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世界一流」的特首和精英心態

  紅灣半島不拆,市民關注的焦點自然更集中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西九帶出不少爭議,例如單一發展的概念是否合理,透過地產項目收益去支持本地文化藝術發展的建議是否值得支持,天幕的設計是否可取等等,在過去幾個星期以來已有不少討論。不過,我想還有一點值得討論,就是在構思西九背後的浮誇的精英心態和文化。    負責統籌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上星期公開撰文,為西九發展辯護。雖然曾司長提出要以新思維看該項計劃,但是正如《信報》社評指出,他陳述的政府意念只是重複過去推介西九龍計劃的觀點,沒有新意。不過,看過文章之後,我最感興趣的是曾蔭權不斷重複的三個字︰「世界級」。究竟誰人要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
誰要一個世界級文娛藝術區?

  這個人非特首董建華莫屬,因為「世界一流」是他最喜歡掛在口邊的說話。在九七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他提到「香港警隊配備精良,訓練有素,堪稱世界一流。」在九八年的施政報告之中,他提到「必須有適合舉辦世界級大型節目的場地」。這個「世界級的大型節目場地」自然是指目前正在討論的西九計劃。在九九年,他提出「香港除了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城市之外,還要把它建設成為世界級的都會、亞洲的紐約、倫敦」。
   一年後,特首再次提到香港是世界級大都會。在○一年的施政報告裏,特首認為「香港作為一個世界級都會,要實至名歸,廣大市民應該享有一個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共建一個大家可引以為榮的文明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夠有健康積極的人生,能夠從豐富多采的文化生活中得到滿足。」○二年,他提到「香港有世界一流的國際機場和貨櫃碼頭」。○三年,他提出香港要舉辦「世界級盛事」。幾個月後,維港巨星匯的混亂就一幕接一幕的登場了。
本地文化藝術發展的使命

  我不厭其煩地節錄特首董建華多年來的施政報告,只想說明西九的構思其實非常典型地代表了董建華一貫要做「世界一流」特首的心態。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但是這幾年來,不少社會精英總喜歡夸夸其談什麼「世界一流」的宏偉目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大學校董提出要將兩所理工大學合併,發展成為亞洲的「麻省理工學院」,然後又說要辦「搵食大學」。明顯地,這位校董心中的香港高等教育定位十分混亂和模糊。
   按理,香港高等教育的目標應該明顯不過,就是為本地培養人才,包括本地研究的人才。但是,為了辦「世界一流」大學,有人主張招聘世界一流的教授,並且向海外招生。表面上,這似乎言之有理。只有競爭才能帶來進步,愈開放的競爭,就帶來愈快的進步。但是,仔細想想,港人真的想用公帑資助外國學者到港做外國的研究嗎?他們真的想資助外國學生入讀本地大學,而明知這些學生畢業後大部分將會回國?這會否成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蠢事?政府有沒有想過本土學術研究需要一個怎樣的環境去發展?有沒有想過本地高等教育的使命呢?    本地大學的研究表現評核以多少研究報告為外國期刊刊登作計算,結果大部分本地學者都選擇不做本地研究,因為香港經驗的國際參考價值不高。而且,外國期刊當然不接受以中文撰寫的研究報告。    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本來毫無疑問是一件值得支持的事。問題是,這所大學又為誰而建,為何而建?同樣道理,究竟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是為誰建造?為何建造?我們需要搞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讓外國遊客到港欣賞外國藝術團體的表現嗎?政府有沒有想過本地藝術團體需要一個怎樣的文化環境去發展?有沒有想過本地文化藝術發展的使命呢?
這城市需要的是獨特個性

  特首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不是「以民為本」嗎?如果真的是以民為本,特首就應該聆聽市民的聲音,回應市民的疑問,而不是一廂情願地以為市民一定需要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上月底,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時,與特首董建華會晤。他希望特別行政區繼續保持繁榮穩定的良好勢頭,並特別囑咐特首把發展放在首位,讓香港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特首真的有誠意的話,就應該多做實事,少點「世界一流」的浮誇。
   每次坐飛機返港,都有一種暖洋洋的回家的感覺。誰要一個冷冰冰的「五星級的家」?這個城市需要的是獨特個性,不是天幕。誰要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 
 

陳和順
信報   2004-12-15