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港大退出學聯公投後遺

公投進入尾聲的倒數第二日,據一個守票站的人員透露:「今日投票的人只剩下約二、三十人,不明白為何要搞這一個公投,既浪費人力,又浪費物力。」的確,在投票法定時間,在中午十二時這個投票的黃金時期﹝每逢十一點打後,學生會餐廳總是迫得水泄不通,而要進入學生會餐廳,就定要經過大字標題「香港大學學生會第二次全民投票」的黃克競票站。區區一場校際舞蹈表演已將逾百的港大學生吸引到黃克競平台,然而同處於黃克競相距不足廿米的投票站卻無人問津。若守票站的人員真有打醒十二分精神守好港大同學的保貴意見。那麼,屈指一算,總票數怎計也不像會超逾千人﹝結果是差廿二人才夠十分之一的法定人數,故議案未獲通過﹞。

這樣的票數,這樣的結果,真不禁去問:「怎麼要搞這樣一個『全民投票』」既不作大規模宣傳,引起討論的氣氛﹝記憶所及只有十一月六日的論壇及投票期間派發的雙面影印資訊小冊子﹞。為什麼會學生會卻又決意去演這麼一齣鬧劇。大膽一點揣測,難道真的因要脅學聯收回八樓不遂而又為了顧全面子而被迫走進這個窘局?在這次事件中,港大學生會的名聲可謂一鋪清袋。像「因為學聯內部意見分歧,港大學生會消極退出」一類指摘港大學生會逃避、不成熟的意見近日不絕於耳。另外,自「保密協議」爆出,再加上學生會作風日漸「走左」的情況下,港大學生會被認為未能延續以往對學運的堅持。再加上這一事件,很容易令人將之視作與親中有關、打擊學聯另起爐灶的舉動。

再者,學生會是次的不智,亦令港大學生聲譽蒙污。投票人數嚴重不足,反映港大學生根本未有觀察時事。未有心理準備去討論這件關系社會重大利益的事。學聯是為各大專院校提供的一個平台,目的在了解社會,從而推動社會上的發展,如學運、政改等等。曾幾何時,港大學生作為學聯的創會會員,在學聯或學運當中擔當領頭羊的角色。遠至六四運動,近數七一遊行,無不一呼百應。可憐為社會公義而奮戰近五十年的學聯竟落得連得到十分之一港大學生注意力也不能的下場。到底真如學生會所言,學聯在學運界的影響已漸息微,喚不起同學的關注,抑或現化的大學生已被各式各樣資訊衝昏了腦袋,連社會公義亦置之不理呢?同學短淺的目光、貧乏的知識、……真令人嘆息。筆者作過非正式統計,發現只有約二十個巴仙的受訪者能正確道出學聯的作用和性質;其餘的答案多是令人失望的「什麼來的,完全沒有聽過這個term」。其實,大學生是社會中最沒有利益衝突的一群,故為社會爭取公義絕對義不容辭。

現在,退出學聯的議案不獲過,變相是給了港大學生會一個還原重新再撰擇的機會。假如公投通過,損失的將會是港大學生、學聯及全港市民。故此,議案不獲通過應該是一件可幸的事,關鍵是學生會會以什麼態度去處理公投過後的餘波。究竟港大學生會會重投學聯工作,積極解決存在已久的矛盾,抑或名存實亡地繼續履行基本的職務?還是,趁現在有相當同學留意事件動態,再發動新一輪的公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