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加坡的問題(二)

編按:上蒼在《新加坡的問題(一)》論及李光耀及民主,他在這篇繼續評擊,還觸及了新加坡政治中最為敏感的題目:民族及語言政策。編者雖然也不能完全同意文章涉及民族主義的用語,可是,上蒼的辛辣批評,卻很值得一看。

  現在論民族。眾所皆知,新加坡是個華族,也就是漢人主體國家,新加坡各區域的領袖大多是漢人、漢人也佔了新加坡總人口七成以上。但諷刺的是,中華文化在新加坡不是十分昌盛,為甚麼?因為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是個漢奸洋奴,他企圖創造一個新的「新加坡民族」來取代新加坡人各自原本的民族,讓新加坡人集體忘本。在所謂「種族和諧」下採取分而治之的方法,讓自己成為新加坡的始祖;他要讓自己成為新加坡的軒轅神農,成為新加坡的孫中山、華盛頓;其實他只是成為新加坡的毛澤東、陳水扁。

  首先,他從民族主義最淺的華人下手,在滿清兩百多年統治後、祖國中國又淪陷內戰的禍亂中,炎黃子孫的民族意識可謂淪陷自漢武帝大敗匈奴建立皇漢威嚴後數千以來未有的三次低谷之一(前面二次分為蒙元滿清)。他利用這點,以執政權大力打壓華人的民族意識。他的成功,又有賴於兩個重大口號:國際化、種族和諧。

  先論所謂的種族和諧。新加坡有四大種族,分別是漢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人。漢人是主要民族,而之前新加坡發生馬來人無故殺害漢人的種族動亂。政府為了避免種族動亂再現,故極力提倡種族和諧。奇怪的是,在馬來印度歐亞三族身上都被解讀成在互相瞭解的前提下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種族和諧政策,在漢族身上卻莫名其妙的成了必需低調行事而且壓抑自己的民族自豪、民族尊嚴。這種以主體民族民族自虐來維持種族和諧的方法根本就是飲鴆止渴,因人一旦無民族意識,就會喪失愛國意識,主體民族喪失愛國意識國本就會動搖。這可從新加坡移民到外國的在比例上以華人為多,馬來人甚至幾乎沒有對外移民可見。愛國必需以民族自愛自豪為基礎,沒有民族自豪的人也不可能愛國。

  接著,是國際化。李老漢奸以「國際化」為借口,選了英文為新加坡的主體語言,這完全是因為他自己是英校生,中文漢語能力極度有限。他假惺惺的把華英印馬四語都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其實完全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在軍隊使用馬來語的行軍令,在教育界取消華校,所謂的‘雙語教育’是英語不及格會留級母語不及格無所謂。基本上,這是在制造一個極不利中文漢語發展的社會。他創造一個急功近利、以學校成績、畢業後賺錢多少標榜人的成功與否為核心的社會;又在這社會體系讓母語教育成為可有可無。

  他們會駁:馬來人是原居民,行軍令當然應該用馬來語;但我可沒聽說美國用印第安土著的語言來行軍。事實上,至今為止新加坡固然是英語社會,但那是精英層,總比例漢語依然是主體語言。可惜目前的年輕一帶洋化得利害,可能過多兩年英語就真的是新加坡主體語言了。一個國家以主體民族的語言為國語根本就是理所當然,在新加坡,主體民族是漢族,國語也就理所當然應是漢語;否則這就是對主體民族的壓迫。民主政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新加坡是多數服從少數、少數不尊重多數,敢問天理何在?民主何在?這完全是英語教育人士配合馬來人來奴役中華教育人士、華夏志士。

  而事實上,以英語為主體語言和新加坡國際化與否根本無關。以目前的國際強過舉例,日本人幾個英語不貽笑大方的?法國除首都和幾個大城外講英語可沒人理睬。基本上,越是民族的就越國際化,這是目前國際社會環境的特點。一味迎合強國這是沒骨氣的作風。可笑的是新加坡用的是英式而不是美式英語,誰都知道今天美國遠比英國強大;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英國連在歐洲的地位都不及法德意;為了國際化學英語卻學英式而非美式,完全自相矛盾。我們由此看出,這完全是李光耀把自己神化,將自己的標準、觀念強加在新加坡全體身上。所以新加坡政府對英語的重視完全是不可理喻近乎變態的;也就是這樣的政策,讓新加坡變成一個功利主義的文化沙漠。

  我們仔細看看新加坡四大民族的自以為及事實。

  歐亞人,由於新加坡以英語為主流,故一向認同新加坡為家園。事實他們應該算「賓至如歸」;但諷刺的是在新加坡其他民族大多數成員眼中,他們依然是洋人、外人。

  印度人,他們是和華人中的漢奸集團同流合污組成新加坡英語精英勢力,由於印度的殖民史讓他們大多會講英文。他們在新加坡大多依然維持自己在印度的傳統文化和服裝。從某角度看,他們固然是第二少數民族,但卻是新加坡最強勢的民族之一。

  再說馬來人,他們被政府用原居民的光輝以及各種福利(教育免費、國歌和軍令是他們語言等)等麻痹,自認是新加坡的真正主人。事實上,他們是新加坡生活水平最低的一群;原因基本上很簡單,他們都不求上進。新加坡政府對他們的照顧表面上是尊重他們,其實是在讓他們在自以為是中永居下位。但他們在某角度而言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也因此十分充足保存了自己的文化。

  最後談我們華夏民族吧。表面上,華人是新加坡的統治階層和資本階層,是新加坡的主體民族十分風光。但這些其實是假象。因為,新加坡華人要在社會、公司、政治中向上爬,絕大多數以靠犧牲民族意識,把自己洋化或民族虛無化為代價。我們看看新加坡華人中的領袖,大部分不是十足洋化的基督徒,就是自稱信佛但對佛學認識膚淺的人;而華夏本土道教在新加坡基本上是中下階層還有信徒的宗教,而儒家弟子呢?更是寥寥無幾。作為自古以來是華夏主體的儒家禮教弟子寥寥無幾的社會能說是華夏嗎?

  有人說:「新加坡早幾年前不是推廣過儒學嗎?」沒錯,而且最後失敗了。失敗原因在於,新加坡政府是在取消華校,將教育系統完全英語化的同時推廣儒學的。儒家和華夏本就不可分離的,儒學是中華文化的兩大支柱之一、中華文明是儒學的核心。在反華夏的同時推廣儒學,這是自相矛盾,最後當然是失敗收場。新加坡政府當時不檢討自己反華夏的錯,反認為是儒學不合時代;根本是顛倒黑白。

  總而言之,新加坡的政治是完全建立在一個妄自尊大的狂人上,他在打壓異己後創造了一個不亞於滿清的奴性社會,在禮崩樂壞道德淪亡下以經濟繁榮粉飾太平。在今天這個華夏不再的新加坡,人心越來越險惡、家庭問題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野。整個社會已經是瀕臨瓦解,唯一維持新加坡的繁榮的經濟和被嚴重吹大的政府名譽;一個被金錢和謊言維持的和平是最脆弱的。

  今天的新加坡,在硬實力方面的確是富裕繁榮,但弱實力上,新加坡社會崩潰的蹟象已四處可見,新加坡目前完全是奄奄一息、岌岌可危。新加坡唯一的希望,和今天的大陸一樣,就是回歸華夏、恢復漢唐,振興儒學、光大禮教。只有聖人的學說還能讓拯救這個危在旦夕的社會,否則新加坡會在無聲無息中自滅。

圖片來源:Brothertee

相關文章:
上蒼:新加坡的問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