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追求創新拯救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是電影史上的一個成功故事。30年來,香港所製作的影片數量,幾乎超越所有西方國家,輸出電影之多,僅次於美國。香港電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因為能滿足觀眾所需,源源不絕推向市場,不僅口味新鮮,而且生動刺激兼而有之。港片堪稱70年代以來全球最富於生氣與想像力的大眾電影。

擁七十年歷史曾創輝煌

香港電影業擁有超過70年的歷史。從上海電影公司在30- 40年代來到香港開始,香港不久即生產了數十部電影,反覆嘗試了不同類型,包括喜劇、犯罪、家庭倫理、武俠及戲曲等,並且國、粵語製作兼備。其間,例如邵氏公司等大電影公司漸成氣候。

70年代以前,香港電影只發行到亞洲及西方的唐人街。西方人認識這些電影,都是通過連場誇張武打和以復仇為主線的功夫片。李小龍電影譽滿全球,更使人認定香港就只會製作該類型電影。

到了80年代初,新一代導演開始嶄露頭角。這些年輕電影人大膽嘗試其他風格的影片,誇張浪漫的黑幫片、神怪武俠片及現代寫實故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股「新浪潮」使香港電影成為既現代又獨特的一種本土大眾文化。

90年代可謂是香港電影鼎盛時期。香港電影業正步入所謂黃金的10年,生氣勃發的影片大批湧現,不僅製作水平有了進步,還開拓了固有電影類型以外的其他可能性。香港電影潮流湧現,像周潤發的黑幫槍戰片、周星馳的喜劇、成龍的功夫片等等,其中成龍更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巨星。

90年代,香港電影終於受到西方觀眾賞識,成龍與吳宇森都成為了美國紅人。然而,具諷刺意味的是,此時香港電影業卻陷入困境,除失去區內市場外,更遭盜版影帶與亞洲金融危機之害而奄奄一息。時至今日,香港電影業正逐漸走出低谷,發片量也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高峰不再產量陷低谷

香港電影曾有輝煌的時期,1993年年產 242部的高峰期雖已不可再,但近年來平均每年仍能出產 150至 160部電影。但仍應注意到復甦的乏力和困惑,曾有「東方好萊塢」美譽的香港電影工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電影業界發現,今年聖誕和農曆新年前後,各大院線竟然出現前所未見的港產片真空期──香港電影業陷入困境,港產片陷入低谷可見一斑。

香港電影有精妙的結構,有實用的風格美,有強烈的表現力,有訴諸普遍的情緒與經驗,也有原創性。但香港電影多數只套用傳統手法,沒有積極面對和更新傳統。而且,為了緊抓觀眾的注意力,香港電影往往炮製得過分忙碌,使大眾電影欠缺思索的空間。香港導演無疑掌握某些技巧,極其到家,尤其懂得以激烈動作製造緊張氣氛,但卻往往不肯摸索其他方向。他們縱容觀眾,使觀眾對密集的刺激過癮場面不知厭足,自己也往往走進了死胡同。模式化的電影生產制度,只會使電影繼續變得矯飾與俗套。

經濟不景氣、盜版影帶和SARS等意外因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香港電影的發展,但這不是最關鍵的。近段時間,電影界的「韓流」席捲亞洲市場,他們的電影基礎同樣會受到類似因素的影響,但仍能在數量上和票房上取得佳績。雖然文化底蘊和風格不同,更主要的恐怕是定位準確和勇於創新的緣故。

雖然面對低潮,香港電影業仍有可為,出色的電影仍陸續推出,新一代電影人仍保存香港生機勃發的電影傳統。而衝破困境的要素在於電影人對生產電影精品的孜孜追求,包括編劇專業人才的培訓,成熟的資金運作以及科技在電影中的運用。

好萊塢的發展歷史與香港電影的發展史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好萊塢電影沒有走入末路,原因何在?讀者只要仔細研究一下美國成功的影片,就不難發現,美國的電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港產片要重視質量

(1 )場面宏大、氣勢磅礴。 (2 ) 很強視覺聽覺的享受。 (3 ) 節奏感、時代氣息重。

對照香港電影,以上這些方面都欠缺。可能有人會以為這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同。但這實是藝術感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重視影片的質量,而不是粗製濫造,只求數量。隨着電影科技的發展,觀眾對電影的藝術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製片人和導演要具備超越能力。但當我們仔細研究近年來的香港電影之時,會發現不少粗製濫造的影片。不少香港藝人也變得浮躁起來,比其前輩更多地追求短期效應,而缺乏電影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令人滿意的影片,才能有令人滿意的票房收入。香港電影業的重生首先應從電影人自己做起,無論是製片人、導演,還是演員,都應當樹立追求藝術和拯救電影業的責任感,拍出具有香港特色的高水平的電影。這是拯救香港電影中至關重要的一點。

此外,在題材的選擇上也要改變。香港的槍戰片和武俠動作片一直以來都享有盛譽,但由於選材單一,給觀眾的感覺似乎總是同樣的情u`,同樣的動作場面。如果香港電影能突破這一瓶頸,應該會使香港電影上一個新台階。

最後,還要大膽借用先進的電影技術,改善電影的畫面音效質量,才能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覺聽覺享受。

作者為大學教授
大公報
200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