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共同參與,尊重知識 ﹣﹣ 關於維基/百科的另一些觀點

作者按:這編文章在2/9/2006的《明報》副刊刋出, 因為明報版面只容下3500 字 ,所以作了改動,這裡把原文(4300字)刋出 (經《明報》同意)。 此外,我發覺這個網上版本因為有很多hyperlinks,與報紙有很不同的效果,特別是在討論維基百科
===============

共同參與,尊重知識 --- 關於維基/百科的另一些觀點

文/麥海珊

2006中文維基年會,剛於8月26日和27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維基百科的創辦人和維基媒體基金理事長吉米.威爾,在演說中除了簡略介紹維基的發展、運作和財政狀況,還加入了一個名為「數碼公共空間」的論壇,參與講者包括陸恭蕙單仲偕莫乃光。也許因為講者的背景,討論的方向都集中在中國禁止維基百科著陸,和言論/資訊流通自由等問題, 而這也是大部分大衆傳媒報道的角度。

可是,談維基/百科 (「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 還有幾個非常重要的題目,必須細心回應。1) 維基百科的運作和財務安排,與香港式的「營運」邏輯背道而馳,人家是怎樣「成功」的?2)維基並不只是維基百科,它其實是一個免費的應用平台,一個發展潛能無限的「骨架」;3)重視發展作者/用家雙向的互動平台, 好讓我們共同建構一個不一樣的「公共空間」。

拼棄市場為本(market-driven) 的想法/做法可以嗎?

地道香港話,「唔賺錢,點搵食呀!?」其實,不一定。 很多人(包括大衆傳媒)多以維基百科創辦人的身份來介紹吉米.威爾,但其實他也是維基媒體基金的理事長,這個身份是同等重要的。**維基媒體基金的其他項目,最近也開始有一些商業性計劃,但維基百科就一定不受理廣告等生意。維基媒體基金是非謀利團體,就算有利潤,也會放到理事會處理,不同於商業機構的「利潤」概念 ﹣﹣ 公司所有運作的目的就是「最大利潤」。

於我,維基的成功,不只是維基百科這一個項目造就的奇蹟,而是它賴以生存的方法。

維基百科現在的規模,龐大複雜,自2001年開始到現在已有超過500萬個條目,有229種語言, 2800萬用戶,網路伺服器分佈在美國、荷蘭和南韓,但是,卻沒有「單一」的老闆, 沒有誰「擁有」維基百科,沒有廣告,沒有「生意」,完全是靠捐獻來生存,這與香港式的「營運」 邏輯大相庭徑。更有趣的是, 維基百科甚至沒有主要捐款人,大部分的財政來源是幾十至幾百元(美金)的個人捐款。 可以說,大家是共同擁有維基百科,而這個共同擁有的概念,是共同創造(人人也可以寫/編條目),共同支持(捐獻),和共同享用(免費的知識)的。 我並不希望把維基百科過分浪漫化( 簡化),在運作/創作上,它還有很多問題,如在中文維基年會的其中一個演說中,一位與會者問那些「資深維基人」,是基於什麼條件,決定什麼可以被放在wikicommons,他們都講得不清楚,這也顯示,很多問題,還沒有足夠的討論。

但是, 因為維基是一個容許討論/轉變的平台 ,這個「共同」的浪漫想像,也就並不是空想;加上現在維基百科的發展不就示範了這個實踐嗎?所以,請容許我相信這個浪漫想像 ,和努力把它實踐出來。

這個共同「擁有」,並不是香港最推崇的上市概念 ﹣﹣有錢就去投資,做大集團股東,年中年尾等派息和計算回報率,名義上就像是擁有這間公司了。如果,大家還沒有忘記90年代中尾的網站熱潮和爆破,和那以虛空市場為本的荒謬,我們必須從那裡再思考,我們需要怎樣的互聯網?互聯網還有哪些(不只是商業)可能性?香港文化/生活需要什麼呢(如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與互聯網混為一體)?

