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黎健強 :六月攝影紀事

轉眼間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已經十年,在六月份有關過去十年的回顧和慶祝節目,數量之多可比擬這月裡老天爺下的雨水。攝影活動也載浮載沉於這道洪流當中,單是展覽就起碼有十三個,另外還有好幾種影冊文集出版。

十年香港中國

打正旗號的是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辦的《中國香港˙我們的十年》展覽,六月十七至廿四日在尖沙咀海港城地下商場舉行。展覽照片共六十一幀,當是該會成員過去十年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人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九個主題分類。十年來香港的傳媒屢被批評偏頗失實,若從此次展覽來判斷,我以為攝影記者起碼都保持著既報喜也報憂的立場,未致令人太過擔憂。同場展出的有《前線‧焦點2006》比賽獲獎及入選照片四十幅。七月一至廿五日,展覽將再在藝術中心展出;之後再移師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展期是七月廿八至八月三日。

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四日,香港數碼攝影學會在《攝影雜誌》荔枝角永明街的辦事處裡搞了一個《李振盛見證香港回歸》攝影展覽。李氏是國內著名的攝影記者,今次展出的是九七年七月一日前後三天他在香港拍攝的數十幅照片。除了典禮儀式之外,也有好些街頭的標語和景象。一如所料,李振盛鏡頭下的香港是完全喜氣洋洋的慶祝新時代的到臨。我於是想起義大利小說家卡維諾(Italo Calvino)名作《看不見的城市》裡的森路得(Zemrude),一個根據觀看者心情而成就形貌的小城。

藝術中心二樓的Too Art藝廊,六月十四日起有《十年相象:四十三位駐港攝影師聯展》。展覽的形式跟五月份Para/Site的《1/xx香港平面》頗為相近,都是一位攝影師一件作品,不同的是《1/xx香港平面》只作批發而《十年影像》可以零售。當然,《十年相象》有個更為專注的題目,邀請參展的作者範圍也較廣闊;個人覺得,作品總的來說也比較靈活有機。展覽至七月八日結束。

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地攝影組織「黑點」的四位成員就在鰂魚涌太古坊舉辦了一個專題展覽《國色演義》。展覽分兩個時段進行,首部份在六月五日至十五日,吳世傑和岑允逸先觀察當代中國的旅遊景點與主題公園;次部份由六月十九日至廿九日,謝至德和尹子聰都把目光聚焦在城市民工這熱門話題。在展覽的前言裡,我提出《國色演義》意味著戰後香港攝影師拍攝中國進入了第三波,無論立場和觀點都衍生了跟以往不同的發展,一個重新摸索學習的新階段。

本地另一主要攝影組織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則在六月六日至十一日在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展覽廳舉辦《亞洲攝影年獎二零零七得獎作品》。比賽分為藝術、時裝、人物、新聞攝影、靜物五個項目,每項目又分專業、業餘、學生三組評審,最終頒發金獎、銀獎、銅獎、優異獎、評判獎(項目冠軍) 、和評判團大獎(總冠軍)。本年度獲得評判團大獎的是時裝組的香港攝影師朱德華。綜觀所有入選作品,技術表現都有相當水準,意念方面突出的則不算多。七、八月間,各得獎作品將在北京、台灣、星加坡、澳門等地巡迴展覽。

計劃周詳的攝影專題

上述比賽藝術項學生組入選作者之一、十七歲的賀凱琪在六月十六日於尖沙咀新港中心樂施商店舉行了《閃爍時光:樂扶貧攝影展》。展品是她過去幾年進行了的幾項攝影題目,包括香港傳統行業、天星碼頭及鐘樓、彩虹行動(男孩玩樂特寫)、命運在你手中(光影圖)、蒙古之旅。撇開攝影技巧不談,賀凱琪的拍攝很有策略毫不紊亂,後期整理從設計到展覽出版更是掌握得有板有眼,甚有經營家的風範。單此一點,已經值得許多攝影人向她學習。

規模更大、也更專業的是資深攝影記者余偉建的首次個展《我住石硤尾》,六月二日至廿四日在石硤尾邨十五至十六座一帶展出。雖然這是余氏的首次個展,焦點卻聚集於在這邨裡居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以及他們的生活環境狀況和歷史。整個拍攝計劃前後約近一年,期間合作的包括區議會、社會服務團體和大型贊助機構。展覽開幕典禮之盛大是我前所未見的,籌辦者魄力之大不能不教人佩服。那天老人家們看見自己的巨型照片懸掛在故居附近時都喜盈於色,我為旁觀者也深受感動。

社區組織協會是另一個長於進行紀實攝影計劃的團體,由一九九三年的《籠攝影集》開始,它一直都有邀請攝影記者從事有關弱勢社群的專題拍攝。通過照片展覽和出版影集,社協令我們對籠屋居民、新移民、精神病患者等有了較深入的認識,也為他們建立起正面的社會形象。六月十六至廿一日,社協再在文化中心大堂舉辦《野宿二》照片展覽,報導露宿者們的近況,攝影師繼續是於一九九九至二零零二年間進行首次《野宿》拍攝計劃的雷日昇。雖然幾年來香港的露宿者數目有所減少,但從展覽的個案顯示,他們卻有年輕化的趨向,教育程度也漸漸有些比較高的。

海上絲路、逝去的前輩

久違了的電影人陳耀成,六月九日至廿四日在上海街視藝空間展出《海上絲路之風景》。會安與北海兩個小城分別位於越南和廣西省海岸,十五世紀以來都是海上絲路的重要貿易港口,至今仍保存了許多舊建築與海港風情。陳耀成的旅遊照片為慣見玻璃膜牆高樓大廈的我帶來一場疏離式的震撼,有如去到幻想中的歷史記憶,聽著瓷器在搬運時摔破的聲音、嗅到空氣裡茶葉的香味……

德國攝影師霍赫巴(Julian Faulhaber)在他的新作展覽(哥德學院,五月廿五至七月十四日)顯示的疏離感又是另一番滋味。霍赫巴將城市空間解構成為空寂陌生、色彩亮麗的迷離異境,高調卻無聲地逼令當代城市人反思他們存活著的是個甚麼樣的世界。

霍赫巴既理性又批判的攝影風格,難免使人想起近二十年來在國際攝影界頭角崢嶸的德素多夫學派。被目為此派的開山祖師是碧加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男的剛剛在六月二十日心臟手術後逝世,終年七十五歲。

六月份辭世的,還有因為二零零五年連州攝影展和今年的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才被人注意的香港老攝影師蒙敏生。蒙伯伯臥病已久近已昏迷,終在六月十日撒手塵寰。我在上月份的攝影紀事裡才剛提起過他,想安排訪問卻已是緣慳一面了。

人體藝術協會在六月十六日於上環文娛中心舉辦了「香港公開人體藝術攝影比賽決賽及展覽」,我因為不在香港而錯過了。事後上網找報道,得知展出作品共有一百多幅,全日參觀人數約三百多人。

本月所述的攝影展覽不少都有場刊或專書出版,除此之外我知道的新出版書有陳偉興的《回歸系列Ten Years Ago》、翟錦文的《回歸香港人》、伍振榮編的《香港攝影20年》等。若有展覽或新書缺漏了的,敬請通知指正,皆無任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