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視藝刊物難存


文章刊於2007年1月6日《文匯報》視藝園地。
http://www.wenweipo.com/news.phtml?news_id=OT0701060018&cat=009OT
因版面限制,有修改。
原文成於2006年10月如下:

香港視覺藝術刊物

每次買《月台》和《字花》時,總會想到香港有否視覺藝術的專刊雜誌?在文化和商業都走向Crossover的年代,要讓一本「獨孤一味」的視藝雜誌生存實在不易,一般都是出版數期或到兩年便會停刊,於是視藝刊物多數以不定期刊、季刊或年刊形式出版。

幸好每個年代都有它的文化刊物,如綜合性的免費雜誌《am post》和網上的《众獨》,而專注視覺藝術的印刷刊物則有年青的《白文本》、《藝術空間》和長命的《PS:視覺藝術及文化雜誌》。

《白文本》是由香港藝術學院老師鄧凝姿發起,配以其他老師的支持和學生力量,以學院每年的藝術拍賣會收益(白管子基金)支持出版,第一期始於2005年9月,並於各小型書店公開發售。《白文本》以半年刊形式已出版了三期,算是現時最年輕的視藝刊物。雖是定價發售(HK$50),仍然反應不俗,可見有一定的市場。封面白色為主,A5尺寸但厚厚的像小型學術期刊。全書單色印刷,雙語內文,當中不乏學院內老師發表有關藝術創作的文章,亦有針對各展覽和策展文化進行評論,方向多樣但明確的專注本地視藝生態。要免費的視藝刊物,則可找《PS視覺藝術及文化雜誌》,它源自Para/Site藝術空間的會員通訊(始於1997,A3對摺的單色印刊),自2000年起改革成A5大小單色印刷(黑白內文單色封面)的專題雙語季刊,印數維持在1000多本左右,故此只有在少數展覽場地和藝術院校免費派發,近年則增至近二十個派發點。內容既有專題、訪問和評論之外,曾強調排版和設計的實驗性。版面設計雖未及90年代「工作室」刊物的前衛,但編輯曾邀請不同人士發表圖文字結合的創作─「圖文誌」,成員日後因而被邀到潮流雜誌(Milk)和報章(明報),與近年《月花》、《字花》中作者受邀撰寫報章專欄的情況相似。近兩年它漸漸變成不定期刊,依然黑白印製,每期版面大小不定,主題和編輯亦不同,新一期的特色是加入了海外作者和海外藝術家訪問。《PS》是先於本地免費報紙出現,亦沒有追隨時下獨立出版的定價發售的趨勢,雖不至普及但算是長壽的免費視藝刊物。另外香港教育學院體藝學系的老師和同學組成的OUT在營運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的展覽和活動之除,以當中的展覽和活動為內文核心,出版雜誌《藝術空間》(Artspace)。此為A4大小,彩頁封面黑白內文的中文免費刊物,既報導他們的展覽亦刊登相關討論。它的風格類似早期《PS》,但文章多為教院同學撰寫,內容偏重藝術與社區的關係和藝術教育的討論。

綜觀這三本視藝刊物,它們都是獨立出版及發行,編輯方針各異亦有相同之處,雖未在形式上破突前人,如具實驗性的「工作室」刊物和中西古今兼論的《香港視藝》,但作為印刷發行的視藝刊物,不但為討論本土藝術提供重要平台,其編輯方向和工作亦相較(個人)網站上的自由發表,更利於拓展本土藝術評論的學術性和建立本土語境(discourse)。

針對本土網絡「誌」的文化(如博客、個人網站、Web-zine),要視藝刊物被受注視就必要展示其獨特的編輯和出版形式。當中雙語出版是「指定動作」,這已經是亞洲藝術視藝刊物的出版大勢,一是要進入國際市場/藝壇,二是要與一直主導當代藝術的西方主動進行討論和交流。不過筆者懷疑這些刊物的雙語方針,未必能針對本土地英語讀者的需要,如本土與國際藝術活動/發展間的關係或本土藝術整體發展的討論。於是雙語方針變成文化普及和交流下政治正確外的取態,多於考慮不同讀者的關注。從市場策略而言,本土視藝術刊的真正挑戰在於本地讀者可以輕易買到各種重要的藝術雜誌,或到中央圖書館翻閱多本國際流行及學術性的視藝雜誌。要在經營和編輯兩者上突圍當然困難,但這挑戰正好讓我們反思本土視藝刊物的定位問題。最後在本土視藝雜誌不普及下,只有電子版本才是推介香港藝術和藝術評論到海外的治標方法。不過《白文本》因為發售,自然難以發行免費電子版本,但《PS》現時只是不定期地上載部份舊期刊到網頁上,實為可惜。筆者認為刊物的網上電子化是不容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