我們(香港)需要的,不只是維基百科的知識,而是有能耐和智慧,去做一些如維基百科的非商業項目,卻能得到足夠的財政支持。但這要「成功」,不只是在於項目推行者的策略 ,也在於香港人能不能有更強的參與性和自發性,而參與,不指是捐錢,因為維基百科的成功,是人民共同參與創作的結果。 而這個,不是結局,是一個永遠的演變發展。

是的, 參與性和自發性。為此,我們要有夢想、有膽量、要開放,而最重要的,是香港人得拼棄市場主導的思想為「唯一」生存的方法,因為,這建構了香港,但也,害死了香港。

維基,不只是維基百科

維基,並不只是維基百科,還有好一些姊妹項目 ﹣﹣wikitionary, wikinews, wikispecies 等等, 剛剛還推出了Wikiversity beta版,一個開放的教學資料共享/討論的平台 , 與google scholar不同,這不只是資料庫,上載的教學資料還可以讓學生/其她/他老師一起討論,這與一些老師為課程開個blog的做法接近,但因為靠近維基字典和維基百科之便,就有更多可能性。此外,也有一些公司/個人只用了維基這個應用平台,做的項目與維基媒體基金的完全無關(參考dokuwikipmwiki socialtext )。

維基,其實是一個開放源碼 (open source)的免費應用平台(香港人一定覺得他/她們是傻的, 不單放棄 「獨市生意」 ,還把源碼也開放給人運用改動……),是發展潛能無限的電腦程式技術應用。 而維基百科,是在維基這個應用平台上創做的百科全書。 我這樣的把維基維基百科驅分開來,並非指科技與在其上建立的內容要分開來分析,這正好相反,我們必須細心地認識,這些電腦技術與其支援項目(內容)的關係。

例如,傳統的資料庫,多以數碼圖書館(digital library) 的形式出現,是單向式的作者與用家的關係 ﹣﹣ 作者把資料保存/存放在系統裡,用家透過搜索器得到所需資料。 系統是封密式的,用家和資料原創者/擁有者,沒在參與製作的權利,甚至不能夠給予意見。 而電腦技術和應用軟件,又往往被理解成支援的配角,是中性的,不會左右資料的內容。

而這個「我講你聽」、 「你放在這裡我來尋找」的單向關係 ,當中也涵生了關於權力的問題 ﹣﹣ 誰人代表了誰去編寫誰的資料? 在這些傳統的資料庫,這必然是一個核心問題,或者應該說,是項目策劃人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所以,問題應該是, 資料創作者,可以自己上載資料嗎?

此外,傳統的資料庫,也傾向於較為死板的分類方法,或接近主流知識系統的分類方法和格式。我們必須明白,資料分類方法,不只是一個技術上的分類,它還影響(限制)著我們的思考方法。舉個例子,資訊管理,通常只是被放在電腦科技、商學科和教育科技之下,實在限制了那些知識可以被理解/運用的範疇和路徑,為什麼資訊管理沒有被編列在藝術範疇下(被理解)呢?那些數據式藝術作品 (data-based art projects)可以怎樣被編列(被理解/分享/學習)哩?!

所以,問題應該是, 資料創作者,作為對這些資料最了解的人,可以在原有的分類法中創造新的類別嗎?

新的分類,不應只是搜尋資料的「技術方法」,而是找緊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去理解共享的知識。舉個例子,利東街已經十室九空,裕民坊「重建」也討論得很熱烈,若果把資料(任何人也可以)上載到一個資料庫,分類「項目」可以是:地方名 ﹣﹣「灣仔」/「官塘」(現在叫觀塘)、「城市設計」、「社區歷史」、「社區重建」、「民間行動」,也可以加入這樣的分類 ﹣﹣「」、「小時候的家」、「最愛的街角」、「空間回憶」等等。

