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家書》

Inmedia按:今天(二月十六日), 中大"再度"作出澄清,這次更勞動劉校長大駕,撰寫其<中大家書>。

親愛的同事,同學和校友:

雞年伊始,我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這是我第一次向各位拜年,希望日後可以繼續透過《中大家書》與各位分享我在中大的經驗和感受。

回顧與前瞻

中大在猴年經歷了不少挑戰,但都一一克服了,而且取得很好的成績。教資會於2005/8年度撥予我們的整體撥款,是八大院校之冠,又滿意我們的角色和表現,所以撥給我們額外的款項作獎勵。本地首千名成績最好的聯招新生之中,有過半選擇入讀中大。我們的同學在多項學術比賽和課外活動有極優秀的表現;中大的教研人員也在不同的學術範疇成績卓越,多項發明和創見都贏得本地和國際的稱讚,這都是我們值得自豪的成就。

最令人感到高興的,是經過多年的期待,我們終於有望於2011年回復四年本科學制。中大一向擁護四年大學的制度,又特別重視通識教育,如今兩者在新一輪的教改建議中得到社會的支持,中大人都會感到欣慰。大學要為回復四年制做很多準備工夫,我們已開始積極籌劃課程,增聘師資,並已向政府申請撥款,興建新的學生宿舍和教學大樓。

經過與教統局多番討論,大專院校的下一個三年撥款方案已轉為0 - 0 -X。以香港的經濟發展趨勢,我有信心在2006 年中檢討後,這將再轉為 0 - 0 - 0方案。相信大學無須推出新的節流措施。

我所認識的中大

我上任已有七個多月,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對中大的看法。我在香港長大和接受中小學教育,對香港有深厚的感情。最近十多年來,我主要的研究領域是中國和東亞經濟;因為個人學術興趣和工作上的需要,我時常來往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也不斷思考傳統與現代中國的關係,兩岸三地的互動影響,以及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新角色。出任校長之前,我曾多次訪問中大,也曾探究中大的歷史和宗旨,對大學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十分清楚,也極之認同。

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中大先賢如錢穆和唐君毅諸位的強大文化使命感和教育理想。他們的主張多年來是中大精神之所繫,也造就了中大的獨特性格。中大是由中國學者創立的大學,為香港青年而設,肩負弘揚傳統文化、溝通中西學術、建造中國新文明的重任。而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則以過人的魄力,為大學定下整體發展的方向。他倡議「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方」,強調中大的「國際性格」,確立了雙語並重、教研並重、通識與專業並重的教育方針。這些都是歷任校長的工作目標。我接受中大校長這個任命,是因為我認同中大的教育宗旨,並希望能夠為實現她的創校理想盡一己之力。

富有國際性的學府

李校長最先於64年4月的一篇演辭提出有關中大的國際性格的論述,指出這是他對「中文大學整個組織的基本哲學觀」。這不但指大學的學術水平要達到國際標準,或是師生要覺得自己是國際學術社會的一員;更重要的,是中大要憑藉國際間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加速發展,以求「在短期間內,躋身於世界大學之林」。在同年9月的就職演辭中,他進一步闡釋,由於當時香港的國際地位極其重要,所以中大自創校開始即吸引到國際間的興趣和注意。李校長認為中大必須不斷加強和擴大對外的聯繫,但這並非表示要將中大完全西化,因為中大有她的特殊使命,亦即是他後來所說的「促進中西學術文化傳統的交流與融合」。

可見中大的國際化並非始自今天。四十年前中大希望藉著國際化去追求持續發展和達成教育目標。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堅持這個目標。

致力加強國際化

比起四十年前,香港今天的國際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她賴以生存之道。在今天全球性的社會和經濟變局裡,香港如果不繼續加強與國際接軌,繼續鞏固和增強她的國際性格,將會失去競爭優勢,被急速冒起的內地城市取代。同樣地,作為香港重要的大學,如果中大不繼續以其國際性格為自己定位,不能為香港培育出中英雙語俱佳,視野廣闊,兼能欣賞本地、全中國,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人才,則肯定不能繼續吸引國際社會的興趣和注意。這意味著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中大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屆時我們憑藉甚麼力量去騰飛精進,日新又新呢?我們固然可以崖岸自高,但這能真正有助於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嗎?我們真的可以為香港、為中國文化、為世界作貢獻嗎?

