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發展文化可用地產支持

香港的文化問題,的確是千頭萬緒。特區政府是否需要有文化政策?文化政策的主導權應在那裏?.....這些東西早前都已經在文化界有很大爭論。一些親中文化團體或機構,主催 "民間主導",成立 "文委會"。不知何故,至今石沉大海。今次,一些親中派以批評港府西九龍的處理,就有呼籲他們所說的 "民間主導" 這種聲音:

.....................

    西九龍項目是特區政府成立、回歸以來推動的最大的發展項目。我們最近提出特區政府應該提高施政能力,正好用這樣的角度看西九龍這件事。

 問題是,即使說西九龍是一個地產項目,那又如何?是否有問題呢?我本人則覺得完全沒有問題,問題是政府如何面對公眾和怎樣傳達訊息?所以我首先覺得整個項目的正名問題已出了事、出了問題。為甚麼我們不能向公眾說,這是一個地產項目呢?地產項目是否就一定不好的是呢?

 當然,怎樣做一個地產項目,以及他是否一個地產等尚可辯論。我自己則建議兩個選擇給特區政府考慮。

 我稱之為「結合地產與文化的項目」,問題是特區政府是視之為「文化發展結合地產」,還是「地產結合文化發展」,優先次序必須很清晰地告知公眾。

 我本人相信,特區政府是打算發展一個「文化發展結合地產」的項目。「為了發展文化,我們用地產來支援」,為甚麼政府不夠膽這樣說?為甚麼不敢面向公眾呢?這已出了事,引來很多爭議、批評,以為政府不實事求是。其實為甚麼不實事求是地向公眾講這就是一個「文化發展結合地產」的項目呢?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你是要面向公眾,你不向公眾交待是不行的。

 政府怎樣制定政策,然後公眾怎樣看政策帶來甚麼影嚮。回看歷史,殖民時期的土地政策,殖民時期的文化政策,這兩樣東西,事實上與這個項目很有關係。

 高地價政策,愈近回歸愈是高地價,這底下最大受利的是地產商,這是必然的了。

 文化政策,當時港英政府說是沒有文化政策,但我們大家都知道有一個不公開,不透明的文化政策。

..................

 殖民時期,短視的高地價政策,推土地拍賣,價高者得,那個年代,我們有很多很重要的社會的集體回憶,很重要的建築物,很重要的東西,都因為這樣一個政策,消失了。我不想去批評,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了就沒有了。

..................

 我曾在立法會提意見,說要有文化政策、要有文委會,結果成立了。到我們提出民間主導,怎樣令商界有更加積極性,改變過去側重地產。其實文委會亦提出很多提議,但到今時今日還未落實,或未被政府提上議事日程。包括:地產商主導了香港經濟,可否給他們一些資助、一些扣稅,去鼓勵他們去做,而這未做。另外,以地積鼓勵,這亦未做。

 在做到以上之前,我們就來搞一個這樣大型的項目,我自己有點信心不足。我們會否是在揠苗助長呢?這是一個必考慮的問題。

....................

(本文根據馬逢國在「西九龍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全文

另見<西九龍討論須有共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