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採訪力奇後記

採訪完力奇珠寶的示威, 有很多事想跟進, 而想了很多涉及中港勞工運動的問題, 但因為已預定好元陽的旅行, 所以只是在臨行前把報導發給一些大陸的人權組織和知識份子, 趕不及把它翻成英文發到歐美的社運團體. 到現在才有時間整理思路.

採訪當天, 其中一個很強的感覺是, 這次示威的組織方法、訴求都跟以前涉及大陸工業意外賠償的差不多, 感到納悶.... 十年前致麗玩具廠火災, 香港的勞工團體一方面在大陸組織工人, 另一方面在香港的國際玩具展搞行動, 向老闆追討, 在歐洲與當地工會聯合, 要求現具品牌Chicco賠償, 並監察它們在大陸的生產. 最後Chicco作出了相應的賠償(但具我記得/聽聞, 錢沒有分到工人手上, 好像說資料不全, 所以捐到大陸殘病基金).

致麗的行動在某程度仍算成功, Chicco最終作出賠償, 而有品牌的商品在承包生產時, 會比較重視生產安全和工人的工作條件. 可是, 在力奇一事, 生產商是在內地起家, 靠香港註冊進行國際化, 開拓市場 (這些企業會因更緊密經濟關係而越來越多) . 所以我們面對的不是某一個品牌的承包商, 而是一家國際性的大企業, 而它是從大陸土生土長出來的企業, 完全缺乏西方資本主義的倫理規範.

舊有的行動模式, 對這些企業毫無損傷, 它的生產在大陸, 工人在大陸, 市場在在某一個特定的地方, 而是全世界”, 它根本不介意團體在香港鬧事”. 勞工團體亦不能透過歐美的工會來施加壓力, 因為它的市場分散而流動. 所以力奇的老闆才那麼惡, 真的, 他比以往的小型的生產承包商惡很多無論你怎樣罵, 都不會對他造成實質的損失, 他還受到法律的保護”, 大陸的法律使他不用為工傷負責, 香港法律使他不免於受道德的讉責(可以理直氣壯地告別人誹謗).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們需要更多實質性, 跨領域的策略性連結, 而不是嘉連華會式的反全球化行動.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