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會生活營後感

今年在萬二分不情願底下﹐又給女朋友在這個長週未捉了入加西生活營。
雖說是頗不願意﹐不過說到底已經去了五年﹐在那兒也認識了很多朋友﹐
倒也不太介意去這個四天三夜的教會活動。我一如過往幾年一樣﹐
對入營沒有任何期望。在營中看見別人感動得流淚總是感得很不可思議。
我只當這是個遠離電腦上網的退修機會﹐把步伐調慢下不用為生活煩惱。
雖然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完成房更多的事情﹐但讓腦袋休息一下也是好事。

去年因為我去了世青節﹐所以我只用去加西探監一天﹐順道分享世界節的見聞。
今年我女朋友是負責統籌營中的音樂部份﹐所以我一定要入營在精神上支持她。
這次入營我連搬搬抬抬也懶做了﹐也沒有特別的心情去認識新的朋友﹐
頭兩天我覺得自己有點摺埋﹐人家不來理我也樂得清靜﹐走去玩朋友的BB。
碰上舊朋友也只會聊幾句說說近況。不過到了最後兩天熱度回來了﹐
與組員混熟了有講有笑﹐也有空和幾個較熟的朋友發洩生活的牢騷。
我買了的車仔貼紙預備用來貼別人的營刊﹐想不到和今年主題十分吻合﹐
結果在我四週替人或迫人貼在名牌上。女人不論年紀大小也喜歡得意東西﹐
派貼紙令我在營中頗受女性歡迎﹐連修女收了貼線也很開心﹐
甚至用貼紙賄賂BB女親了我一下﹐這亦算是為加西帶來些點綴。

今年我被編到的小組很舒服﹐同組有兩個一向印象不錯的男仔﹐
其他的是組員多數是小妹妹﹐雖然她們靚不靚和我沒有太大關係﹐
但總好安排同媽媽輩或新怪人同組。組員以往參加加西的經驗很平均﹐
我和另外一男一女屬於老餅。我和他們不算太熟﹐但他們都是平易近人那類型﹐
沒有與重量級前度搞手同組的壓力﹐就算亂講野也只會是大家笑下就算。
不知是組長的經驗尚淺﹐還是和她當圖書館理員死咕咕的性格有關﹐
小組分享時頗多冷場。組長手冊中的分享問題只是引導性質﹐
不是要像考試般你問我答依書直說﹐而是要隨機應變融入當時的話題中﹐
讓組員很自發性地想去主動發言。很多時候組員剛開始有分享氣氛﹐
組長就急不及待問下一條題目。其實組長應以沒有壓力的對話方式﹐
不知不覺讓組員思考下一條題目﹐這樣才能保持分享氣氛的慣性作用。

今天加西營的主題是U Turn to God﹐請來的講者是林榮鈞神父。
很巧合他亦是我第一年去加西時的講者﹐所以對他一份特別的親切感。
他現在美國攻讀哲學博士學位﹐備準回港教聖神修院的哲學課程﹐
聖神修院是香港唯一訓練神父的地方。他看上去很年青為人幽默﹐
平時也是做青年牧民的工作﹐所以聽他講道絕對不會覺得沉悶。
與電視做穌哥騷那個牧師相比﹐林神父不是只顧搞笑而把道理低智化﹐
他不是講耶穌會打救你那些膚淺的行貨﹐而是借助聖經中的經文﹐
讓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他每天也有一至兩節講道理的時間﹐
這些時間可說是來加西營的精髓所在。以前我在聽講道聽完就算數﹐
今年我竟然在聽完後找時間把重點和反思寫下來。一來是神父言之有物﹐
讓我看到些以前想不到的想法﹐二來是我要準備寫這篇文章吧。

配合今年主題﹐林神父在第一節講道中﹐用福音書聖彼得的事蹟得作為例子﹐
一改我們心目中聖彼得那個光頭肥佬的印象﹐讓我們重新認識一個青年人的他﹐
亦通過他的內心扎掙去讓我們認識自己。聖彼得原本是打魚的漁夫﹐
耶穌召叫他作為門徒﹐他就放低一切跟隨耶穌。很明顯他不太滿意自己的工作﹐
當耶穌呼召就馬上跳糟改行做使徒。我們每天忙碌地為生活而工作﹐
到底是不是在追尋理想的人生﹐還是只在等一個被選召的機會呢﹖

第二和第三節講道的主題是人生的選擇。第二節林神父用耶穌的事蹟﹐
去展現祂人性的那一面。經文解釋得很輕鬆有趣﹐加插一些他讀書的軼事﹐
不過和平常聽的講道也大同小異。接下來的第三節講道就十分精彩﹐
林神父借用周星馳的電影功夫﹐重新把第二節所講的道理演譯一次。
人生其實也是在選擇做好人還是做壞人﹐要選擇波板糖還是要錢。
同一個道理用兩個截然不同的的方式去表達﹐能夠深深打入我們心裏。
天主教和基督教一個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很少會講信神可以上天堂﹐
而會講信神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好的人生﹐天國是由地上開始做起。
神父把想做好人的人分為三類﹐第一種是知易行難﹐常常有心無力。
第二種是要雙贏﹐要做好人時自己亦要過得好﹐我應該是這一類人。
第三種是無私者﹐把神的旨意放在自己的意願之上﹐甚至願意入出犧牲。
神父解釋第二種人雖然也好﹐但大過著重自我﹐沒有第三種人那麼自由。
我在吃飯時問神父雙贏的問題﹐因為我深信全能的神一定有雙贏的解決方法﹐
可是聽完神父再解釋後﹐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第三種人才有自由。
要有選擇另一個結果的可能性才是自由﹐第三種人比第二種人的選擇更少﹐
為什麼卻會比第二種人自由呢﹖

