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許寶強: 學生是如何失敗的?———對教育改革的期望

明報   許寶強
2005-07-24

--------------------------------------------------------------------------------
 
 
學生是如何失敗的?———對教育改革的期望

--------------------------------------------------------------------------------
 
「教院去年訪問來自23所中學共14,846名分別就讀中一至中四及中六的學生,男女約各佔一半,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機。調查發現,本港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由中一入讀中學開始已呈偏低水平,年級愈高,自信心愈低。而女生學習的自信心比男生更弱。」(明報7-3-0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三三四學制的建議和引入通識教育(LiberalStudies)。前者的反對聲音不多,後者卻惹來極大的爭議。這或許是因為通識教育的理念真正觸動了香港教育的根本問題。

文:許寶強

課程發展處草擬的通識教育科課程,明確指出通識教育科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learningtolearn),以至樂於終身學習,而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要學生學會終身學習,首先得改造以往的教育制度中窒礙學生主動學習的因素。不過,這些因素恐怕並非僅與學制的長短有關。

終身學習的前提:對學習感興趣

香港教育學院三月初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分析了約萬五名受訪的中一至中六學生的回應,指出本港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及外國,而年級愈高的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則愈低。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感覺課程脫離生活。(《明報》07/03/2005)學習動機和自信心隨級別上升而下降,恐怕值得教育界認真省思。假設教育制度的其他方面不變,減少一年中學年期的三三四學制,也許只能減輕學生學習動機和自信心的下降幅度。

終身學習的前提是對學習感興趣,如果學生感覺課程脫離生活,學習將會變為應付考試、敷衍家長和老師,而要求他們終身學習只是緣木求魚。

向學生學習

JohnHolt於1964年出版的《兒童是如何失敗的》(HowChildrenFail,revisededition,NewYork:MerloydLawrence,1995),探求的正是學校如何令學生失去學習動機、自信和能力的一本經典作品。儘管Holt談的是1960年代美國學校的狀,但放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也極有參考價值。

作為老師和行動研究者,Holt主要透過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反應,嘗試分析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做了些什麼。他要做的是「向學生學習」,而非引用行為心理學去研究學生。因為他認為只有先受教於學生(學會「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的教師,才有能力教授學生。

《兒童是如何失敗的》主要是Holt觀察學生課堂行為的手記。他觀察的結果與教院的研究類似: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逐漸失去學習動機、自信和能力。他要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眾多在學校以外表現出無窮創意、機智、靈敏、充滿活力和能量的兒童和青年,在長年浸淫於學校的過程(schooling)中,會變得信心盡失和呆頭笨腦?會失去與生俱來的豐富的探究和理解能力?

學生不想令充滿焦慮的成年人失望

Holt的答案是:因為學校的教學過程令學生害怕失敗、感覺沉悶和困惑。學生害怕失敗,因為他們不想令充滿焦慮的成年人進一步失望;學生感覺沉悶,因為學校教授的知識並不引起他們的興趣,也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廣泛多元的知性需求;學生陷入困惑,因為教師和課本所說的並不能在他們的現實生活中得到印證,也跟他們理解現實的知識沒有什麼聯繫。

與我們師訓所強調的觀課不大一樣,Holt在課堂上仔細觀察的不是老師,也不是學生回應教師提問時的表現,而是觀察學生在平時不被注視或召喚下的行為,看看學生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真正在做些什麼,從而理解他們在想什麼、學習(或不學習)什麼。他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或努力猜測、判斷、理解,以至積極迎合教師等成人的期望和要求,或在不被注視時作白日夢、想方設法逃避教師等成人的干擾和控制。

教師是學生的主人,卻不是學習的良伴;課室是他們的困局,而非安全寫意的學習地方。無論成績好壞,差不多所有學生都渴望能得到「正確的答案」,他們不在意分析、思考、學習,只想用種種方法盡快獲得答案,完成任務。只有極少數喜愛思考的學生,才不會太在意成人的期望,浪費時間於滿足或逃避教師的要求。

學生害怕失敗

學生渴望得到「正確的答案」,因為他們害怕失敗。錯誤的回答會受同學甚至老師的嘲笑,失敗對學生來說是羞恥的,而非踏向成功的建設性橋樑。不少學生為了避免失敗,而不去嘗試,甚至有意盡快令自己「失敗」,再不用回應他人以至自己的期望,一了百了地解除面對失敗的壓力。

