,以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和華校教師會總會(董教總)為主,強烈反對英化政策,認為以英語教授數理科無助於提高英文水平。董教總也擔心,華文小學接受2-4-3方案後,華小最終可能變成英文學校,只剩一科中文以華語為媒介語。

反對者主張,政府應該九節都教授英文,數理科仍舊以華文教學,即可提升英文程度,學生也可使用母語學習數理科,兩全其美。

但形勢比人強,馬來人執政精英實權在握,董教總反對不果。

豈知,一年後的今天,英文化的壓力不是來自外在,而是華人社群本身。一所國內規模最大的華文中學--新山寬柔中學主動採用,“英文課本,華語教學”,教授數學科。

在馬來西亞,華文小學受政府管制,但私人獨立華文中學校政卻是獨立自主。

新山寬柔中學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南部柔佛州新山,與新加坡為鄰。

每天清晨,成千的馬來西亞華人學生越過新柔長堤,到新加坡求學,接受以英文為主的教育。這現象或許可以說明,儘管馬來西亞許多華團主張華文教育,但還是有許多華人家長不以為然,比較注重英文。

新山寬柔中學面對的不只是來自國內馬來文學校的競爭,也與新加坡學校競爭。這是該中學改用新加坡英文數學課本所給與的原因之一。此外,新山寬柔中學董事部認為,改用英文數學課本可以加強學生未來在職場及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有別於單一語言國家,馬來西亞在不同的領域使用不同語言。其官方語言是馬來文,工商界主流用語是英文,華文只有在一些華人中小型企業才有市場,而方言如廣東話則屬於家庭用語。多數華人皆可半掌握多種語文,但精通各語言的不多。

隨著中國經濟起飛,中文價值日高,但在馬來西亞,英文商業價值還是高過華文。這或許是主張母語教育者最大的隱憂。他們擔心,新山寬柔中學率先採用英文數學課本將帶來骨牌效應,其他華文學校將會跟風,屆時華人將會被洋化。

此外,他們也認為,寬柔中學採用新措施教學,有銜接“2-4-3”方案之嫌,加速華文小學變質。

其實,馬來西亞華人向來對教育媒介語意見分歧。一部分華人會滿足於平等的教育機會,什麼源流學校對他們來說不重要。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所創辦的英文源流學院和大學就可滿足他們。

另一些華人卻要求完整的母語教育體系,既是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以中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這群人以董教總為首。

或許更大群的華人就卡在這兩群華人的中間,既希望接受母語教育,也希望掌握英文和馬來文。

多年來,華人與馬來人就教學媒介語問題抗爭不斷;但華人內部,這三大群華人也僵持不下,爭議不斷︰中文和英文,孰重孰輕?這就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問題所產生的特殊政治。

江雨航 
亞洲時報在線報導(23/1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