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釐清隱蔽青年問題

  毫無醞釀之下,「隱蔽青年」突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青少年持續發展及培育基金更急不及待,火速決定撥款數百萬元作出研究。

  據社會服務機構的勾劃,香港隱蔽青年是十幾歲,估計有六千人。他們是「三低」分子,低學歷、低技術、低動機,即使在經濟好轉下仍然不願上班或上課。有社會服務機構將有關現象和尋找工作困難連繫上來:「不少青少年長時間找不到工作,便採取放棄態度,令社會上多了一群隱蔽青少年。」這種斷症之下,要求提供面試的服裝及車費津貼是自然的藥方。亦有社工主動上門找出「隱蔽青年」,領他們返回社會。

日本經驗可供參考

  社會問題還未釐清,一切還是印象時,對這問題的解說便各說各話。一時說,香港「隱蔽青年」屬於低下階層,需要津貼來協助求職。但回想清楚,他們沒有經濟資源又怎能隱蔽不外出?一時又說他們是有父母在經濟作出蔭庇,但卻逃避面對世界,因此日本的「隱蔽青年」(Hikikomori)論述便有參考價值云云。

  恰巧最近推出的日本新漫畫中,就有以隱蔽青年為主角的《歡迎加入NHK!》面世。NHK不是日本的電視台,而是 Nippon Hikikomori Kyoukai的簡寫,就是日本隱蔽青年協會的意思。

  根據書中翻譯,Hikikomori是「家裏蹲」的「廢柴」,Hikikomori在別處也被稱為「引籠的人」,又叫「蟄居族」。他們是指一群將家居作為囚籠,自閉在家的廢柴。不少「家裏蹲」不上學、不上班、沒工作意欲,靠着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就斷絕與外界聯繫,甚至和家人溝通也只透過字條。《歡迎加入NHK!》故事的主人翁佐藤達廣與世隔絕四年,其後被一位美少女小岬闖進他的世界,想方設法領他脫離「家裏蹲」。

  他們頹廢、孤僻、拒絕溝通,往往帶上MP3,踏入外面世界也只是身體活動,心仍在自己的世界。有人將之定義為「從十幾歲至廿幾歲開始,閉關在家數個月或是幾年,持續未有社會參與的非精神病狀態」。根據日本政府二○○三年調查顯示,有關現象涉及三百萬人,平均年齡二十七歲,比香港據報出現的十多歲「隱蔽青年」老一輩。由於Hikikomori不一定是青少年。「隱蔽青年」的譯名不太恰當,以下暫譯為「隱蔽人」。

  調查又訪問了三千三百名隱蔽人,男的有近八成,有三分一超過三十歲,四分一人已隱居十年以上。六分一表示在家中活動自如,但卻害怕離開家門;接近十分一甚至不能離開自己的房間。

  在日本專門研究這現象的精神科醫生齊藤行醫近二十年,曾處理逾三千宗有關個案,變成隱蔽的確切原因不明,他四成「病人」是完全沒有原因而變成隱蔽。而隱蔽人隱蔽在家做什麽呢?一般人想當然地認為是不良及頹廢活動─打機及上網。大部分成年人並不了解年輕人的世界,用上一代(甚至上幾代)觀念繩限下一代,結果卻是掌握不到近代世界文化的暗流,亦開錯藥方。

  隱蔽人問題或許顯露更廣泛的現象。或許隱蔽人只是極端一點,大部分時下年輕人都是輕度至中度隱蔽人,除了少數社交及用膳時間外,整天都關在房內上網、打機,令父母不安,成為兩代最主要代溝及衝突戰場。有輔導服務機構這樣說:「有父母……對此現象感到憤怒、無奈,一怒之下,棄掉電腦或剪斷電線。」(參http: //www.u21.org.hk/main/youth_care/book1/trend.html

網絡世界自給自足

  隱蔽人的獨特性在於它的文化土壤,反映萬千父母經濟能力較好,不用「憂柴、憂米」之下,年輕的子女選擇閉關避世。然而,古往今來,大部分社會都有富裕階層,為何當代富裕一群下一代會以隱蔽人模式出現呢?更明顯的影響來自互聯網及動漫文化的風潮。

  不少人擔心他們消失於電子及動漫虛幻世界中,和「現實」脫節。然而,隱蔽人的出現反映新世代有兩個生命,一在網外,一在網上;上一代極端反科技的舊世代只有網外人生,隱蔽人卻可能活躍於網上社區,甚至是網中叱咤風雲的英雄。

  不少人以ICQ、網上聊天室、博客(即Blog,交流日記)、手機短訊、電郵或流動電話跟朋友交談,當然亦有人沒有網外朋友。但他們不一定是避開其他人,或許只覺得網外人虛偽現實,沒有必要外出「應酬」。

  網絡世界賦予愈多網外世界的功能,愈多人類除了飲食之外便可以鑽進裏面,自給自足,不假外求?在網外世界愈難找到證實自己的途徑,網外世界的價值觀愈顯得虛幻浮誇,愈多人成為隱蔽人或類近隱蔽人(quasi-Hikikomori)呢?

鄭建生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