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偉基:教改欠缺前線參與

文:張偉基

世界各地推行教育改革,都必然引起當地激烈的爭論。踏入新千禧年,和香港一樣,新加坡同樣有新一浪的教育改革;不同的是,當地政府並沒有急於頒布發展藍圖,而是首先投放接近五千萬坡幣(約二億五千萬港元),資助國家教育研究所進行一個系統的深度研究計劃。

計劃從○二年開始,是為期長達五年的中小學教育狀況研究,以為未來的教育發展尋找方向。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人口狀況和語言文化資源如何影響學生學習表現、學生和教師在課堂的互動經驗、教育對學生在社區生活、未來工作和升學的影響等,結果將作為日後的教育政策、課程發展、教師培訓、學校管理等提供參考。

有兩點特別值得留意:第一,研究以前線教師、學生和課堂互動為重點研究對象;第二,計劃集中全國近百名研究員和大學教授的參與,並捲入大量的教師和學生,整個研究的動員規模龐大:一九九三至二○○二年十年間,五十萬名學生的表現與其社會文化背景的關係的統計數字研究、四千名在職教師和一萬六千名學生的網上問卷調查;在五十六間中小學校進行九百二十次觀課及課堂知識和語言編碼;邀請教師協助,對八千件學生的功課和作品進行評核,了解學生的功課和作品質量;還有長達五年追蹤研究三萬二千名學生的態度和信念,分析學生的生命軌迹和學校教育對他們的影響。

香港教育改革過程令人憂慮的現象,是政府沒有重視前線研究和證據,同時也沒有把持分者參與和建立社會共識,放到適當位置。偶爾進行的小型問卷調查,亦以搜集表面意向為主,難怪各項教育政策常被批評為「倉卒上馬」、「內容空洞」和「不知民間疾苦」。

以新高中學制的通識教育科為例,從一開始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論。當局強調「通識教育科的設立,是回應香港社會的需要」和「本科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社會上卻有不少人仍質疑本科設立的意義和存在必要。

當局樂觀地判斷目前學校在運用探究式學習法、公民教育和思維技能等所積累的經驗,能有效支持通識教育科的推行;學校和教師卻在不同場合,對實際推行所面對的困難表示憂慮。

諮詢稿認為課程內容是「探討他們感興趣或關注的議題」、「設計以學生為本」;教師和學生卻不明白「科學、科技與環境」學習範疇的探究,為甚麼「公共衛生與生物科技」和「能源與環境」是最重要的有關議題?如此種種,當局總不能簡單歸咎前線教育工作者保守和過慮,或抱怨社會缺乏融和的正面討論氣氛。相反,當局應從推行改革的流程和領導策略的不足,尋找缺口。

包括課程發展在內的任何教改,離不開對教師、學生和課堂擁有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並得到他們的積極支持。新加坡政府重視前線研究的教改策略,不僅讓教改建基在令人容易信服的實證基礎,針對改革前線的真實問題。更可透過捲入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讓他們有更多了解和參與機會,對當前教育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締造一個共同認識和探究的過程,鎖定問題和視覺,催生社會共識和支持。這一舉兩得的做法,值得香港當局日後借鏡。

蘋果日報
200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