重視國際交流的語言

英語是現今國際學術交流的主要媒介;大學要國際化就不能不重視英語。也許若干年後,中文會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而變成國際交流語言,正如中國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國際交流媒介是會轉變的;二次大戰之前,學科學的都要懂德文,英美學者要習德文。今天,德國科學家反過來要學英文。放眼世界,無論是亞洲國家如日本和南韓,歐洲國家如法國和德國,或是國內的大學,都紛紛增強國際聯繫,加強英語教學,這是大勢所趨。馬來西亞大學曾有一段時間完全轉用馬來語進行教研活動,最終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於是近年又重新採用英語授課。很明顯地,欠缺了與國際交流的語言媒介,就難以吸引優秀的學者和頂尖的學生,或是取得國際認同,也就沒有足夠的條件去創造新知,服務社會。

與各地大學對等交換學生

每年很多大學都送他們的學生到來中大進修,也會接納我們的同學前往學習。透過交換協議,中大同學享有很多機會外出體驗不同文化。按過去幾年的經驗,這類交換計劃極受我們的同學歡迎。外出交流的本地生不但大幅增加(去年參加全年或短期交流的就有1,600人),而且申請情況極其踴躍,名額供不應求。我們會繼續努力拓展國際聯繫,與世界各地的大學簽訂交換協議,為同學爭取更多外出交流的機會。要知道,世界一流大學如哈佛和耶魯等,也開始要求本科生在就讀期間,到外地交流一段日子。

再看看在中大校園的交換生,他們操不同語言,來自不同地區,令我們的校園更加多姿多采。他們為中大同學帶來新鮮的觀點,多種多樣的成長和學習經驗,足令本地同學開闊眼界和心胸,學會怎樣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和相處。大家無須放洋外國即可體驗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歡迎更多的交換生前來,也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用英語授課的課程讓他們修讀。我們越能吸引不同地區的學生,就越能為中大的同學製造對等交換的機會。

招收非本地生

至於前來就讀本科課程的非本地生,會在中大度過四年的時間,與本地的同學一起生活,一起學習,砥礪切磋,容易培養出對中大以至香港的歸屬感。這些同學畢業後會願意回饋母校,為中大的長遠發展作貢獻。他們選擇留下來工作,固然可以充實香港的人才寶庫;即使他們返回原地,也是中大和香港的忠實朋友和親善使,使我們的海外網絡更形牢固。

招收非本地學生是一個發展的大方向,我們以總收生人數的25%作為長期願景,循序漸進,估計需時十年以上才能完全實現,目標與香港其他院校大致相同。我們充滿信心,可以做好各樣準備,適時增添所需設施。未來幾年因為種種策劃上和政府的規限,非本地學生人數不會超過總收生人數 (包括本地生及非本地生)的10%,即約280人,比去年只多出30多人。新增收的非本地學生,均在名額以外,絕對不會影響本地生入學機會。

對中大傳統的執著

但就在農曆新年前不久,校園出現了大字報,對中大的雙語教學傳統提出了一些看法。我細讀之下,覺得文章感情澎湃,字裡行間是作者對雙語教學的堅持和對中大傳統的執著。不過這些堅持和執著似乎是基於對大學招收非本地生政策的理解不足。文章引起了部分師生校友的關注和討論,也有本地報章全文刊登。校方發佈了幾次澄清,我希望大家看到,對整件事有較全面的了解。

我對這次大字報事件,憂喜參半,喜的是見到中大人對中大事充滿熱誠和積極參與,以及對大學理念的認同和關心;這其實是中大不斷發展,不斷精進的重要動力。憂的是未曾能夠把這種力量引導到我們要推動的計劃上去,反而引起了部分師生校友的憂慮和擔心。我們顯然有加強校內校外溝通的必要。我希望這封《中大家書》,有助於釋除誤會,讓所有中大人認同我們同屬一家,願意肩並肩建設中大美好的未來。

那篇大字報的作者說,他們不抗拒英文,不反對中大變得真正的多元化,但反對全部課程用英語授課。我很高興同學和校友認同國際化的好處,也很高興他們了解為非本地生的到來而作的配合。但他們對教學語言的關注,正是我們數次澄清的要點。

