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死局,也是香港死局─「評」中大校友評議會論壇

這篇文章的起筆,我必須強調這不是一篇報導而是評論。

剛出席了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中大雙語政策」論壇,論壇在中環的恒生大廈二十一樓舉行。我時三時到達會場,看見中大學生會主席胡浩堂同學正在跟主事者爭持,主事者認為這是校友的會議,學生不宜。主事者要求常委會決定是否容許胡同學列席,接着,有兩位老校友(名牌我是看不清楚了,一位好像是郭麗絹學姐、另一位是彭玉榮學兄)說:「我地唔歡迎你!」胡浩堂想要解析他想留下列席的原因,主持吳明林指每個會議均有規定出席者資格的法則,爭持之下,常委會決定派兩位代表與胡同離在場外解析。於是我便目送着胡同學在兩位老先生一左一右中間離開會場。我拿起相機來拍,有另一位老先生指着問我是誰,我說:「我是自己人。」引來會場一陣笑聲。
討論會大約在3時25分正式開咪,吳明林先生先講這次論壇的規舉:不准錄音、拍攝、採訪、派宣單拉橫額,發言時間三分鐘為限,先報上名來。出席者約有四十人,據發言者自報資料看來,大部份均為八十年代以前畢業生,以工、商、理科目為主,亦有教院及歷史系校友。楊崗凱副校與蘇基朗副校均在場並重伸校方立場。

「偽國際化」是中大死局,更是香港死局
繼「國際化」一、二月期間在大小媒體校園內外鬧得熱騰騰,校方成立雙語政策委員會之後,無論是「正反」雙方都好像沒有什麼進展─除了出來更正視聽工夫之外,就是努力把雙方論點回到「無人反對國際化」的共識(聽來實在太像「一個中國」原則!),和作有限度修正(保證教學語言由學系自主)。早前評議會發出的問卷,設問推理前文不對後語:1.「英語是現今國際學術交流的主要媒介」,因此「承繼中、英雙語教育傳統有助中大發揚中華文化及增強其國際競爭力」;2. 「即使師生的英說得多麼流利,母語(廣東話)仍然是最得心應手的教學語言及思考的工具。」因此,「以第二語言(英語)授課,教學質素勢必下降。」問卷得出來的結果,也是意料之內。前問表示十分同意的有50%;後問不同意的有41%。(問卷調查結果另詳) 。評議會給人是支持校方的印象亦由此而來。

座上發言的校友不少均痛陳商業世界「英語水平」與「國際視野」的利害,因此而持語言只是工具說法的與會者,比比皆是(或有甚者,是其一位沒有報上名來的常委老先生,他端出韋伯來,認為語言只工具理性的討論,中大用英語發揚中華文化才是價值理性的重點!)。認為中大─香港要保持競爭力,令畢業生之所以能比廣州、深圳的大學畢業生能賺更得到更高薪酬(一位賴姓校友語);香港要保持雙語能力,要做到「英文比中國學生好,中文又比英美學生好」,才能在漁人得利,保持競爭優勢。筆者相信這些發言的校友都是從他/她們的實際工作經驗有感而發,是好言相勸。這看來是英語推廣委員會的功勞(也是陳慧琳和那個在路訊通中望見洋妞說no problem的青春期男生的功勞)中大─香港要保持特色,與競爭力,真的是要拿着語言當工具,出賣自己的文化,只着眼於經濟成就嗎?所以,我同意另一位校友的說法,中大不要像董政府一般在應該國際化的時侯就靠攏中國,在應該靠攏中國的時侯就搞國際化。(這名繆姓校友語畢,便被那名73屆老校友指他動不動就為人扣政治帽子!)這是中大在國際化討論中未能為自己,為香港打破的意識形態困局。

中大應否分家?
近半年來,「正反」雙方爭持不下,以上的「競爭論」與「工具論」(「穩食艱難啊細路!」)既未能說服人文學科出身師生與校友,而人文學科出身的校友亦未能令這些理工商校友明白語言政治的利害。正反雙方不能成功游說對方,而校方的陳詞只露出容式由個別學系特別處理的論調(例如楊崗凱發言已明顯有所修正)
而在評議會座上,筆者強列地感受到這是一種不同年代香港人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警覺性的差異─老校友認為年青一代視野狹窄,只着眼本土當前文化與穏錢機會,而忘記世界秩序的大老細是西方、是中國;而年青一代,則認為對本土的認同是與生俱來。

不少發言校友(包括評議會主席殷巧兒女士),都對「哭中大」一文感到反感,認為是小題大造、語辭過激、情緒化、博宣傳(在場是更難聽的都有!)。筆者發言想要指出「哭中大」一文出現的當時,校方完全沒有與同學作深入討論和諮詢,只知道是一項從下而下、神秘、米已成坎的政策(「轉用英語」、「加床位」……)。那種被出賣與矇在鼓裡的惶恐,憤而寫下一篇「哭中大」而引起師生與校友的共鳴。筆者敢膽假設,要是沒有「哭中大」一文把事情鬧大,校方大概不會亡羊補牢的「落區」到各學系聽取意建、更沒有那篇媲美「哭中人」長度的校長新春家書、甚至在傳媒面前劉校長拿着貓紙宣佈成立「雙語政策委員會」。有一名88屆校友兼崇基某宿舍舍監,說沒有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惶恐─但我上周回校,華連堂同學房間的窗戶還是清楚貼着反對加床位的反國際化標語!而那一名73屆的老校友常委責備「哭中大」「把中大內部矛盾掀露出去」(我想他是險些兒沒有用「家醜不出外傳」一語!)出席這個論壇,筆者刻意穿上恤衫、保持笑容,努力扮演一個希望能令這些老學兄(佔多數)、老學姐(佔少數)能夠認同的角色,進行溝通。然而筆者不明白的是,為何人老了,就總是容易變得保持,不能容納異己?我想起那名脅着胡浩堂同學離場,與怒斥筆者拍攝的老校友─請恕我不能不用「家長制」這三個字,來形容這種不能把與自己年齡幼少、、「社會地位」低微的異已,放在平坐的位置上進行理性討論的意態思維。

月前發起簽名運動,向藝術系遞交聯署信,有同學提問校友會系友會那麼不濟,根本不能代表我們的意向,也沒有在最關鍵最需要他/她們的時候挺身而出作組織與收集意建。代與代、科與科之間的鴻溝,是不是叫我們應該想想要不要為中大分家的時候?

(寫於怱怱、捨於意難平,錯字誤引請恕……)

梁寶山(1996屆新亞藝術系/2000碩士)

中大教學語言大論爭(11.3.2005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