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Grace: 荷蘭小學教育之三: 學校培養

培養創意,從小開始,善用垃圾

勞作所需物料,全是垃圾,也是從家長那裏收集回來的。例如吃完的玻璃瓶,蛋盒等。玻璃瓶加些彩紙,金粉,油上顏色,放進小蠟炬,便成了漂亮的裝飾,吃聖誕餐時,每個小朋友把自己造的玻璃瓶點亮了,放在自己桌子上,又浪漫又有氣氛。氣水蓋,火柴盒,菲林盒,冰條棍等等,我兒子很多時候就留著,到學校週三發通告收集廢物,我兒子就帶回學校,可憐父母以為把垃圾扔去學校,一了百了,連垃圾費都能省掉,豈料孩子帶回來的是更多垃圾!不過,創意就這樣來了,我的想像力都不夠幼稚園的孩子,他們拿著甚麽都能弄些好東西出來。

想起當年在北京,有個香港媽媽得意地跟我說:我女兒念的國際學校,連紙筆都是從美國運過來的。我沒答她,我想,這那裏是西方的教育賣點,那是東方的生意。

 

參觀

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外出的活動,去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劇院,教堂,音樂院,公園等等。

學校單是要孩子坐在課室裏學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也悶死人,坐著不是小孩子的性格,他們覺得悶的時候怎麼會有興趣學東西?就是聽了,也是左耳入,右耳出,你想他們有深刻印象,必須能把知識弄得有趣。

(我記得我在北京住時,遇到一個美國爸爸,他的太太是臺灣人,他們有兩個兒子,本來爸爸想讓兩個兒子就讀北京本地小孩的學校,先去看一下幼稚園是怎樣操作的,看了一次,回來還是把兒子送進國際學校。原來他中午看到所有幼稚園小孩坐在飯堂吃飯,很靜,沒什麼聲音,他嚇壞了,他說:那怎麼可能?小孩怎麼會那麼靜的,那是違反小孩的本性,我不知他們學校怎麼教的,反正我覺得可怕。)

 

課餘活動

為遷就一些家長工作,3點鐘放學來不及接孩子,久不久,學校與市政府特別搞一些課餘活動,每個孩子都可參加,每次1個小時,2.5歐元,學校下學後,給點東西給小孩喝,然後等教師來。有勞作,手工藝,木工,畫畫,陶瓷,體育等等,由市政府負責請專人來教,這些教師帶同物料來,小孩子留在學校,又安全,又有東西玩(這裏不把‘學’掛在口裏,對孩子來說,甚麽都是好玩,因此興趣就來了。)做得好不好,教師都說好漂亮。拿回家給父母看,又是垃圾一大堆! 我每次問兒子,參加嗎?他都去。

 

香港有些家長硬是要孩子早點上學念書。我兒子從北京回來念了一年幼稚園,年底,老師跟我說,讓他再多念一年,我說他不是已經夠歲數進一年級嗎?老師說:他還是很喜歡玩,還沒準備好,還沒願意專心,讓他再玩一年,不遲。是的,後來他的進度證明他多念一年幼稚園為他打下很好的基礎。小孩子以後有很長的日子要專心學習,能給他多一年時間無憂無慮的玩,是父母能做得到而應該做的事。

 

3。引起興趣

 

博物館,生日會

香港記者說原來外國博物館的孩子能坐在地上!我想全世界的博物館都能讓小孩坐在地上。我們香港的記者以前是否有去博物館?那不反映了我們在培養興趣方面出了甚麼毛病嗎?

又或者我們香港博物館負責人太過嚴肅,要孩子們扮老成,一本正經? 孩子們從來都不會正正經經,這個事實我們必須接受,不接受就不能對症下藥。

我兒子幾年的生日會就是在博物館開的。一年在火車博物館,一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一年在海洋博物館開。聽說英國倫敦的Science Museum 好像還能過夜玩,訂生日會要排隊,太多生日會之過。

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有生日會安排。這是大生意,但一舉四得,博物館有入場,孩子能邊玩邊學又安全,父母花錢值得又能與孩子一齊分享,學藝術的學生賺點零錢幫補。

以我訂COBRA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例,訂日子時也訂導遊(可以不用導遊的),這些導遊是兼職的,是年輕的藝術學生,她帶同畫筆,圖料,紙等,(當然她已知道大約多少個孩子),她先帶著孩子講解幾幅畫,告訴孩子如何看畫,然後,教孩子畫畫,半天的節目充實有價值。

在火車博物館更有餐廳,訂時也訂午餐漢堡包一杯飲料,因為是團票,比外面便宜,大半天,大人小孩盡興:導遊講解火車歷史,大人也感興趣。 又有火車模型給小朋友玩,古老的火車又給坐。有些有歷史意義的車卡,沒導遊,跟本不給進,怕弄壞。走前,博物館更送各小孩一張小童票,一年內拿著這個票,加一個家長帶著,這個小孩就能免費入場。歐洲博物館入場費很貴,小童票也不便宜,送出二十多張小童票,不能不說是放長線,釣大魚。有些孩子們的媽媽後來見到我,說孩子很興奮,回家說個不停。

小孩的求知欲很強,基本上對甚麽都有興趣,如果我們香港的教育能把孩子弄到很害怕上學沒興趣學,那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用的方法錯。

 

 

足球,曲棍球

聽說香港有人提議讓國內的運動員來香港參加,以便替香港爭取獎項!那不如想想我們對於推廣體育走錯了什麼路好過。為什麼好玩的遠動都引不起孩子興趣? 半路來的,贏了都不是我們的光榮。而且推廣體育只為了獎項,那對香港的孩子又有甚麽好處了?如果只要贏、只要感覺良好,那跟本不用以香港的名義,中國贏不就夠了嗎,大家拍完手便散band,又不花錢培養、又有獎、又好feel!