堅持雙語教育

我不願意見到中大人對中大事有任何誤解,所以在這裡重申,國際化並不等於全盤英語化。大學無打算也絕不會全面轉用英語。四十年前中大要確立其國際性格時無此需要;四十年後我們要加強大學的國際性格時,也無此需要。因為創校先賢高瞻遠矚,為我們定下了雙語雙文化的教育政策。中英並重既可以維持我們的國際性,又讓我們得以秉承中國的教育傳統,發揚中華文化,朝著「融會中國與西方」的目標不斷邁進,實現中大獨特的教育理想。

去年十月杪大學開始諮詢各個學系,邀請他們選擇是否招收非本地學生。學系於是按本身的發展策略作出決定。那些選擇招收非本地生的課程和學系,有責任提供足夠以英語授課的必修和選修科目,讓這些同學能夠滿足課程的要求,順利畢業。我們並沒有要求所有的科目以英語授課;很多其他的科目,授課語言是粵語、普通話抑或英語,概由學系自定,這是大學一貫的做法。透過與學系不斷溝通了解,相互交流,我們希望可以靈
活解決實施上的各種問題。

會不會有學系因為資源而影響招收外地生的決定呢?我深信學系所作的決定,都是從教育觀點出發,以學生的最終利益為依歸。那些不招收非本地生的學系,本地生名額完全不變,資源完全不變。至於那些招收非本地生的學系,由於學生人數多了,教學負荷重了,自然會在資源方面得到適量的調整。但非本地生並不享有特區政府的資助,學費只足以應付較低的邊際成本。

弘揚中國文化

在此之前,我曾一再強調,我們在推行國際化的同時,會全力弘揚中國文化。我們一向在世界各地延攬人才,最近就有好幾位從事中國研究的知名學者加盟中大;他們來自牛津、柏克萊、哈佛等學術重鎮,各有專長,當可啟發校內更多研討和合作,增強我們在中國研究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我們將會繼續物色及邀請更多有分量的學人前來,參與全職或短期的教研工作,務求把中大建設成為國際中國研究重鎮。

我們更打算推出跨院系跨學科的中國研究課程,在國際層面推動中國研究,我們也會舉辦當代中國研討班,以及中國文化公開講座系列,邀請中外世界級的學人當嘉賓講者,積極鼓勵社會大眾的參與,旨在引起民間更多討論,讓更多人得以分享學術研究的成果和心得。我們又考慮綜合現有的科目,開辦中國研究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另外,有三十多年歷史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將會擴建,以配合與日俱增的研究活動。新成立的法律學院也會提供包括中國法律的科目。

大家如果知道我們最近籌得逾千萬元的款項,以支持人文學科的研究工作,必定會感到十分興奮。這些資源將用以成立有關通識、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研究中心。另一項好消息,是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已決定在中大設立該會在亞太區唯一的漢學研究中心,另外兩個中心已分別設於美國東岸的哥倫比亞大學,和捷克布拉格的查爾斯大學。我們會繼續爭取海內外的支持,去推展人文學科各個領域的研究。對於中國研究,中大有不可推卸的時代使命。我們構思中的種種計劃,都是朝著這個方向開展。

中大立足香港,在推行國際化之餘,亦同時致力研究香港的歷史和傳統、城市發展、文化建設、經濟成長,以及政治社會制度。不少同事更積極參與政府各種政策的諮詢和制定,貢獻良多。我們必定繼續加強這幾方面的工作。

我們在邁向國際化的同時,致力弘揚中國文化,兩者相輔相成,並行不悖。最終的目標,正是溝通和融合中西學術,發展成為卓越的國際學府,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大人,都可以在中西文化之間擷取精華,終生受用,在香港、中國,以至全世界,都可以發揮影響力,作出重要的貢獻。

共建中大

我上任七個多月,已從中大人強烈的歸屬感、向心力和團隊精神,深深感受到中大人愛中大之精之誠。我很高興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亦會如各位一樣,為中大做到最好,讓她可以不斷追求卓越。我感謝你們給予我的支持,更希望在往後的日子裡,與你們建立起更親厚的關係,休戚與共。中大是一所上升中的大學,剛於前年慶祝成立四十周年。我們對她充滿信心,充滿期望。就讓我們以心連心,一起去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和願望,為中大創造再一個光輝燦爛的十年。

杜鵑和洋紫荊盛開的季節快到了,希望在萬紫千紅的校園裡碰見你,親自向你問好。

劉遵義
2005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