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間記者分享會紀錄/兼回應論壇版jimmy一文

日期: 2004年11月22日
地點: 街坊工友服務處

在10月中左右, in-media開始試驗民間記者的計劃, 並開了一個簡介會議, 一共有十多個人參加, 一部份是嶺南的本科學生, 一部份是青年公社的社員, 其餘的幾乎都是in-media的核心成員. 會議之後, 大家都同意一個月後再見.

在開會之前, 我們都有主動聯絡他們, 但最後大都沒有出現, 有一些選擇出值嶺南的清潔工的討論會, 有的並沒有說原因. 舊的沒有來, 但卻有新的臉孔接上, 都不是本科學生.

在過去一個月, 我們希望透過DIY的方法訓練民間記者, 當中包括書節2004, 青年民建聯和藝發局創意城市的採訪。當中反映很多問題:

1. 寫作障礙: 也許是我們教育體制的失敗, 很多同學坦然說自己不會寫文章. 好像是一個技巧的問題,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不懂得把一些外在的事情與自己連繫起來, 亦不懂得與他人和事件對話. 一些反例是小生waterivy青年高峰會的報導, 他們以廣東話去寫, 當中有很多錯別字(跟我一樣), 卻可以繪形繪聲地寫出當天的場境, 以這樣的文字去考試, 一定進不了大學. 但這兩篇報導在in-media內部卻非常受到欣賞, 因為他們進入了事件, 並從自己的角度去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描述出主觀的事實, 與既有的社會價值或大話(Grand narratives)對詰.

但是要overcome這種寫作障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個長期的自我追尋與反思. 對於in-media來說, 我們要處理的問題是: 我們要保持民間記者的形像, 還是讓這些希望建立自己的青年可以以民間記者的身份去介入社會, 試著做?

在書節的民間記者裡, 有一個一開始時跟我說, 我覺得在學教學的東西很多都不是自己的, 說出來的話都不是自己的, 我希望可以了解社會, 把學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她在書節中給了兩篇稿我, 其中一篇我退回了, 另一篇雖然還不是太好, 還是出了.

當然, 要把民間記者當成一個教育的計畫所需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現階段根本沒有可能, 搞不好對學生來說會更disempowering. 所以大概要跟大學的老師比較緊密的配合才能展開這類型的民間記者計畫。

2. 動力的問題: 其實跟寫作障礙的核心問題差不多. 專業記者的動力是來自體制, 有工資, 有專業的美名. 但民間記者的動力要來自自己. 所以首先要有自己, 但有了自己後不等於他可以成為”記者”.

3. 個人主義的問題: 昨天的討論裡, 有朋友說, 民間記者的意思是報導一些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事情. 我同意這個說活, 但故事還沒有完結, 記者其中一個角色是塑造公共議題, 就是把一些事情提升上一個公共的層次上, 所以民間記者與一般網上日記有分別, 不能把自我放得太大, 而是要把自己與公眾結連對話, 在過程中尋找/再生產社會價值.

會後我跟聰頭接著討論, 覺得香港的情況是在兩個極端之間, 一個是沒有自我, 一個是極端的自我, 把自我無限放大, 以致無法實踐和與他人合作. 本來這兩個情況都是人的成長階段, 但很多時卻變成了永無終止的人格. 這是我們面對的一個文化和心理困境. 所以 humble 和 reflective 真的很重要, 這是人過三十的一點體會.

4. 介入式採訪: 說了很多問題, 但還是有一些正面的經驗, 就是介入式的採訪. 在藝展局的會議裡, 三個記者都發問並介入了討論, 使會議的面貌有點改變. 1, 2, 3

我不知道以上的反思有沒有回應到jimmy所提出的credibility的問題, 我想民間記者所思索的問題比正規新聞從業員更多, 他個有專業的保護, 亦有建制的保護, 不用提心吊膽的去想credibility的問題, 但民間記者經常要戰戰兢兢,既從主觀觀點書寫現實,也要不斷為自己的Credibility作解說及辯解;我不是想用這個位置來取消你的問題, 但我覺得需要更多時間去試, 在這個問題上, 我是相信有雞才有蛋的。

除了採訪經驗以外, 我們還談到in-media的風格問題, 還是一句, 我們是多樣議題的平台. 這涉及到Jimmy在論壇上向 in-media的提問, 我想順帶回應一下.

這種要長氣一點來說一下歷史, 在in-media成立初期, 本來與基大有比較緊密的合作的, 但後來因為基大覺得in-media好像一個缺乏立場的平台, 所以他們全身而退, 然後搞了一個聯陣的網站. 最初的時候覺得有點可惜, 但後來也覺得, 大家的方向的確不同. 他們希望有一個站在基層和反全球化的角度對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進行批判.

In-media也希望進行批判, 但不是在一個角度, 也不是在某一些特定的議題. 這令到我們的位置模糊, 朋友問起你們的網站是關於什麼的, 我說什麼(議題)都可以寫。但事實上這個網站當然不是什麼都可以寫, 公開了差不多一個月, 還沒有垃圾貼子, 昨天有朋友說, 這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網絡邏輯, 我說這是物以類聚. 要有一些共通性在能這個網站呆下去, 我現在怕的不是沒有共通性, 而是這個共通性太強, 以致太小圈太排外. 我希望這個共通性是對市民主體的追求, 透過介入性採訪, 對話, 評論和說話共同建立一個參與式民主、多元社會的平台. 這些概念的確很抽象, 所以我們要把它充實.

Indymedia的經驗我很早就知道了, 2000年就有朋友發電郵給我問我有沒有興趣搞, indymedia會提供全套的技術支援, 但同時我亦聽到很多批評, 包括他們的系統是以英文為主, 本地很難參與, 與亞洲和第三世界合作時很西方中心. 後來黃孫權也證實這些問題, 台灣和日本的indymedia到最後都很慘淡. 美國的indymedia之所以興起是在一場運動之中, 現在indymedia的主頁都很泠清, 有一些分部可能比較成功, 但很多都dying out. 我覺得in-media要成功, 要定位在本地的市民運動之中, 成為其中的一環.

編緝部沒有開會, 大都是我的個人意見, 請其他人指正.

請到論壇參與討論

阿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