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也來個大學「中學化」──我看中大雙語政策

自中大校友關注組來的訊息,也留意近來的發展,作為中大畢業生,對中大的雙語政策,心中有很多疑問。

疑問一:為甚麼是由上而下?

自劉校長上任,中大國際化成為了指導思想,由非本地生比例增加開始、至推出雙語政策文件,通通都是校方由上而下的方針,更甚的,是打資源牌,利誘、恐嚇學系選擇教學語言。

尤記得年前教育統籌委員會聯同教育統籌局一手弄出中學教學語言諮詢文件,自上而下地由長官意志限制中學教學語言,分化中學學界、標籤中中次等地位,結果現在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混亂不堪。

好了,就假設中學沒有能力評估何種語言對學生、對學校最好,大學裡全都是專家、學者吧?系主任、教授們應有能力去決家甚麼教學語言才是最好吧?由中央高壓下來,真的有需要嗎?

疑問二:為甚麼一定要遷就非本地生?

大學教育,目的不是為本地培養精英嗎?非本地生佔全校的比例不過一成,大學有需要就因此把政策向他們傾斜嗎?

說穿了,也是錢作怪吧?

從前老師跟我說,錢先生的國語鄉音濃重,同學上這位國史大師的課時要加倍留心才可聽得明白,聽不懂的,一是課後請教同學,一是學懂聽老師的國語。學生的責任是學習,要老師回頭來遷就同學,是本末倒置。

非本地生要是真的有心上課,多學一種他不懂的語言也於焉合理。

疑問三:英語代表國際化?

語言不過是溝通、傳意的工具,不是所謂「國際化」的標誌。教學語言也不是吸引非本地生的重點。北大、清華、復旦、以至東京大學、首爾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留學生也不少,也不見得會有意無意將大學英語化,但這些學校仍可吸引世界各地尖子留學,原因也不見得是因為教學語言的問題。

國際化不是語言問題,是視野問題,中大創校,以傳揚中國文化為己任,但今天校方已將此擱下。沒有了前瞻力及廣博的視野,國際化必淪為投機者的口號。

隨著中大環境遭破壞開始,我看到的是中大人賴以驕傲的東西,正漸漸流失,「哭中大」──哭的啞了又如何?

te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