結果是,由於大部分的功課只是為了讓教師和家長覺得學生獲得了知識,而不是為了學生基於自己的興趣而尋找知識而設的,因此儘管老師盡力去教,但學生仍然不願意學。於是學生最終都沒有學會老師教的大部分知識;而剩下學會了的知識當中,大部分學生都不會記得;就算記下了知識,學生也不會使用。

不相干的課程 無意義的考試

Holt認為學校課程和考試方法令問題更為嚴重。他認為課程的知識分類方法,將學童對生命和世界的接觸和理解任意地切割成不關連的學科,然後又以人工化和無意義的方式「統整」。政府和學校設計的課程是建基於以下的假設:認為教師或課程發展負責人能夠在所有人類知識中,找出一些學生必須要知道的核心知識,學會以後便能成為社會中有用的成員,而學校的責任,就是要讓學生儘量掌握這些知

識,不管學生是否感興趣,是否願意主動學習。以取悅他人、讓他人認可的目的學習得來的知識,在畢業後不再需要取悅教師、家長時,自然會忘得乾乾淨淨;而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的分別,只是後者一學就忘,而前者則考完試才會忘記。

Holt認為知識是常變的,因此固定的課程內容並不能令學生掌握合時的知識,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未來需要什麼知識,所以預先教導學生固有的習見是毫無意義的。

不斷的考試和測驗,只會令情更糟。為了保證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會一早通知學生考試時間、給定考試範圍、試前幫他們密集地溫習。考試變成操演,不僅無法令學生懂得主動學習,更會為學生製造不必要的失敗和壓力。考試成功的學生可能對舞弄文字和符號十分熟練,習慣於抽象概括,卻拙於提出和解決具體問題,漸變得脫離生活;考試失敗者則會不斷逃避嘗試、失去自信和學習的動機。不論「成功」或「失敗」,學生豐富的潛能和智力只是極有限度地開發,大部分時間都存活於低能量的狀態之中。

沒有賞罰便缺乏學習動機並不成立

Holt指出嬰兒並不會理解學行時跌倒為「失敗」,也不會認為懂得行走是「成功」。也許是由於不用面對懲罰和嘲笑,小孩不會感到學行跌倒是羞恥的,因此不會因為害怕而不學習走路,也不會急於要求成人給予行走的「正確方法」。換句話說,小孩比成人更願意嘗試,更不在意「失敗」,更有動機學習。因此,所謂沒有賞罰小孩、學生,便缺乏學習動機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失敗」與「成功」和伴隨的羞恥和驕傲,只是成人強加給小孩、再反過來為教師和家長製造焦慮的工具。

Liberal Studies 解放孩子的教育

教院的研究只是印證了港人大概都不會感到驚奇的「公開秘密」。不過,令人驚奇的恐怕是我們對這現象的長期容忍,以及寫不出像《兒童是如何失敗的》這樣建基於仔細研究觀察的書。

教改應該要做的,正是要打破這不利於培育學生學習動機的困局。而通識教育的提出,也應該是為了徹底改變學校的教與學方式、學生學習的內容,以及令學生變得害怕和失去自信的考評方法。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Studies,意思與解放教育(LiberatingEducation)或邁向自由的教育(EducationforLiberation)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通識教育主要是一種讓老師和學生從舊有的學習模式解放出來,邁向自由學習的教育。

課程發展處將通識教育的教與學定義為議題探究學習(issue-basedinquirylearning),並倡議多角度思維(multipleperspectives)、跨學科取向(transdisciplinaryapproaches)、和批判思考(criticalthinking),這應該是與解放和自由的學習配合;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在課程設計、教師培訓、教學方法,以至考核學生等各方面,真正體現議題探究學習、多角度思維、跨學科取向和批判思考。在未對目前的教育制度和學校、課堂的具體運作,包括教師和學生的態度、興趣、需要、價值觀、動機、策略和能力等,作出系統研究之前;在還未看到長遠的、仔細的計劃和按部就班的執行安排的情下,我們自然難以得知將會推行的通識教育會否得出理想的結果。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倘若通識(以至其他學科)的課程內容、評核方式和教學法不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教育改革將肯定不會為我們帶來太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