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應該由財爺負責的醫療改革

應該由財爺負責的醫療改革
——記醫療融資論壇

大家還記得陳啟宗仁兄嗎﹖還記得香港發展論壇嗎﹖上週有幸出席由此組織主辦的醫療融資論壇,舉辦地點是香港會展。嘩,果然在座達官貴人甚多,不過聽來意見也不算失望,且聽聽六位嘉賓之見。

何濼生教授﹕增收費 設封頂

何教授堅信誘因之說。他認為須提高人們防病的意識,贊成透過政策增加誘因。目前,政府資助公營醫療大約為95%,他認為應提高收費至成本10% 。而補救低收入人士可能因而無力支付的問題,他建議設收費封頂上限,如每人每年$5,000元,超支全由政府支付。
 
他另外提及台灣的全民保險制度,其實基本與一種新稅沒有分別。

醫學會史泰祖醫生﹕反對商營

只講錢,不談改革。史泰祖一開場便反對醫療變成商營,認為應該有社會意識在內。 他認為應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讓門診醫生或家庭醫生擔任守門員的角色,減低轉換醫生時的不必要成本,由一些基層醫生提供意見,亦可減少目前市民動輒前往專科門診之弊。他對於政府提出的文件著墨較少表示失望。

立法會郭家麒議員﹕空言財政危機 實財富再分配
 
郭切中了文件中財富分配的要害。郭家麒說,這項融資改革,是將稅項由少數人轉至中層的財富再分配手段,是一種稅務行為,由累進變為累退稅。他舉例指,在今個財政年度,政府分別削減利得稅、降低標準稅率及免酒稅,令政府分別少收44億、9億6千萬及5億6千萬,合共約60億。而政府提出融資的方案六,即政府最希望實行的措施﹕要求市民供款以及購買醫療保險,第一年預計的儲蓄亦約為60億元。這即是表示,如果政府不是將一些富人及財團負擔的稅款永久取消,而用於醫療之上的話,根本就不會有甚至政府無法負擔之說。在這點上政府難以自圓其說。
 
第二,郭家麒指政府誇大醫療開支增長。他指出過去16年來,雖然人口不斷上升,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但醫療開支佔公共開支的比例不升反跌。近5年及08/09年度的預算,都是停留在14.x%。他十分懷疑現實是否真會如政府所言,於2033年的醫療開支比現在上升3.6倍﹖又,郭家麒指文件對基層醫療著墨少,沒有改善公私營失衡的實質提議。目前私營醫院的3,000張病床已飽和,政府又沒有提供土地及政策協助,興建一間新醫院須時五至十年,什麼增加市民選擇自然是空談。

郭重申,以稅為本支持醫療系統是基石,政府收稅這制度本身已是一個社會保險。他又指出, 投保管理費方面,以瑞士最低為11%,其他則普遍為20-30%,但瑞士是投予NGO的,因此,他不贊成投保供保險公司賺取「行政費」。他又說政府以500億元與融資緊扣是不君子的行為。 

立法會陳智思議員﹕業界利益業界利益
 
典型的功能組別思維。他認為,政府主要都是想大家都儲多一點,他指出目前市場有260份保單,其中一半為團體保單,其餘則可能是人壽保險內的醫療保障,單獨買入醫保的人不多。他認為買保險的意識仍低。因此他建議一個擁有較大的 pool 即參與人口的強制保險,如100萬人以上買集體保險,並不准保險公司拒保。 (陳為行政會議成員兼保險界功能代表)

公營醫院任職的何鴻光醫生﹕目前制度十分成功

何醫生認為,目前的公營制度十分成功,只需少量改革。他指出美國的私營化例子,醫療質素是極度差,大部份人亦欠缺足夠保障(編按﹕美國醫療開支佔GDP的比例十分之高,但人口健康卻遠遠不是,因為很多錢流入了中間人、保險業、藥廠等的行政費及「必要利潤」中)。至於加拿大則十分平等,但因為資源所限,醫療質素亦欠佳,部份加拿大會到美國就醫。

何對於制度十分反感,他指現時醫管局管理層與前線員工脫節,他認為加強溝通才是要務。他特別提到一點,指出如私營化的話,即便他自己有不錯的收入,遇上cancer之類的大病,都是無法負擔。

行政會議成員梁智鴻醫生﹕﹖﹖﹖

類似是說必須改革,需提升防病工作等。

小結﹕要改革的多的是 財政非首要

這雖則名為論壇,實質上討論不多,都是各自表述。有數點十分重要的是,各派別的人,都認為醫療改革其實有很多別的事情去做,如基層醫療、私營醫院政策、醫管局內部運作等等。就融資方面,郭家麒說出了財富向富人財團再分配的現實,亦見到功能組別議員的醜態。好了,如果財政不是問題,那麼下一點要討論的,就應該是增加選擇、加強對個人健康負責等「消費者」及「新自由」的意識,這些在坊間上似乎仍甚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