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學生會的反駁、要求與行動

--民間記者:小西

經過校友與學系同學的一輪發言後,中大學生會幹事胡浩堂對中大校方迄今的種種誤導手段,作出了進一步的補充與反駁。

對校方種種誤導手段的反駁
首先,中大校方一再强調,學系是否招收非本地、必修科的教學語言是否改用英語,學系可自由選擇;但現實是:

a. 不止有一個教授向中大學生會表示,有某些學系只有系主任一人作決定,系內根本缺乏討論;
b. 在大學削資的背景下,校方提出額外資助轉英文的學系,無疑是將他們置於兩難,為免再出現因資源不足而引起的問題,難能還能完全自由選擇?

其次,中大校方也一再强調,整個過程有足夠咨詢;但現實是:

在學系層面-

a. 校方去年十月給學系的信件,只就收不收取非本地生作討論,今年一月也只要求學系提交可以轉英文的課程資料,從未真正就著改變教學語言對教學的影響,給予老師們任何的討論空間;
b. 有些學系根本沒有任何討論過程;
c. 政策沒理據,無視對教學環境所產生的實質改變;
d. 玩弄數字,偽稱雙語,更取巧地說已有足夠諮詢。

在同學層面-

a. 同學一月尾才由非正式途徑得知語言政策的改變,直到現在,校方雖有出信回應校內反對聲音,但卻一再指稱同學、老師都誤解校方政策,也沒公開任何相關資料和數據,沒誠意諮詢;
b. 校方粗暴地以「為同學好」為藉口推行政策,卻完全未考慮改變語言政策對同學的負面影響,更遑論為這些問題而諮詢同學和做任何配套。

中大學生會的五大要求與三項行動
中大學生會副會長王紫芽接著指出,面對校方,中大學生會有五大要求:

(一)立即停止現計劃內的改變授課語言政策,並就授課語言向師生進行廣泛而公開的諮詢(諮詢形式見附件);
(二)切實執行真正的「雙語教學」政策,並公開數據,說明現計劃前後所有課堂的中文/英語授課比例;
(三)公開大學「國際化」背後的所有實質政策,讓師生有足夠時間及資料作出討論及修改。
(四)一個開放誠懇的諮詢
就改變教學語言政策一事,學生會要求中大校方能夠先向師生及公眾提供一份詳盡的諮詢文件,公開諮詢全體師生並讓社會人士監察,才作決定。學生會認為一份合格的諮詢文件必須做到以下數點:

1.對改變中大教學語言政策,就以下各方面提出理念清晰、考慮周詳的理解,並在諮詢文件中詳細交代、進行討論,尋找中大在香港、華文學術圈以至世界上,合乎現實及理想的定位,保證「國際化」不會虛有其表:
.中文大學的教育使命、建校理念、歷史淵源
.香港整體教育的圖象、政策方向、中學與大學的具體銜接
.華語學術圈內之學術的發展及推廣、華文研究的地位
.國際化的理念內涵、全球性文化景觀、世界大學體制發展、世界學術溝通

2.製作諮詢文件時必須做到以下數點:
.參考世界各大學不同的發展模式
.科學化地搜集研究資料、進行研究及評估
.成立研究及政策推行小組,成員必須包括合理比例的本土研究學者及學生
.全面而細緻地評估改變教學語言對不同學系及教學質素的影響
.搜集現時校園內外對事件的廣泛討論,彙集之後,附於諮詢文件供校園內外參考

3.交出諮詢詳細、具體的細節:
.諮詢文件推出後,收集各方資料及意見,作出修訂後,重作諮詢。北京大學進行更改聘用教職員的條款時,就曾作多次諮詢,讓全體師生及社會人士作廣泛討論,並在新諮詢案中吸收了各方意見。
.詳細具體的推行步驟及配套設施,如何在更改教學語言期間或之後,保證師生能夠適應、教學質素得到保障
.合理的時間日程。北大更改聘用條款時,諮詢期超過半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推行國際化政策,亦有半年諮詢期。現時某些學系有兩星期的重新諮詢期,讓師生再次考慮,但學生會認為兩個星期為時太短,缺乏誠意,此事起碼要有半年的諮詢期,才算合理。

(五) 要求校長承認進行過程不民主的過失,公開、真誠地接受同學及老師的意見,重建師生對校方的信任,建設一個開放自由的校園氣氛,同時重建社會大眾對中大的信任。

至於行動方面,1.學生會已發信呼籲各學系,暫停加入大學的招收海外生計劃;讓師生有充份時間再作討論;2.學生會將發信呼籲校董召開緊急會議,暫停新的語文政策。3.於2月24日的校長會見同學大會上,要求校長公開回應同學的訴求。

面對主流媒體
輪到記者發問時間,在場的某報刊記者重提前早黄世澤校友要求劉遵義校長辭職,問學生會是否同意。面對如此問題,中大學生會幹事胡浩堂似乎有點為難,該記者隨即追問:「中大學生會是否要求校長認錯?」胡幹事仍然很為難,中大學生會副會長王紫芽唯有重申:「要求校長承認進行過程不民主的過失,公開、真誠地接受同學及老師的意見,重建師生對校方的信任,建設一個開放自由的校園氣氛,同時重建社會大眾對中大的信任」。至於王紫芽同學是否符合該發問記者的期望,取得跟黄世澤校友的要求相若的尖銳對立戲劇性,便不得知了。

接著,某電現台記者問:「中大學生會估計中大若2005/06年開始新的招收非本地生計劃,非本地生佔整體學生的比率將有多少?」民間記者直覺的感到,該記者似乎企圖為難學生會,一時情禁,打岔說中大校方早於2005 年 2 月 4 日發出新聞稿,公告天有關招收非本地本科生的計劃。該記者隨即打岔:「我希望同學自己說!」王紫芽同學隨即回應:中大若2005/06年開始新的招收非本地生計劃,非本地生佔整體學生的比率約為10%,原本的則為4%。隨後,該記者再問:「根據你們所提供的校方英文信件,你們為什麼會覺到無法維持雙語教學?」基本上,中大學生會、在場的同學以及校友,已不止一次對以上疑問作出解答,不贅。接著又有記者追求:「若果改變教學語言,你們估計誰會受到影响響?」,「你們估計會有多少科改用英語上課?」......

至此,民間記者實在忍不住打岔:「大家請不要再為難同學!你們的疑問應該拿去問校方,而不是同學!同學的其中一項訴求,不正是要求校方成立研究及政策推行小組,科學化地搜集研究資料、進行研究及評估?!」

又有記者問:「對於校方,你們有沒有設定一個回應限期?」王紫芽同學回應,他們希望校長會在2月24日會見同學的大會上,會直接公開回應同學的訴求。記者又追問:「得不滿意的回應呢?」王紫芽補充,他們到時不排除組織同學到校長室示威的可能性。記者又追問:「但有沒有一個最後限期?」王紫芽又補充:「2月24日後一個星期。」

大家是否嗅到一種熟口熟面的主流傳媒邏輯?中大學生會以及捍衛中大理想小組既要面對校方,又要面對主流媒體,初生之犢,即遇虎。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三)

(完)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二

中大學生會「反對偽國際化,要求民主咨詢」記者招待會報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