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左派“憤青”和右派“憤青”

按:對 '憤青' 能分析的嗎?這篇好像是在分析的留言,立即就捲入無休止的糾纏和攻擊,請看回應。

---------------------------------------

2005-4-1 21:25:00  

在網上我們常常發現總有這樣一幫人,他們對中國的現實及歷史百般不滿,竭力地進行挖苦嘲諷;他們對美、日頂禮膜拜,只恨此生不能成為西洋鬼子或東洋鬼子;他們認為中國已腐朽了,只有無條件地投入美、日的懷抱才有可能新生;他們把具有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抗擊美、日的霸權主義和軍國主義的人作為自己的對立面,而且稱之為“憤青”,或者就乾脆謾駡為“糞青”。對於他們的吃肉罵娘、搖尾乞憐、甘為假洋鬼子的行徑,一百多年來,這種“二鬼子”早已有之,也就見怪不怪了。但對於“二鬼子”們把自己的對立面稱之為“憤青”,我百思不得其解。

   “憤青”是“憤怒的青年”的簡稱,可能最早是北京的文化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叫響的,指的是喜歡說怪話、牢騷滿腹的的年輕人。“憤怒的青年”的原義是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英國的一個文學派別,是一次小規模的文學運動。因其代表人物之一約翰.奧斯本於一九五六年發表劇本《憤怒的回顧》而得名。屬於這一派別的代表作家還有約翰.韋恩、金斯萊.亞米斯、亞諾德.韋斯克等等,代表作有約翰.韋恩的小說《每況愈下》和金斯萊.亞米斯的小說《幸運的吉姆》等。這一派別的作家,對當時英國推行的“福利國家”政策不滿,對上流社會的虛偽和勢利深惡痛絕,對社會現實採取的批判的態度,有的辛辣攻擊,有的冷嘲熱諷,但大都是基於純個人的感官。六十年代後,這個文學運動漸趨消失。這個派別因在文體和結構上少有創意,不屬於現代派文學的範疇。

    由以上不難看出,把“憤怒的青年”簡稱“憤青”的帽子戴在具有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抗擊美、日的霸權主義和軍國主義的人的頭上,是一種缺乏起碼判斷力的表現。但這其中確實有一些人在對日關係上存在著極端的想法,主張核平日本,殺光日本男人,強姦完日本女人等等,這部分人倒不妨稱之為左派 “憤青”。與此相稱,從對現實的牢騷滿腹,辛辣攻擊和冷嘲熱諷,甚至幸災樂禍上,二鬼子們和“憤怒的青年”倒真的很神似,這部分人不妨稱之為右派 “憤青”。

   右派 “憤青”們對國內現實尖酸刻薄,對美日倒顯得溫情脈脈,體貼入微。在美國911”事件已過去三年之際,他們仍銜淚含悲,他們泣不成聲地唱著《 給中華民族以希望,給罹難的美國人獻上一束花》,他們甚至號召全國人民“我們既然有勇氣砸美國大使館,也應當有勇氣再次走向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的美國大使館、領事館,默默地無名地送上一朵花或者卡片,上面寫著,“Don’t Cry,America”。讓我們給所有我們在美國的朋友發送email、留言、icq短資訊,對他們說,中國人真誠地和他們站在一起。”真是為老美消得人憔悴;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篡改教科書、侵佔釣魚島等問題上,他們是這樣關愛小日本的:“有的人會說什麼日本篡改教科書、釣魚島等事,可惜這只是一些糾紛而已,並沒有影響中日兩國不斷擴大的經濟、文化往來,雖然日本發動過戰爭,但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並不多,中國是,朝鮮就不能算了,因為朝鮮本來就是日本的殖民地,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是歐美的殖民地,日本的入侵,使它們擺脫了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日本在東南亞燒殺搶掠也很少。”真是比小日本還小日本。

   對左派 “憤青”和右派 “憤青”有以下幾點認識:
  1. 兩派“憤青”中有極少部分人是打著旗號的實用主義者,追求的是個人的私利,右派 “憤青”中這種人的數量更多;
  2. 兩派“憤青”中大部分人會走向中間,走向成熟,走向理性;
  3. 左派 “憤青”再往左,就會成為極端的民族主義者;
  4. 右派 “憤青”再往右,就會成為買辦分子甚至賣國分子(漢奸)。

----------------

回應數則:

该文作者可真会往自己脸上帖金啊,佩服佩服。
原来小粪青们全是爱国志士啊,原来小粪青们全是民族英雄啊。
现在中国国内就是有这么一群数量庞大的帮闲集团,大肆鼓吹两个中国论,极力分化左、右,为“文革”、“反右”这些反人类罪行招魂。最近出没于世纪学堂某些别有用心的帮闲流氓份子,经常转发这样的信息,妄图颠覆民族团结,蓄意破坏社会安定,身为中国公民的一员,大家应该时刻警惕这些法西斯主义的孤魂野鬼。
你究竟是什么角色?在这里搞什么名堂?
这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你,不,应该称你们,在这里搞什么名堂?这样不遗余力的煽动网上反右运动,你居心何在?
鲁迅复活了?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