體育首要是健康、趣味,贏是花紅。

想說說我兒子參加足球會的經驗。誰都知足球是荷蘭是很普及的運動。有人以為體育是國家出錢的,像中國一樣。其實運動的根是它普及成功的原因。會內的熱心義務工作就是它的根。

我們住的小村有一個足球會(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足球會),村裏的小孩可能一半都是它的會員,會費一年66歐元,其中13元是付給全國足球總會,村會的實收入是53 元。 所有村會都是國家足球總會的會員。

按程度分組,F2, F1, E4, E3, E2, E1, D, C, B, A組, 每個會最高級的是A組(全荷蘭的編制都一樣,全世界都一樣),一週一晚F 和E培訓,D以上每週兩晚培訓,逢週末比賽。

比賽是先跟同一市政府內的村會比賽,最先是本村E4跟鄰村的 E4打,跟著同省,越打越高越遠。這個週末在家裏比賽(對手來我們的球會),下個週末去別的球會比賽(我們去對手的球會)。球證是足球總會派來的,是學生,學做球證的學生,是義務的。

比賽編制是足球總會編的。足球總會有錢,它的一層一層網路十分專業,足球總會的經費不是國家的錢。

每週培訓的教練是義務的,是高組的球員,比如說是B組的大哥哥來教。這個制度是:以前是別人義務教你,現在你需要回報,教你的後輩。有些教練是成人,很早以前踢過,現在耒義務培訓本村的兒童。

村球會唯一一個受薪的是 A組的教練。

週末比賽,各家長義務做司機,一輛車帶兩三個孩子。每週末,球場都很熱鬧,人來人往。

我說孩子那麼小,怎麼比賽?少年隊的聯絡人說比賽是拿經驗,從比賽裏能學得更多,學得快,又好玩。

孩子們真的很興奮,週末我送兒子到球會門外,他就一邊跑進去,一邊叫,一邊兩手揮動,少年隊的聯絡人說:很好,這是我們想要聽到的聲音!

每組兩個領隊,領隊是組裏小孩的爸爸,是義務的。年度開始時,村球會已經從每組內編了兩個領隊。領隊負責聯絡球會,跟進比賽事宜,負責寫賽後報告,評每個小孩子的比賽表現。賽後報告登在球會週報裏,每週派送給各會員。也呈上足球總會。

會員費只夠行政費及租場費,主席、秘書、財務、各部門人員全屬義務參與。球場不屬球會,屬市政府,球會要付錢給市政府租用球場的。每週末一早,市政府派人巡視各球場內草地的情形,下雨太多、或太乾、或結冰、或下雪等都不能比賽,怕破壞草地。

這個球會有三個球場,比賽時,年幼的F, E組踢半個球場,每場時間半個小時。高組的跟正式比賽一樣。

從小就比賽,心理一早就習慣了。中國國家隊常說隊員心理有障礙。。。那是因為中國的比賽是為得獎牌而練的,這裏也當然想贏,但這裏是從小、從好玩開始。

每個週末,父母就沒得閒。子女打網球的,曲棍球,足球的,體操的,航海的,水球的,學音樂的。。。自己不跟著去,也要送孩子去球會集合,讓別的家長帶去。 家裏有兩個孩子玩不同的運動,那父母兩個要分工。

因為兒子又打曲棍球,又踢足球,又航海,實在沒時間,衡量過,我決定選曲棍球並航海。兒子其實不捨得放棄任何一種運動,沒辦法。

香港的所謂親子活動,這裏每天都是。什麼都要父母參與,還需要額外的親子活動?香港的所謂親子活動實在做作。這裏有些父母跟本要找個機會離開子女。兒子的小二老師跟我說,每年暑假她都找兩個星期遠離家人,不要老公,不要兩個女,自己帶著幾本書,一個人去租一個農屋,甚麽也不幹。

有人以為這裏人有的是時間,從我的經驗,我一點都唔得閒。比我以前工作的時候還忙。

香港人,少看兩套翻版光碟不也有很多時間嗎?看完了翻版光碟,難道會健康點?

 

空地空間

孩子不需要太多的物質玩具,需要多一點空間,有些樹可以爬,有些沙可以隨便扔,有些垃圾木頭可以弄點甚麽出來,在山坑可以捉些魚。不要說太多這樣不准,哪樣不准。對於小孩,一個沙池絕對比甚麽日本玩具好玩。

我們的年代,比現在快樂,因為我們沒有物質,但有多點空間四處爬,四處捉蟲,通地碌,爛蹋蹋。

西九的計畫中,是應該有多些空間給孩子玩,給孩子跑,給他們叫喊,有些樹可以爬,有些地方可以讓他們亂七八糟的搞一通,讓他們的精力得到好的出路。

要知道,孩子的精力得不到正當的出路,他們會以破壞作出路。

系列一, 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