主日彌撒的福音是撒馬利亞人那章節﹐這個比喻我自小學起聽過不下數百次﹐
我以為這個比喻的道理我一定全懂。估不到林神父指出法利塞人最初的問題﹐
以及耶穌最後問法利塞的問題在字眼上的不同﹐讓我體會這個比喻新的意思。
法利賽人問耶穌誰是我們近人﹐而耶穌說完故事後對法利賽人的反問﹐
則是誰才是那個受傷的人的近人。以前我對這段經文的理解﹐
是要先問誰是近人﹐才決定要幫助誰人。期間忽然把近人解為所有人﹐
於是變成耶穌教導我們要幫所有人﹐這是從那個撒馬利亞人的角度去看。
這次因兩句句子字面的不同﹐意思則變成只要我們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們就會成為他的近人﹐改從受助者而不是拖捨者的角度去看。
我在這次講道中的得著﹐不單單是對這段經文有新的體會﹐
還讓我感覺到我釋經知識上的不足﹐細讀以為已看過熟讀的經文﹐
也可能會有新發現和驚喜﹐更重要是需要有深度不行貨的導讀協助。

星期日晚上是小組查經活動﹐經文是大家耶熟能詳浪子回頭的比喻。
大慨是西加營的定位是信仰認識不深的青年人﹐才選這段比較淺白的經文。
最初級的釋經是敗家仔知錯悔改﹐又或大仔不應該妒忌失而復得的二仔。
我最幾年在加西聽過神父用父親原諒兒子的角度去解這段經文﹐
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是像那父親般那個原諒他人。今年查經有一條題目﹐
是問在比喻中最身同感受那個角色。大部份人也是選擇大仔二仔﹐
有小部份人選擇父親。我嘗試應用剛剛學到的研究式釋經法﹐
嘗試從僕人的角度去看﹐全個營百幾人只有我一個人有這個想法。
大仔二仔雖然各有大錯小錯﹐但始終是有個有錢父親﹐才有機會犯錯回頭。
若果犯錯的不是仔而是僕人﹐沒有父親可以投靠﹐飢荒第一個就餓死。
我們想想以為自己是仔﹐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其實原來只是一個僕人呢﹖
當然這只我初步的隨想﹐如何和正統教義或主流道德整合還有一段距離。
或許可以用這個比喻來解釋生命無Take 2的道理。

在這次加西營中﹐有一件很小的事情令我頗感動﹐亦令我相信冥冥中有天意﹐
又或者歷史是由無數個偶然事件組成。今年是加西營的十週年記念﹐
過去每年也有首營歌﹐很多人也認為把唱十年營歌串燒起來很有意義。
可是那首營歌金曲有詞無譜﹐入營前音樂組或舊核心的所有人也很忙﹐
沒有人願意為那首歌編曲﹐我女朋友也打定輸數沒有機會唱這首歌。
在最後那晚完結所有節目後吃宵夜的時候﹐我忽發奇想不如試下找人編曲﹐
去拉了幾個比較的清閒老餅來﹐和我女朋友坐低一起臨急抱佛腳去編曲。
五音不全的我其實完全幫不上忙﹐隨了斟茶遞水和偷其他人的零食外﹐
就只有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卒之在經過三個小時的努力下﹐
在凌晨兩點完成這首歌的結他譜﹐搞手聽到這個好消息也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很多老餅也想唱這首歌﹐否則我也拉不動他們一起挨夜編曲﹐
其實編曲的過程也很開心﹐大家一起懷緬這麼多年加西的回憶。
可是沒有人帶頭又沒有人會主動去編曲﹐結果我無心插柳速成這件事。
在最後離營前的彌撒可以唱到這首歌﹐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至少我女朋友認為是我做了天使﹐把這首歌帶了給大家﹐
雖然實質上我沒有出過什麼力。

今年加西節目安排其實頗為混亂﹐沒有以往兩三屈那樣有組織性﹐
可能今年的搞手換了新血﹐舊的那班搞手退下前線去結婚生仔。
不過我覺得今年的氣份比往年更好﹐刻意到追求完美反而抹殺了人情味。
前幾年搞手覺得入營是要避靜﹐年紀比較細那班節目完想打波玩牌也不準﹐
靈修節目安排很密密麻麻。今年節目安排反而很鬆動﹐營友有很多時間交流。
打波吹水也許看似和靈修無關﹐但是卻可以建立大家的友誼和信任﹐
讓營友打開心窗去分享生活﹐放低面對陌生人的盔甲﹐感受在主內那份共融。
填鴨式靈修不是每個人也吃得消﹐加西應該做的是給參加者一個靈修環境﹐
參加者因各自程度在營中有不同得著﹐不用刻意勉強全部人也要靈修一樣多。

明年我希望不用再去加西﹐可以和女朋友趁長週未去其他地方旅行﹐
不過如果真的要去的話我沒所謂﹐畢竟已經習慣每年一度要去退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