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移民的疑惑

(一般估計的)侯任特首曾蔭權數天前曾表示香港的人口出生率太低,女性比例太高,所以港人家庭應生三個子女,同時從大陸入口壯男。此言詞一出,許多香港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對一個老年化的社會(Aging Society)而言,移民是解人口結構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原來這只是人口學(Demography)裏的常識,原來幾年前統計處駭人的“167萬”使香港的陸沉的“噩夢”本是一場美夢!

其實英國人對于移民的那種恐懼心理,跟香港人大同小异。有一個調查可以印證這種心理,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的移民研究與分析中心作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歐洲所有國家的居民都高估了實際居住在本國的移民比例,其中英國人認爲有23.9%的英國居民幷不出生在英國,而實際上這一比例僅爲8.3%(Time Magazine, 28 Feb 2005)。英國人像香港人一樣,覺得一但放寬入境限制便會有大量的移民涌入,他們會推高本地失業率,他們都是懶人,來了只知道申請綜援。當然,他們會講得比香港人婉轉一些,說這會影響英國人的生活方式(would affect the British way of life)。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人的這些擔心有道理嗎?昨天泰晤士報(Times)評論版有一篇文章作了一個相關的分析(Myths of the stranger at the gate, 作者Kenan Malik)。

首先是第一個假設:一但放寬入境限制,低質素、沒文化的移民會大量涌入。很多英國人會認爲既然英國比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要富裕,放寬入境限制,窮國的人民就一定會大量涌入。其實這種假設是想當然,事實幷不是這樣。移民不是旅游,不是說收拾好行李買一張機票,說走就走。移民往往意味著爲了去一個生活習慣回异、當地居民又可能心懷敵意的遙遠國度,而放弃自己的家庭、朋友以及熟悉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移民其實都只是辛苦打幾年工,掙得一些積蓄然後回家安享晚年。此外,要克服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各種困難,幷在人生路不熟的環境尋得工作幷不容易,所以相對而言,大部分的移民在他們的母國都屬于條件較好的工人,幷不是英國人(或香港人)所理解那樣低質素、無文化。

二次大戰後的英國還維持了十幾年自由進出。在50年代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自加勒比海與南亞的前殖民來到英國,以逃避各種獨立運動或戰爭造成的社會動蕩,他們大多數都希望在動蕩過去後回國。這一批人的涌入使英國人非常憂慮,限制移民的討論不絕于耳,于是在1962年英國通過移民法,開始關起自由進出的大門。然而這樣一來,大部分本來只想在英國短期停留的難民紛紛打消回國的念頭,幷開始在英國定居----因爲若然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國,以後再有什麽動蕩就無處可逃了。

一個顯淺的道理是,放寬出入境限制,人民便可以根據所需自由進出,沒有取得身份的必要。關起移民的大門,就相當于逼著他們定居,無論他們本身是否情願。大家想一下,香港對那些港人子女或親人的入境是否也有相似之處?不信的話可以去廣東省問一下那些香港人的內地親人,他們申請來香港是否因爲他們圖香港些什麽,非來定居不可?還是因爲沒有一張香港身份證他們連出入境的自由都沒有?

第二個假設是移民推高失業率。根據是新移民願意以廉價的工資做辛苦工。這又錯了。跟香港的情况類似,大多數移民來英國的人不是搶走了英國人的工作,而是承擔了英國人所不願意做的工作。對此筆者有親身經歷,在筆者的大學裏,打時薪5鎊多(80元港幣)清潔工的大部分是說不了地道英文的移民和中國留學生,這些工作如果不是他們來做,在職業介紹作裏根本就找不到人來做。英國內政部(Home Office)兩年前曾爲此作了一個獨立調查,結果發現對移民搶英國人飯碗的假設根本就沒有數據分析可以支持。

最後的一個假設在英國與香港都相當普遍,就是移民是懶人,他們一來到就申請社會福利。其實有社會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的主要對象是處于非工作年齡段的人口,例如低于18歲的小孩和60歲以上的老人。但是大多數的移民却多數處于工作年齡段,也就是介乎于18到60之間。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不但對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需要很低,而且還交稅。英國政府的報告顯示,去年自五個新加入歐盟的的成員國移居英國的人一共有9萬,其中僅15人次申請了社會福利!事實上,一個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不但可以保障盡可能多的人,也能做到不讓不合乎資格的人獲得資助,這些擔心很顯然是多餘的。

幾年前在保守勢力與政府的聯合誤導下,香港居然要以付出高度自治和法制獨立的處子之身的代價來拒絕一群能爲香港經濟帶來注入動力,改善人口結構問題的移民。這個美夢被誤解爲噩夢,今天反過來要輸入壯男填補空缺,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驀然回首,那一夜驚出的一身冷汗原來是如此的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