想像一下,如果如果重建街坊都把自己的「最愛的街角」放到一知免費的平台上,我們一口氣讀/看/聽不同香港人的最愛的街角,還存在的、已消逝的、快樂的、悲痛的、感觸的,是一個那麼珍貴的人與人的經驗分享、歷史資料重溫與保留、城市景觀呈現、藝術創作、對社區政策的回應!一條資料,是應該可以這樣被多向導的理解/聯想 。

中文維基百科的題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副題是「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就正正是這麼一回事, 每一個人,也可以編寫、編輯百科全書的內容,而這個,是因為維基這個應用平台容許這麼樣的可能性,才可以成事的。所以,技術形式一定不是中性的,它也許並沒有直接的決定內容,但它「怎樣」被運用,就是「內容本身」。

Web 2.0

Tim O'Reilly 和其下的O'Reilly Media -- 一間媒體公司,專門做有關互聯網發展和電腦技術的研究和出版,在2004提出了Web 2.0的講法,沽勿論到現在有多口號式和被濫用,我還是覺得很重要。Web 2.0,泛指在2002年後出現的和90年代的dot com boom 很不一樣的電腦系統和軟件開發的方向。維基百科,在維基這個支援平台上創做的,就是Web 2.0的典型例子。

Web 2.0強調因應電腦技術的可能性,產生/創造人和電腦的互動關係的新方向:

1) 用家就是作者, 她/他們的參與性很高,不同於單向的資料庫和搜尋器運用。
2)網站應用平台的設計,重視社會連結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以售賣式/宣傳公司網頁的市場商業性考慮作主導(雖然,創建的技術可能成為大生意, 2003 年Google就從 Pyra Labs 買了blogger.com, Yahoo 在2005年買下Flickr)。
3)與上面兩項有關, 應用程式, 必須較為容易運用,好讓不太懂電腦的人也可以參與其中 。在設計上,通常在瀏覽器中的同一版面和幾頁之間,就可以同時讀/看/聽資料、支援上載/編寫/編輯資料的供能,wordpress(一個很受歡迎的blog應用程式),就是這麼一個美妙的平台;當然,維基也是。
4)著重電腦技術應用可以做到的「可能性」,而不再只是評估網站的「供能性」。 這一點看似抽像,但只要帶出幾個主要網站作比較,就很容易明白。yahoo的「供能 」,也是它的「價值」,是作為一個搜尋器和資訊中心,他們用大量的資源去找尋和支持龐大資訊數據;反之,youtube 去年開始的時候 (巴士阿叔事件曝光網站) ,只有技術框架,沒有預先設定的「內容」,用戶怎麼用,提供什麼內容和分類(tags),就是它的「 可能性」,也就是它的「價值 」。

共同參與,尊重知識

葉蔭聰在昨日(28/8)《明報》論壇寫得很好,很同意他寫的,若只是把維基百科理解成另一個免費搜尋器和資料庫,那實在抹殺了它最重要的意義 ﹣﹣共同參與,尊重知識。香港人太習慣在互聯網上「拿」,什麼也隨隨便便的,其實,就算是免費的開放源碼 (open source) 技術,也有牌照(license),不是順手拿來就用的;而挪用維基百科的資料,也應該清楚列出出處。我說這些,不是要打個金光閃閃的似是而非的尊重版權的招牌,那牽涉很多其他討論,在這裡不詳究(我是相信共享,反對昂貴的版權專利);在文章的結尾,只是想帶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在這個著重用家參與、 容許互動和重視社會關係/連結的互聯網形態中(Web 2.0),們自己可以做什麼呢?除了「拿」免費的,我們可以怎樣參與、貢獻、造就真正的共享?

也許,這是真正走上「知識型社會」(不是「資訊」型社會,我們有太多資訊/消費, 看看我們的雜誌和roadshow,但資訊,不是知識),這個被新舊特首和各局長講到霉霉爛爛的口號,最微小的開始。


相關文章:

阿野:天問

阿野:訪在中文維基年會之前

Chihiro :不報道維基中文年會的香港媒體

馬家輝:起來!維基人

葉蔭聰:維基百科一種公共領域的實踐

信報:「面對面」的維基創辦人jimmy wales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